一幅拍卖价高达198000000元的宋代古画,背后藏着的秘密更加惊人

贪吃的骆驼 2023-08-02 07:49:28

01

1998年,河南省博物馆,曾想从一位藏家手中征集一幅宋代的古画,但是当时的藏家竟然开出了1480万元的高价,而当时北京二环的房价才不过只有小几千块钱,因此河南省博物馆只好罢手。

2012年,这幅宋画又现身于北京的一家拍卖行,因为这幅画的名声早就在外,所以起拍的价格就高达3200万元,在经过长达20次的竞拍以后,这幅宋画以1.98亿元的天价,成了当年国画拍卖的魁首。

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一幅画呢?

这幅画的名字叫《文潞公耆英会图》,简单来说,这幅画画的是文潞公文彦博,和一群曾经的老同事聚会时的“写真”。

因为文彦博曾经当过宰相,又是四朝元老,而这幅的题序者也是当过宰相的司马光,参会的也有曾经当过宰相的富弼........这幅画的作者又是当时的著名画家郑奂,所以这幅画的价值极高。

02

本来单以这幅画的成交价格来说,就足以让人震惊了,但是你要了解了这幅画背后的故事以后,你还会更加震惊。

这幅古画中提到的“耆英会”,并不是一次偶然举办的聚会,而是一个存在了一段时间的组织。

公元1067年,宋神宗继位,当时的大宋已经饱受“冗兵、冗员、冗费”之苦,为了改变现状,宋神宗决定进行改革,于是他一手提拔了早就一心想要改革的王安石当宰相。

因为君臣联手一心,所以当时即使有大臣敢站出来反对改革,但也基本上没啥用,甚至还要因此而受处分,已经是三朝元老的富弼,虽然一心反对王安石的改革,但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只好退隐江湖。

等到公元1802年左右的时候,王安石的改革已经因为各种原因进行不下去,但是改革的余波却还没有彻底平定。

03

这一年,已经“金盆洗手”的富弼,突然找到了在官场还很有影响力的老同事文彦博,希望两人联手组建一个以文会友的组织,因为一开始的时候,两人打算邀请入会的都是即将退休,和已经退休的老同志,所以这个小组织的名字就叫“耆英会”。

这种以文会友的私人组织,从唐朝时就已经盛行,因为大家讨论的都是诗词歌赋这类闲事,组织又没有严密的架构,以及明确的政治核心,所以官方基本上不会去管。

那么当年这个耆英会真的是以文会友的“文化沙龙”吗?

富弼都退隐江湖那么多年了,他怎么就突然“聊发少年狂”了呢?

如果只是想搞个讨论文学的沙龙,那么富弼为什么不去找一帮文人,而是去找还在官场的文彦博呢?

04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个耆英会的其它成员又都是谁。

公平起见,我们以年龄排序:

当时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79岁的的富弼,和77岁的文彦博,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他俩都曾是王安石变法的反对者;

剩下的人中,包括77岁的席汝言,76岁的王尚恭.....排在最后一位的,是64岁的司马光。

翻开这些人的履历,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现象,这些人都曾是王安石变法的反对者,尤其是年龄最小的司马光,在王安石改革的那段时间内,对王安石反对最激烈的就是司马光。

如果这个耆英会中的个别人反对王安石变法,那么这个组织把他们聚集在一起,可能就是一个巧合,可这个耆英会的13人中,几乎找不到一个曾经支持过王安石变法的人,而司马光,那简直就可以称的上是王安石变法的“死敌”

05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打着以文会友的耆英会,看似是个退休老干部俱乐部,但其实他们实际上就是一个反对变法的联盟,之所以参会的都是一些离退休老干部,那是因为在职人员如果大量加入其中,那司马昭之心就路人皆知了。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参会的都是一些退休老干部,当时影响力最大的文彦博马上也要退休,这个反对变法的联盟又有什么用呢?

公元1085年,王安石变法从表面看已经一败涂地,但是王安石在朝中的影响力却并没有因为宋神宗的去世而消失,而就在此时,王安石被临朝听政的高太后疏远了,大宋的新宰相正是当年极力反对他的司马光。

在古代,官员之间的关系都是盘根错节的,他们的影响力不能简单的用在不在职来评价,有些人表面在位置之上,但是影响力可能已经早就不在了,而有些人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但是朝廷上依然还有他的影子存在。

06

文彦博是四朝元老,富弼是三朝元老,这俩人还都当过宰相,你说以他们为核心的政治力量有多么的强大。

王安石虽然资历相对比较浅,但是人家曾是皇帝眼前的红人,而且人家还主导了改革,一场改革下来,有多少希望做事、或者借机出头的人会靠上来......

继文彦博和富弼组织的耆英会以后,司马光后来也牵头组织过一个叫“真率会”的小组织,这个组织表面的旗号,也是简简单单的以文会友,只有这个会还有没有其它作用,自然都的都懂。

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江湖之上,又怎么少的了争权夺利,党外无那啥,不过只是帝王思想。

1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