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是发生在胆囊壁上的局限性突起或乳头状生长物。
整体而言是非结石性的异常现象,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以及高发疾病。
现代医学主张胆囊息肉的致病原因极其多元且复杂。
牵涉到诸如胆囊慢性炎症、胆囊结石、胆固醇代谢异常及胆囊排空能力变化这些多元化的要素。
在组织学层面上,胆囊息肉可以划分为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样增生以及腺肌瘤这几种主要分类。
你要是光看这些,可能就觉得在走迷宫一样,没有方向。
但是,如果从中医角度来看这个问题,那就要清晰很多了。
站在中医角度是如何看待胆囊息肉的?
中医认为,胆囊息肉与“浊邪毒素及气血淤积”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应的,在临床处理上,我一般就要着重祛除你身体内的浊气毒素,再活血散结,从而达到消散胆囊息肉的目的。
那么“浊毒”是什么呢?
所谓“浊毒”,就是对人体内的脏腑、经络,还是气血平衡与阴阳调和等方面,都能够造成深远且严重损害的致病因子;
相应地,“浊毒”也是因为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异常以及体内产生的代谢产物无法及时、有效地排除,进而积累并转化为病理产物。
中医学对于“浊毒”的定义相当广泛,包含了人体内部所有具有污秽性质的有害物质。
从健康角度来看,无论是由风、寒、暑、湿、燥或者火这几种自然因素长时间聚集于人体内而形成;
还是源于体内的痰、淤、水、血、气久郁不断而成为致病源泉,无不在其研究范畴之中。
这些秽浊之邪在长期滞留在体内后,经过逐步演变,最终都会汇聚成为“浊毒”。
与此同时,浊毒进一步互相纠缠交织,两者紧密结合使病情难以治愈;
连续呈现邪气阻碍经络气血流通,气机运转受阻,邪气不能消散,血液无法通行,津液无法分布的状况。
长此以往,会掏空人体内的脏腑气血津液,使得浊毒更为深厚、气滞更加明显。
甚至形成黏连阻塞的症候作为主要特征。
传统中医理论体系虽没有“胆囊息肉”这一疾病名称。
然而,它可以被理解为与中医临床上的胁痛、胆胀、积证以及痞证等,病变部位集中在人体胆部,同时也牵涉到肝脏和脾胃两脏器的功能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