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硕士生发现北齐大墓,竟有众多“失传”的《山海经》神兽,刻着死后飞升的盛大场面

南兮的人文游记 2024-09-26 22:10:47

《山海经》是一部古老的奇书,看似荒诞的神话故事里,记载了大量上古时期的天文、地理、宗教、历史、民俗、医药、动植物等传说史料,是一部上古时代的生活百科,被称为是中国文化的密码。

(《山海经》中的神怪“驳”)

最早的《山海经》有图有文,互为表里,历史上无数人为它痴迷。风水祖师爷郭璞曾为《山海经图》作赞,陶渊明曾“流观山海图”。

不过《山海经》古图很早就失传了,到了南宋时期,著名词人姚宽在《西溪丛语》所言:“《山海经(图)》《大荒经(图)》……此书今亡矣。” 至此,《山海经》古图亡佚盖棺论定。

你可能会疑惑:不对,我们现在买到的《山海经》出版物里是有图的呀。

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的《山海经》的图绝大多数是清朝的考据学派重画的《山海经图》版本,还有一些来源于日本画家的山海经图《怪奇鸟兽图类》。这些图更多被认为是闭门造车和带有个人臆想的成分居多,在考古界并没有得到认可。

《山海经》这样一部恢宏巨作,其中的古图不可能彻底消失,就算书籍已经消亡,当中的图案还是有可能保留在其他艺术绘画载体上。

(《山海经》中神仙“风伯”)

寻找《山海经》失落的另一半《山海经古图》一直是学术界的热门话题。2013年,一座早已被盗空的北朝墓葬意外被发现,在80平米的《升天图》墓葬壁画中,人们看到了众多《山海经》里记载的神仙怪兽。

你好哇!我是南兮。今天我们来逛一座建立在墓地原址上的博物馆——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

1400多年前的北齐虽然仅仅存在了28年,却在那段民族大融合时期,为世人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尤其是在绘画艺术上。

今天我们要看的,是北齐博物馆里出土于忻州九原岗的《升天图》,壁画上绘制了有50多个各色神怪,被认为是东魏北齐绘画美术的巅峰之作。

2013年3月,山西大学考古硕士景耀忠在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兰村乡下社村的一片玉米地里发现了一座被盗的大墓,他当即判断这个墓有极高的价值并向上报告,不久后考古队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该墓进行抢救性发掘。

更令众多《山海经》迷兴奋的是,这里有一副浩大的《升天图》,它不但展现了北朝时期贵族的生死观、和当时的民族‌文化融合现状,还包含了大量的已失传的《山海经》古图元素。

九原岗《升天图》以中国传统的神话故事为框架结构。既有象征墓主夫妇飞升的“仙人骑龙”“仙女骑鹤”,又有“风伯”“雨师”开道,雷公、驳、疆良、毕方等《山海经》的神怪一路随行,周边云气和龙纹环绕,场面之浩荡,光是看着就如有生风。

在《升天图》的东壁的最前端,有一只穿着红色“丁字裤”的神人,他长发飘扬,右手拿着一个口袋,向前狂奔,似是要飞起来,这位便是风伯。

(风伯)

《山海经》记载,当年蚩尤和黄帝作战时,请了风伯和雨师前来助阵。到了南北朝时,善于奔走开道的“风伯”取代东王公和西王母成为了主要的神仙。

紧随其后的是一个獠牙焰肩,腿带羽毛,大步向前走的畏首。畏首是《山海经》里的辟邪神兽,是一个大的种类,目前已知畏首畏的名称有十八个。

(畏首)

在这之后是一个骑着龙的男子,他衣带飘飘,神态安详,与西侧的仙女骑鹤对应,猜测这位就是墓主本人。

(仙人骑龙)

墓主人之后,有个大步向前,回望后方的摇扇仙人,看着就很仙风道骨。

这位张着血盆大口,吞噬着一条斑点蛇的人形怪兽,就是《山海经》中的疆良。

(疆良)

壁画中还有几只神鸟,暂时未能明确身份,只能说疑似《山海经》中的神怪。

西侧的壁画与东侧的遥相呼应,我们接着来看。

一红衣飘飘飘飘的仙人,右手拿着心形瑞草,御风疾行。

在他前面一个贵妇装束的仙人,骑着一只仙鹤神鸟,容貌雅致,衣袂飘飘,与东侧的骑龙男子对应,推测是墓主夫妇的写照。

(仙女骑鹤)

壁画中间,有一个上身赤裸,双手捧着一个水瓶,骑在怪龙背的神怪,它是《山海经》中的雨师。“雨师”与东侧的“风伯”略微对应,有先驱开道的意思。

(雨师)

你看这个环眼獠牙,肩生火焰,左手握着槌,做击鼓姿势的,就是雷公。

(雷公)

这里也出现了《山海经》中的驳,它形似天马,专吃虎豹,古人认为它的出现,意味着弥息刀兵,制止战争。

(驳)

壁画中有很多只畏首,这只把小山举在头顶上奋力前行的,可以确定是挟石。

(畏首之一“挟石”)

死后飞升是人们自古以来的追求,至少在汉代墓葬中就已经出现了反映死后升天或者成仙的图景。

在九原岗墓葬壁画中,风伯、雨师、雷公、驳等《山海经》中的神怪共同组成浩浩荡荡的随行队伍,簇拥着墓主人飞升仙界,也使得《山海经》学界寻找失去的另一半的梦想,有了实现的可能。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