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侵华时残暴不仁,有些人后来患上心理疾病,甚至影响至今

梦竹谈历史文化 2024-12-10 09:09:16

日军在侵华战争中不仅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还把自己的子孙后代也“折腾”得不轻。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那场战争,残暴得让人不寒而栗——南京大屠杀、细菌战、慰安妇制度,几乎每一个罪行都刷新了人类道德的下限。可别以为这些罪行的影响只落在中国人身上,日本人自己也没逃过报应。战败后,不少日军的心理早已扭曲,连同他们的后代也因为极端的文化和家庭环境,承受了长达数十年的精神折磨。这种“后遗症”,至今还在日本社会发酵。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武士道精神:表面是忠义,实质是冷血教育

别被“武士道”这三个字骗了,听着像个高大上的哲学,其实就是一种彻底去人性的洗脑工具。在武士道的教育下,日本人从小就被教导:活着不重要,死得有尊严才重要。至于什么是“尊严”?那得看天皇或者主君的脸色。为了培养这种所谓的“忠诚”,武士阶层从小让孩子看斩首现场,甚至去触碰死人的头颅。这种冷血训练,让日本军队在侵华战争中对杀人毫无心理障碍。他们对待中国人时,连基本的人类同情心都没有,反而以虐杀为乐。可是问题来了,这种对生死的麻木,并没有让他们在战败后获得心理上的“免疫力”。恰恰相反,他们在战争中积累的暴力倾向和冷漠,成了日本战后几代人心理问题的“种子”。

2. 耻感文化:比死更可怕的是丢人

日本社会有个特别扭曲的文化,叫“耻感文化”。简单就是面子比命重要。侵华战争失败后,日本人觉得在全世界丢尽了脸,尤其是投降仪式上,麦克阿瑟那张高高在上的脸,成了他们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可是,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投降丢脸”,而在于他们从来不反思自己为什么会输。相反,他们把失败当成一种“奇耻大辱”,一心只想着如何重新证明自己。这种思维模式,直接导致了战后日本社会的两个极端现象:一方面,很多日本人拼命追求“成就感”,生怕别人看不起自己;另一方面,又有一大批人因为无法承受失败而选择轻生。于是,“经济奇迹”和“高自杀率”这两件看似矛盾的事情,在日本社会奇妙地共存了。

3. 家庭教育:父母的绝望传递给了孩子

侵华战争结束后,很多从战场上回来的日军士兵,早已被战争摧毁了心理。他们带着极端的偏执、抑郁,甚至暴力倾向回到家庭,无形中把这些问题传递给了下一代。试想,一个孩子每天面对的父亲,要么是冷漠得像块石头,要么是稍有不顺就暴跳如雷,这种家庭环境能不出问题吗?更可怕的是,这些心理问题在家庭内部代代相传,最终演变成了今天的“御宅族”、低出生率和高自杀率。这些表面上的社会现象,其实都能追溯到当年的侵华战争和战败阴影。

侵华战争不仅是中国的灾难,也是日本自己的“灾后遗症”。当年的罪行没有反思透彻,后代的心理问题就只能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