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银行“保卫”利润增长

花儿发展 2024-09-08 01:36:04

利润如何“挤出”?‍‍‍‍

作者:郑嘉意

编辑:松壑

利率中枢持续下行,顺周期特征显著的银行业如期疲软。

A股42家上市银行上半年共实现营收2.89万亿元、归母净利1.09万亿元,同比下滑1.95%、微增0.37%。

“保卫”利润增长是共同课题。

信风(ID:TradeWind01)注意到,共有30家上市银行净利同比正增长,29家银行净利增速高于营收,5家银行在营收增速告负时仍将净利增速维持在正值。

光大银行(601818.SH)即是5家公司之一。

上半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分别为698.08亿元、244.87亿元,同比下降8.77%、增长1.72%。

回溯过往,营收压力下的净利增长主要出现在2021年后。

受疫情冲击的2020年,光大银行营收增幅由20.47%“腰斩”至7.28%。

为应对“疫情影响的持续性和滞后性”,该行加大拨备力度,彼时的净利增速仍显著低于营收。

不过次年起,营收增速持续多年下滑。

长久以来的营收压力,或许促使其打响了平滑净利的“保卫战”。

2021年之后,光大银行高度重视利润、鲜少增加拨备,净利增速也在多种因素作用下普遍大于营收。

唯一增加拨备的2023年,该行营收、净利增速在13年以来首次同时告负,引发市场广泛讨论。

遗憾的是,2024年后“保卫”净利的拉锯仍未结束。

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8.77%时,光大银行再次减少拨备,拉升净利增长1.72%。

01

利润如何“挤出”

经历过“13年来最差业绩”的光大银行,业绩迎来小幅回温。

上半年营收持续下滑,同比降幅由上年末的3.92%扩大至8.77%;但净利增速回归正值,由上年末的-8.96%增至1.72%。

但这一成绩背后,仍高度依赖拨备的控制。

利润表显示,上半年共有税金、管理费、信用减值损失3个科目支出减少。

信用减值损失的减少数值和降幅均为3类支出之首。

加之小幅上升的其他资产减值损失,光大银行上半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减少数值达62.99亿元,直接影响净利增速由负拉正。

这一现象并非偶然。

近几年,光大银行利润长期坚挺,背后有来自拨备因素的反哺。

例如2021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减少21.37 亿元。

在营收同比微降0.07个百分点,税金、管理费、其他成本支出均有增加的情况下,净利增幅由1.26%大幅跃升至14.76%。

2022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减少41.86 亿元。

尽管营收增幅持续下滑至-0.73%、税金等支出仍有增加,但净利增速维持在3.23%。

唯一的例外是2023年。

当年四季度,持续降低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已久的光大银行一反常态,大幅增加计提。

失去对冲后,四季度净利同比下滑62.24%,拖累全年净利下滑8.96%。

获任行长刚满一年的王志恒曾在业绩会上表示,“2023年净利下滑的主要因素是信用减值拨备增加16.77亿元。”

王志恒称,“这些措施对短期的盈利确实产生一定影响,但是对长期盈利能力是更根本的保障”。

今年5月,王志恒已“二度接棒”付万军、调任农业银行党委副书记。

光大银行似乎重新走上了减少拨备之路。

对去年四季度反常的增加计提,市场众说纷纭。

一种观点认为这是无奈之举。

频繁使用拨备反哺利润,已导致该行拨备覆盖率在2023年三季度末降至175.65%。

在同期42家上市银行中,仅高于民生银行(600016.SH)、华夏银行(600015.SH)、郑州银行(002936.SZ)3家机构。

上半年重新减少计提后,已降至172.45%。

这一数字较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股份行二季度平均水平低出44.13个百分点,在上市银行中仅高于民生银行、华夏银行与西安银行(600928.SH)。

持续下滑的拨备覆盖率背后,以拨备反哺利润的空间进一步缩小。

减少计提,终不是长久之计。

02

何以对抗下滑趋势?

光大银行净利承压的问题根源,始终是营收欠佳。

一方面,净息差降速较快,这是银行业正在共同面对的困境。

信风(ID:TradeWind01)统计发现,2023年至2024年上半年末,光大银行净息差减少0.47个百分点至1.54%。

降幅在股份制银行中靠前,仅低于平安银行(000001.SZ)、华夏银行2家机构。

净息差降幅较同业更高背后的困境有二:一是资产收益快速下滑、二是负债结构欠佳。

上半年,付息负债成本率同比下降0.03个百分点至2.37%;但生息资产收益率下滑0.32个百分点至3.83%,以致净息差再度收窄。

负债结构方面,该行2020年起反复强调的“量价双优”收效甚微。

4年间,存款仍旧依靠高成本的定期拉动,定存占客户存款比重甚至由60.81%升至2023年末的69.56%。

光大银行首席财务官刘彦在业绩会上表示,公司将审慎安排高成本、长久期存款的吸收,“不过效果还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显现。”

针对净息差问题,刘彦定下目标,“将通过资、负双方向助力下半年净息差与上半年持平。”

具体表现为三方面:一是提高信贷资产的占比,二是敏捷调整内外部价格,三是提升风险定价能力与客户经营、推动贷款利率也在降中趋稳。

对比上年数据,光大银行净息差仍未出现收窄趋势。

但刘彦透露,二季度净息差已与未公示的一季度数据持平。

另一方面,非息收入表现乏力。

虽然将“打造一流财富管理银行”视为战略愿景,但光大银行的非息业务并未带来预期中的增量贡献。

上半年,受银行卡业务缩减等影响,该行手续费佣金、业务管理费净收入105.33亿元、183.09亿元,同比下滑21.66%、4.11%。

中报称,光大银行财富管理战略转型已初见成效。

该策略主要以数字化转型驱动业务流程和客户运营机制,打造出以手机银行、云缴费双 APP 为核心的“财富+”开放平台,构建以“财富管理-资产管理-资产托管”生态链条。

从成果看,确实有多项规模指标出现增长。

尤其私人银行方面,AUM(管理资产总额)较上年末上升16.25%、财富钱包开户数量增长7.80%、家族信托(含保险金信托)增长超 170%。

同时产品货架更加丰富,客户画像延展至普通大众,引入低起点、低风险、标准化、易获取的金融产品。

例如线上养老金融专区客户已达182.76万户。

在净利息收益率收窄的长期趋势下,财富管理需求的长期增长仍是业内共识。

不过短期内,在权益类市场表现疲软,保险、基金降费的影响下,众多银行短期财富管理业务承压也是不争的事实。

若以上述数据为参考,可见光大银行客群规模仍然保持了稳健存续。

待权益市场迎来底部反转,仍有机会在其助攻的财富管理业务上“大展拳脚”。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