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建议,把人民大会堂建在五棵松,遭到苏联专家的反对

历史有小狼 2024-10-03 17:24:32

人民大会堂是怎样的一个建筑奇迹?

1958年,我国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中央决定兴建十大建筑,而人民大会堂是重中之重。

纵观世界建筑史,这样庞大的工程通常都要好多年才能建设完毕。

联合国大厦用了7年,瑞士万国宫用了8年,澳大利亚的歌剧院用了整整14年,而人民大会堂的面积超过17万平方米,超过故宫所有建筑面积的总和,施工量前所未有,要顺利建成已经很不容易了。

除了施工量巨大之外,从人民大会堂规划开始,就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首先是选址,后来又是大规模的拆迁,由于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技术设备落后,物资也十分匮乏……

作为全国人民关注的重要工程,虽然短时间曾面临人手不足的问题,但全国上下一呼百应,一支支义务劳动大军赶往北京支援。

施工工地热火朝天,有的老百姓甚至在北京站候车时,也要乘着空闲时间去工地搬几块砖挖点土。

1958年3月,毛主席谈到北京改建问题时,明确提出要建设万人大礼堂的设想。

作为十大建筑之首,人民大会堂的设计没有按照传统竞标的方式,而是采用集思广益的办法,集中了大量建筑设计人员的智慧。

仅花了一个月,全国各个设计单位共提出了84个平面方案和189个立体方案,有中西式各种风格,后来最终选定北京规划局的方案执行。

整个大会堂将形成巨大规模,由万人大礼堂、宴会厅、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楼组成。

人民大会堂建设之初,首先面临的是选址问题,许多国内建筑学家和支援我国的苏联专家产生了分岐。

解放战争最后阶段,北平由国军傅作仪军队驻守,解放军占领海淀区时,梁思成和林徽因等人给出了必须保护的建筑文物清单。

后来经过几次谈判,北平和平解放,让矗立800年的古城,躲过了战争的洗礼。

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时,北京曾规划过“梁陈方案”,梁思成和陈占祥两位建筑专家提出,在北京老城的西面规划新的行政区,这样就可以保护北京古城。

梁思成系统阐述了西郊建设行政区的设想,位置以五棵松中心,在复兴门打门洞,通过长安街跟老城联系,他还完成了一些规划图纸。

五棵松位于北京海淀区,原来是清朝提督邵英之墓,墓里有五棵20多米高的古松,树冠连成一片,分布于50平方左右的范围,远处望去,就如同绿色的蘑菇云,解放前周围十分荒凉,老百姓用这五棵松当做地标而得名。

老百姓从阜成门往西南去门头沟,或是从门头沟往京城拉货,都要从五棵松附近经过,夏天天气炎热时,很多人在五棵松下休息纳凉。

由于周围荒凉,经常有强盗出没,很多人约定在五棵树下集合,再结伴而行,慢慢形成了村落。

新中国成立后,五棵松经过几年的发展,也有了一些完善的城市设施。

按照梁思成的方案,在西郊的新城,以五棵树为中心,离天安门的距离大约5.6公里。

当时中国还没有完全摆脱战争的阴霾,1950年又发生了朝鲜战争,如果把行政机关高度集中在一个地方,有很大的隐患。

这个方案获得了很多人的认可,但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

中共中央的驻地从香山搬到了中南海,苏联市政专家团也来了,其中有个建筑专家名叫巴兰尼克夫,提出了对北京城市规划的建议,还提出了功能分区的方案,形成了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格局,也影响了人民大会堂的选址。

按梁思成和陈占祥的想法,行政中心建在西郊,人民大会堂自然应该建在五棵松。

但苏联专家们认为,人民大会堂就应该紧靠天安门,五棵松是新城,行政中心建在那里,会形成巨大的浪费,应该在老城建立行政中心,利用现在的资源。

如果新城和老城间隔太远,会形成割裂,不利于城市的发展。

当时苏联是老大哥,帮助我们进行了很多工业建设,所以苏联专家们的意见,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过他们也有自己的“私心”,希望拆除城墙,把北京建成莫斯科红场的翻版,建设现代化的大广场。

经过反复讨论后,北京建设局局长曹言行和副局长赵鹏飞提出了《对于北京市将来发展计划的意见》,同意了苏联专家们的方案。

人民大会堂的地址,最终选定在了天安门广场红墙外的繁华市区,这里有最高人民法院、财政部、最高人民检察院等一大批政府机构,还有皮市街等豪华商业街和大量民宅。

据统计,仅人民大会堂一项工程,就需要拆迁政府部门67处,居民住房684户,共有房间3993间,加上国庆工程,共需拆除房间10129间。

平时居民们都以住在皇城旁边为荣,但为了人民大会堂的建设,还是离开了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老房子。

在拆迁过程中,老百姓们极力配合,有的听从政府安排临时住所,有的自己到西直门等地方租房子,通常租的地方都很小,很多东西都带不走,只能扔在老房子里了。

老百姓们的想法都非常朴实,尽快搬出老房子,相当于为建设人民大会堂出一份力,加快工程进度,后来仅花了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拆迁任务。

国庆工程指挥部明确施工分工,设置了三个指挥分部,第一分部负责北段宴会厅,第二分部负责中段中央大厅和大礼堂,第三分部负责南段人大办公楼,几个分部多管齐下,边备料边施工分秒必争,工地上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40多名建筑设计师将办公室便搬到工地现场,按照施工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方案,减少施工难度,便于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及时沟通。

在人民大会堂即将建设的位置,地下共有三条古河道,地基将摆在这三条古河道的上方,但是河道里堆积了大量的淤泥和流沙,必须要清除干净才能施工。

施工队发现,由于土层地质太复杂,需要挖到8米深才可以,于是土方量从原来142000立方米爆增至35万立方米,由于当时我国设备落后,大部分使用人力用扁担来扛,导致人手大量不足。

施工指挥部向全国发起了到人民大会堂建设的口号,全国各地青壮年纷纷响应,一支支义务劳动大军风风火火赶往北京,出现在人民大会堂工地上。

他们没有建制,也没有报酬,没日没夜地干活,自带咸菜、窝头等干粮,用箩筐和扁担、用独轮车,把挖出来的土方搬走了。

整个人民大会堂建设过程中,共有30万人次参加了义务劳动,他们中间有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将军、参加过长征老红军,还有年轻的战士。

他们中间有参加全国妇女代表大会的代表,还有北京青少年组成的志愿团,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想为人民大会堂工程出一份力。

1959年年初,工程师们遇到了技术难关,万人大礼堂的穹顶高达33米,有10层楼高,分三层结构,顶部设计了满天星光的造型,所以不能使用立柱,而是用钢梁,每根钢梁重达55吨。

当时我国还没有60吨以上的起重机,吊装起来很困难,工程师们起先想了几种办法都吊不上去,还容易变形。

有位名叫包瑞林的工程师,想出了一个土办法,钢厂用三天三夜赶制了两个菱形龙门架,起吊时将钢梁固定住,相当于改变了钢梁的受力结构,终于将钢梁施工到位。

中央要求在1959年国庆节前完工,工期很紧张,建筑设计部门完成外形框架的设计后,内部的装饰设计是在外部施工开始时同步进行的。

最受瞩目的大礼堂,位于建筑中部,门前有宽83米的3组台阶和12根大理石门柱,十分庄严宏伟。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楼,建筑周围耸立着134根高25米,直径2米的巨形廊柱,上面雕刻着颇有民族特质的卷草花纹。

设计师们还将敦煌等艺术元素融入了装饰设计中,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最有特色的是中国版图上的34个省和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都有各自名字命名的会客厅,都有各自的地方特点。

整个大会堂建设,实际仅用了272天,这是建筑史上的奇迹。

1959年9月,人民大会堂建成并正式启用,不久后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在这里隆重召开,此后的60多年里,人民大会堂成为人民商议国家大事的地标建筑,记录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历程。

1982年时,国家公布了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排在第一位,城市的文化保护问题引发了空前的关注。

一部分民众认为,当初没有听取梁思成先生的建议,在西郊建设新城,导致古都风貌受到了破坏。

人民大会堂的选址对老城确实有些影响,但古城破坏的真正元凶是来自于疯狂的房地产开发。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房地产开发如火如荼,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1996年,北京老城147个项目被列入危改计划,包括金融街、还有王府井旁边的东方广场,都是以危改的名义拆除的。

修建新城是保护老城的方式,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怎样保护老城风貌,让城市建设少一些遗憾,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人民大会堂建设,是中央运筹帷幄的国庆献礼项目,向全世界展示了新中国蓬勃发展的建筑成就,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件大事,代表着共和国的辉煌和民主精神,也成了现代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中国民族》:人民大会堂 与民同行 芳华永驻 2024-06-25

《金融时报》: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 2024-08-02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