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播和推广各地创新做法和典型经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卫生健康司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中心向全国征集“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典型案例”。
盐湖区认真收集案例素材,组织力量撰写典型材料《握指成拳 合力致远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强大动能》,将盐湖区“一乡一策”乡镇卫生院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思路,实施“三模式、双帮扶、一监管”优质资源下沉帮扶,信息赋能、智医乡村,标准化建设村卫生室,“五个一批”提升村医能力等创新做法,以及区域医疗次中心服务能力提升,基层就诊率大幅上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档达标,为群众就医省心省力等取得的一系列改革成效进行了深入阐述,被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典型案例2024》收录!
原文如下
运城市盐湖区以“区强、乡活、村稳”为目标,建立基层卫生健康全面协同发展思路,通过“一乡一策、建强中心、兜牢网底、全面提升”的发展策略,探索延续乡村医疗卫生服务链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
盐湖区是怎么做的?
我们一起看看
01
主要做法
(一)“一乡一策”,各具特色
盐湖区确定“一乡一策”乡镇卫生院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思路,对各乡镇卫生院量体裁衣,分类打造,逐步形成乡镇卫生院各有诊疗特色、各具发展优势的新局面。如中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卒中偏瘫和儿童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特色;西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九针”和中医药治疗特色;南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骨科术后和运动康复治疗特色;北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管理特色;大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疼痛理疗特色;东郭镇卫生院妇科诊疗特色;三路里镇卫生院精神卫生防治特色;席张乡卫生院医康养护特色;金井乡卫生院糖尿病综合诊疗特色;冯村乡卫生院慢病一体化门诊特色;车盘乡卫生院颈肩腰腿痛中医综合治疗特色。
(二)“中心引领”,辐射带动
按照区域特点合理优化布局,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打造3个区域医疗次中心。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配备16排CT、彩超、DR、C型臂、电子胃肠镜等医疗设备,通过工程改造、资源整合、学科布局、设施配套、人员优化,逐步提升区域医疗次中心服务能力,建设规模和诊疗水平逐步向二级医院靠齐,辐射周边乡镇居民,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及康复留在乡镇一级解决。同时,在乡镇卫生院确定8个急救分站,覆盖盐湖全域,缩短急救半径,大大减少周边病患转运救治的时间,同时完善急救医疗设备、车辆配置,加强急诊专科人员培养,打造区域15分钟急救圈。
(三)“资源下沉”,多维帮扶
实施“三模式、双帮扶”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采用“全程下乡、间断下乡、一对一结对帮扶”+“管理帮扶、技术帮扶”的多维工作模式,进行管理、医疗、医技“三管齐下”,开展坐诊、查房、带教、规范指导,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不断优化下沉奖惩机制,将优质资源下沉制度化、常态化。区人民医院累计352名医疗、医技、管理人员下乡帮扶,帮助基层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累计137项。
(四)“信息赋能”,智医乡村
“让智慧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作为全省首批信息化试点单位之一,医疗集团先行先试,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作用,通过搭建远程急救平台、远程心电平台、远程超声诊断平台、远程影像诊断平台、远程查房会诊平台、智医助理平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公共卫生管理平台八个智慧平台和打造5G智慧医院,逐步形成纵向贯通、横向协同、共享共用、高效便捷的智慧医疗模式。目前,远程救护、心电、影像、超声、会诊、查房在区、乡、村三级实现互联互通,实现线上转诊分诊、出院患者床旁结算、门诊患者诊间结算等一系列便捷惠民服务。
(五)“软硬兼施”,村级提升
一是“软件”提质增效。关注村医能力提升,为村医免费培训,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按照“五个一批”计划(公开招聘一批,派驻帮扶一批,统筹调剂一批,岗位培训一批,学历提升一批),统筹调配人力资源,向230个行政村卫生室派驻101名乡级医务人员驻点帮扶,落实“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
二是“硬件”提档升级。标准化建设村卫生室,对230个行政村集体产权村卫生室进行标准化建设,并对82个村卫生室进行高标准配置,打造2个星级村卫生室,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完善诊断桌、诊断床、药品柜、输液椅、治疗床、针灸床、公共卫生档案柜、宣传栏、路标指引牌等设施配备,配齐电脑、打印机、读卡器等设备,实现村卫生室标准化“六统一”建设要求。为村卫生室每年发放运行维护费1200元,提高村医工资待遇提高每月1400元,优化村级待遇资金结构。
02
取得成效
(一)区域医疗次中心能力提升
以区域医疗次中心之一的解州镇卫生院为例,通过设备投入、人员帮扶,其诊疗能力、特色学科建设、服务能力取得了大幅提升。2023年诊疗量42214人次,同比增长55.1%,是2019年诊疗人次的2.9倍;医疗收入860余万元,同比增长28.7%,是2019年收入的2.4倍,辐射周围乡镇10余万人口。
(二)基层就诊率大幅上升
通过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落实落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引导签约居民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在基层就诊,逐步形成“首诊在基层”的就医模式。2023年基层就诊率达69.7%,较2022年增长24.3%。
(三)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档达标
按照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标准,对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业务管理和综合管理等工作,补短板、强弱项,持续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全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其中12家达到推荐标准,6家建成社区医院。
(四)群众就医省心省力
通过“一乡一策”特色发展、区域医疗次中心辐射带动、信息赋能惠民便民等多种举措,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吸引群众家门口就医,免去群众东奔西跑“看病难”困扰,解决群众舍近求远“看病贵”难题。群众就医满意度达98%,提升了26.1个百分点;居民个人自付比例为25.6%,门诊患者次均费用89元,住院患者次均费用1559元,居民就诊负担明显下降。
【来源:运城市盐湖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