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茹金
最开始写分析文就是从《甄嬛传》开始的。大约是在2017年吧,热度还挺高,基本上只要写了,就会有很多人看。
其实也没有想过《甄嬛传》的相关文章会有那么多人看,总觉得自己不过是发现了一些细节,加入了自己的一点想法而已,顶多算是自己的一个感悟。
如今再看《甄嬛传》,虽然写了差不多百多篇的内容了,发现还可以有很多感悟,看到很多细节,还能提炼出对生活中有帮助的学问。
当然,《甄嬛传》里的服装、道具、化妆,还有仪态、说话方式等等,都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只是我不擅长这方面,所以只有欣赏,不懂评说。
于我而言,看和写将近八年了,收获最大的地方主要有三点:
第一,静心这个功效没有想到吧!看个剧咋还能有静心的作用?我也没想到,但是事实就是如此。在我工作压力特别大或是很焦虑的时候,我一听《甄嬛传》的音乐和人物对话,就能立刻安静下来。
好像是一个老朋友一样,听着熟悉的剧情,看着熟悉的人物,心境立刻能从浮躁中解脱。可能是因为这些年确实看了很多遍,而且剧里人物说话的方式、节奏恰当好处,容易让我沉浸在其中,进而忘记当下的烦恼。
有时候并不看画面,只是听,也觉得很享受,估计就是熟悉、安全的感觉。
第二,学处事方式这些年分析来分析去,不是因为好学,而是总能发现新的闪光点。比如这次回看第一集的时候,突然发现,甄嬛和年世兰两家其实一开始就属于不对付的关系。
第一集雍正刚登基时,给甄远道和年羹尧好几个特写镜头。一面是年羹尧被皇帝奖赏时的故作谦虚,一面是黑着脸的甄远道远处审视,中间还夹着瓜六的爹攀援权贵无路的无奈劝说。
一个镜头就明示了甄嬛入宫后不会和年世兰站一梯队的要点——甄家和年家的政见不合。甄远道对于得势的年大将军采取的应对方式是不攀附,只旁观。
甄嬛入宫前,甄远道的嘱咐也是:“如果没有十足把握,不如在后宫闲适一生。”也是主打一个不争不抢的安稳处事态度。
甄嬛也很能韬光养晦,一进宫就很低调,各种礼数都很周到,每件事都会周全思考,不轻易让自己处于风口浪尖里。
很多人觉得厉害的人应该是风光无限好,其实真正的厉害是润物细无声——不随意沾染是非,能平安喜乐的度过一生。
甄嬛的处事哲学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诛之。”
在甄嬛身上学到最多的一点就是时下很流行的“课题分离”和主位思考。
前几天看了一个解析视频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我在生活中一直习惯用客体思维做事情。总是下痴呆意识地期待别人的评价,然后按照别人的评价修正自己的行为。
甄嬛在处理事情时(特别是吵架),永远处在主导地位,不会轻易进入别人设定好的路数里。
比如沈眉庄落水那次,华妃深夜过来要把采月和小施处理掉,甄嬛直接换了思维,以关心华妃的安危为由撤换了华妃的侍卫,这就是典型的反客为主的思维。
可以盘点的东西还很多,看到了,还有用到,所以还能继续盘出很多处事学问。
第三,感悟人生如果说对我来说最大的影响估计就是人生观上的转变。《甄嬛传》是一部大女主戏,以甄嬛的人生经历为主线,展示了一生里的重大事件,起起伏伏当中,主人公有开心的时候,更多的形势、家族利益和政权下的无奈斗争。
站在金字塔尖上的人也未必幸福,说得不是财富、地位,而是心境。
可能我这个人的心态也偏苍老一些。看完剧以后更加珍惜当下还很破碎的生活。因为无权无势,没有过多的欲望,也没有过多的期盼,日子都是按部就班地过,朝九晚六加双休,可以规律地看看祖国的山河,时刻享受全家人聚在一起的小欢乐,就挺知足。
甄嬛的一生有高光、有屈辱,可她最初所求,不过是一心人相伴而已。
盘了那么多遍,还是能盘出新意和感悟,也算是一个不错的老朋友了~
图/源于网络,侵删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