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CD容量及应用
CD光盘早期容量较小,约为200多兆,后来逐渐发展到标准的650兆,并最终通过技术手段提升至700兆甚至870兆。在CD发展的初期,其主要应用场景并非电脑,而是与录像机、播放机、DVD机等设备配合使用。
随着CD-ROM光驱的出现,电脑也具备了读取CD光盘的能力,这标志着多媒体电脑时代的到来。在硬盘容量普遍只有几百兆的年代,CD-ROM光驱所提供的额外存储空间极具价值,也为数据交换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当时,拥有CD-ROM光驱的电脑被称为“多媒体电脑”,而配备CD-ROM光驱的教室则被称为“多媒体教室”,这足以体现CD-ROM在当时的重要性。
光驱普及的挑战与数据交换的鄙视链
尽管CD-ROM光驱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其普及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90年代末,光驱的价格仍然较高,占整机成本的比例不低。不同类型的 光驱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在互联网尚未普及的年代,光盘是重要的软件和游戏载体,数据交换也主要依赖于3寸盘、5寸盘和光盘等物理介质。在当时,能够提供光盘游戏的人往往更受追捧,这体现了当时数据交换领域独特的“鄙视链”。
1998年的游戏《横扫千军》使用了双CD光盘,这在当时令人印象深刻。游戏中精美的CG动画,特别是开场动画,给当时的玩家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也影响了一些人后来的职业选择。与同时代国内的《铁甲风暴》一样,《横扫千军》代表了当时3D游戏技术的最高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CD制作流程与如今的CD制作流程已截然不同,无论是制作技术、存储方式还是展示方式都不可同日而语。早期的电视视频制作也主要依赖于摄像机和录像带,后期则使用对编机进行编辑。
新技术浪潮下的理性消费最近,各种新工具和软件层出不穷,尤其AI技术的火热,让人应接不暇。人们热衷于体验新技术,低门槛的试用固然方便,但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例如,一些朋友的亲身体验,为了解新技术提供了更直观的视角。因此,在为新技术买单之前,务必先审视自身需求,切勿盲目跟风。
本次讨论并未对各个阶段的视频消费情况进行严谨的梳理,而是基于过去十多年的经验,分享了一些经历和感受,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启发。
技术更迭与时代发展未来,我们将邀请专业人士从更专业的角度深入探讨互联网内容消费的变迁。此次讨论只是一个开端,探讨互联网内容消费的变化,实际上也是回顾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史,它涉及软件、硬件、用户、商业模式、理念、态度等诸多方面。
令人惊讶的是,许多2030年之前的技术、协议、格式,甚至一些开发者,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生活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既有优势也有弊端。
十几年前,手机普及率还很低,而如今,手机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转变令人感慨。
未来的展望此次讨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互联网内容消费变迁的窗口。从技术发展到用户体验,从商业模式到社会影响,互联网内容消费的变迁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变化。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内容消费的方式也将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这既对内容生产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用户带来了更多选择和可能性。
如何在技术的浪潮中保持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和消费方式,将是未来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