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
唐代诗人钱起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他凭一首科举考试中的试帖诗,征服了当时的主考官李暐,不仅成功地考中了状元,还在诗坛上奠定了不朽的地位,成为“大历十才子”之首。
这首试贴诗名为《省试湘灵鼓瑟》,从题目上就可以知道,命题来自于屈原的《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试帖诗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一种诗体,常用于科举考试,也叫“赋得体”。起源于唐代,多为五言六韵或八韵排律,由“帖经”、“试帖”影响而产生。科考命题,通常撷取前人诗中的一句,或择取一个典故、一个成语。这次省试的命题“湘灵鼓瑟”,来自于一个哀婉的传说:相传舜帝出行巡视南方时死去,葬于苍梧山。他的妃子哀伤过度,投湘水自尽,化作湘水女神,常常在江边鼓瑟来表达自己的哀思。
“湘灵鼓瑟”这个故事,在当时几乎人尽皆知,所以考生们答题多缺乏新意,大都将主题设定为用舜妃对舜帝的忠爱比拟臣子对君主的忠心,表达自己的入世之志和忠君之思。由于试帖诗限定了题目和内容,又对声韵要求十分苛严,很难有个人自由发挥的余地,此类诗鲜有传诵人口的佳作。不过,考生钱起有如神助,他戴着镣铐跳舞,穿越严格的考试规则,创造力和个性依然绽放光芒,在一众考生中,他不蹈故常,脱颖而出,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真正的“高考满分作文”。
《省试湘灵鼓瑟》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这首诗的前十句与其他考生的作品相似,艺术成就并不突出。然而,到了最后两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就好似手持琵琶,当心一划,曲终奏雅,戛然而止,留下无穷的回味。诗的主题被巧妙地转换了,从人转向自然,从声音转向景色。这种转变就像是电影中的情节突转,让人措手不及,但又深感震撼。当乐曲结束时,听众才恍然大悟,而演奏者湘灵已经倏然不见,只剩远远几峰青山,余音回荡。
当时的主考官是李暐,他对这一句结语极为赞赏,认为“有如神助”。大概这一句实在是太突出了,后面渐渐也有了“鬼语”的传言,即:钱起在科考前,住宿在京口(镇江)的一个旅馆里,月夜闲步之时,听到外面有吟哦之声,即是“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这一句,钱起再三去找,也找不到此人,而后来没多久,在考试时,便以此“鬼谣”作为落句,果然高高得中。
“鬼语”的传说,大概因为这两句诗堪称神来之笔。“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全诗结尾一笔跳开,采取的是欲擒故纵的手法,不仅没有正面去描写人物,反而写鼓瑟人已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立在江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荡漾在山间水际。湘灵鼓瑟,用娥皇、女英之典故,娥皇和女英寻夫不遇鼓瑟所弹奏的苦调清音,二妃对爱情生死不渝的忠贞和对驾崩于苍梧的舜帝的哀怨和思慕之情,在读者心中往返起伏。曲终声寂,却没有看见鼓瑟的湘水女神,江上烟气消散,远远露出数座山峰,山色一派苍翠。
全诗以景结情,余音袅袅,带有几分不可捉摸的神秘性,若即若离,意蕴无穷,这极其旷远、明净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思索回味的广阔空间:或许湘灵的哀怨之情已融入了湘江绵绵不断的流水,或许湘灵的倩影已化成了江上偶露峥嵘的数峰青山,或许湘灵和大自然熔为一体,年年岁岁给后人讲述她那凄艳动人的故事,或许湘灵的瑟声伴着湘江流水歌吟,永远给人们留下无尽玄妙的遐想。这一切的一切,都尽在不言之中了。现实与幻想,喧闹与安静,人间与天上,存在于虚无,在一首诗中完美地结合,氤氲在读者的心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越回味,越美妙。这样的鬼神之句一出,前面的诗句,都成了陪衬,最后才是精华,一句能顶一万句。终篇的突然转折,戛然而止,有着特别的缥缈意味。曲、人、江、峰,本是四个意象:曲和人现实中不存在,江、峰现实存在,四者放在一起,就显得混沌神秘,说不清是真实还是虚幻,画面既清晰又朦胧,韵味悠然,堪称绝调。
千载之下,人散了,曲终了,这两句诗还被人们代代咏味。人和曲果真消逝了吗?只要青山巍然如旧,波涛不息而歌,抬头就又想起了这两句诗。反正青山和湘灵的瑟声已发生这么一回的因缘,青山永在,瑟声和鼓瑟的人也就永在了。
既然,前不见岸,后面也远离了岸
既然,脚下踏着波澜,心也沉入水底
既然,与彼岸尚远,隔一蒿云天
那么,就把一生交给
这一川江水
这数峰青山
鼓瑟的手从天地开始
轻拢慢捻,一弦一柱
那些凤鸣,那些水声
还有向南而去的风中
一串串的按音和滑音
谁留下足迹又被抹去
一缕悲音散入烟波
掠过江上青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