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一湖南老农来部队找儿子,萧劲光上报中央:赶紧向许光达核实

崔以安沧桑史 2024-11-23 13:42:51

49年一湖南老农来部队找儿子,萧劲光上报中央:赶紧向许光达核实

1949年的长沙,解放军刚刚进城不久。一位满头白发、衣着朴素的老农在军管会大院门口徘徊许久,最终鼓起勇气走向值班的解放军战士。他颤抖着从怀中掏出一份报纸,指着上面的照片说:"这是我儿子五伢子"。战士接过报纸一看,不由得一惊 - 照片上赫然是时任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司令员许光达在兰州讲话的场景。这位老农的话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难以置信。这位身着粗布衣衫的老农,真的会是一位大将的父亲吗?他口中的"五伢子",又为何会成为军中要员?萧劲光接到报告后立即电告中央,要求核实这位老人的身份。这个看似简单的相认故事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曲折动人的革命传奇?

一、寻子路漫漫

1949年8月,湖南和平起义后的第三天清晨,许子贵背着一个破旧的布包,拄着竹棍,从萝卜冲村出发了。他没有告诉家里其他人,独自一人往长沙城走去。沿着浏阳河畔的小路,老人走走停停,询问路过的行人方向。

这一年,许子贵已经七十多岁。自从儿子"五伢子"二十多年前离家参加革命,他就再也没有见过面。起初还有书信往来,后来连信也断了。这些年来,老人经常站在村口的小土坡上,眺望远方,盼望儿子能够回来。

这天,许子贵到达长沙已是下午。他在城里转了好几圈,终于在一个路人的指点下,找到了长沙市军管会。看着门口持枪站岗的解放军战士,老人在门口来回踱步,迟迟不敢上前。

当时正值换岗时间,新来的战士小李发现了这位形色匆匆的老人。他主动走上前询问:"老大爷,您找谁啊?"许子贵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只是从怀里掏出一份已经泛黄的《人民日报》。

那是一份两个月前的旧报纸,上面刊登着解放军攻克兰州的消息,配发着许光达在讲话的照片。许子贵颤抖着手指着照片说:"这个人,像我儿子五伢子。"

值班室里的战士们都围了过来。有人问:"老人家,您儿子叫什么名字?"许子贵回答:"他叫许德华。"这个名字一出,值班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战士小李立即向上级报告了这一情况。

不到半个小时,长沙军管会主任萧劲光亲自接见了许子贵。在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萧劲光仔细询问了老人的家庭情况。许子贵讲述了儿子小时候的故事:五伢子原本在家乡读书,后来参加了学生运动,再后来就离家参加革命了。

萧劲光听完立即给中央军委发了一份加急电报。电报很快转到了兰州,许光达看到电报后,马上回电确认:来人正是自己的父亲。

这时,许子贵还在长沙军管会等候。当工作人员告诉他:"老人家,您没认错,那真是您儿子"时,许子贵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眼泪却止不住地往下流。

军管会为许子贵安排了住处。第二天一早,许光达从兰州打来了电话。父子两人相隔千里,通过电话线短暂相认。许光达说自己战事繁忙,暂时无法回乡,但承诺等战事结束后一定回家看望。

二、童年苦难

1908年深秋,湖南长沙县东乡萝卜冲的许家迎来了第五个男孩。这个排行第五的孩子,便是日后的许光达。当时的许家,已经有了四个儿子。许子贵给这个新生儿取了个乳名叫"五伢子",在当地方言中,"伢子"就是儿子的意思。

许家居住在浏阳河畔的一间茅草房里,房子的墙是用泥土和稻草混合夯实而成。屋内除了几件简陋的农具,就只剩下几张破旧的草席。许子贵一家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耕种几亩薄田,年景好的时候一年能收获二百多斤稻谷,但大部分都要交给地主。

1913年春天,一场特大旱灾席卷湖南。浏阳河水位下降,河床裸露,田地龟裂。五岁的许光达经常跟着母亲到河边捡拾野菜充饥。那时候,萝卜冲村外经常有逃荒的难民经过,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有的人实在走不动了就倒在路边。

这一年,村里的一户人家因为交不起租子,被地主赶出了家门。一家老小只能在村口搭起窝棚栖身。许光达的父亲许子贵看不下去,常常省下一些粗粮送给他们。后来那家人实在撑不下去,只能带着年幼的孩子去外地讨饭。

1915年,七岁的许光达到村里的私塾读书。私塾先生姓邹,名希鲁,是个开明的知识分子。当时许家连学费都交不起,邹希鲁看许光达聪明好学,就免了他的束修费用。在私塾里,许光达第一次接触到了文字,也第一次知道了外面的世界。

私塾先生不仅教授传统的四书五经,还给学生们讲述时事。有一次,他拿出一份报纸,上面刊登着袁世凯称帝的消息。邹希鲁对学生们说:"这些当官的只顾自己,老百姓的苦谁来管?"这些话在年幼的许光达心中埋下了思考的种子。

1921年,大旱之后又是一场水灾。浏阳河水暴涨,冲垮了村里的堤防。许家的茅草屋被淹,一家人不得不暂时搬到高处的山坡上避难。十三岁的许光达跟着父亲去堤防处帮忙抢险,看到村民们在洪水中挣扎求生的场景。

这时候的许光达已经长大不少,能帮着家里干活了。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到地里帮忙插秧、除草。农忙时节,他还要去给地主家做工,但一天的劳动只能换来一碗稀饭。晚上回到家,许光达经常把自己那份稀粥让给年幼的弟弟妹妹。

就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许光达渐渐长大。虽然家境贫寒,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每当做完农活,他就会找到一个安静的角落,翻看从私塾带回来的书籍。邹希鲁见他用功,经常借给他一些新书看,其中就包括介绍新文化运动的报纸和杂志。

三、革命生涯转折

1925年初,许光达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年,他以"许德华"的名字参加了长沙农民运动讲习所第六期学习班。在讲习所里,他第一次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也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革命同志。

毕业后,许德华被派往家乡浏阳开展农民运动。他组织农民夜校,教农民识字,宣传革命道理。当时的浏阳农民运动如火如荼,许多农民开始觉醒,纷纷加入农民协会。地主们对此极为不满,多次派人威胁许德华,要他停止活动。

1927年8月,许德华参加了南昌起义。起义军撤退时,他随部队转战赣南闽西。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许德华负伤被俘。关押期间,敌人多次审讯,企图搞清他的真实身份。为了保护组织,许德华对敌人说自己叫"许光达",是一个普通农民。这个临时改的名字,后来竟成了他新的革命代号。

借着一次空袭的混乱,许光达从敌人手中逃脱。此后,他辗转来到洪湖地区。当时的洪湖革命根据地正处在极其艰难的时期,敌人四面围剿,许多同志牺牲。许光达在这里认识了共产党员邹靖华,两人共同参与了洪湖游击战。

1934年,形势更加严峻。许光达接到命令,要带领一支小分队转移至鄂西山区。临行前,邹靖华给他留下一封信,约定战争结束后在延安相见。就这样,两人暂时分别。

转移途中,许光达的队伍遭遇敌人伏击。为了掩护战友撤退,他和几名同志留下断后。在激烈的枪战中,许光达再次负伤,被当地农民救下。为了躲避敌人搜捕,他不得不改名换姓,隐藏身份。

1936年末,许光达终于辗转到达延安。在一次会议上,他意外遇到了邹靖华。两年多的分别,邹靖华已经成为了延安女子大学的一名教员。相逢的喜悦还未褪去,许光达就接到了新的任务:前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1938年春,许光达在延安与邹靖华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婚礼没有铺张的排场,只是在窑洞里摆了几桌简单的饭菜。两位老战友作证,他们交换了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对彼此的承诺。婚后第三天,许光达就带着部队出发了。

这一时期,许光达在军事指挥上逐渐成熟。他善于运用灵活机动的战术,多次带领部队突破敌人封锁。特别是在一次关键战役中,他指挥部队利用地形优势,成功歼灭了一支优势敌军。这次战斗的胜利,为根据地的发展赢得了宝贵时间。

此后,许光达转战于华北各地。每到一处,他都注意搜集当地地形资料,研究敌情。在他的带领下,部队多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艰巨任务。这期间,他和邹靖华虽然聚少离多,但两人始终通过书信保持联系,互相鼓励。

四、解放大西北

1949年春,解放军准备发起兰州战役。许光达作为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司令员,承担着攻克兰州的重任。兰州是西北重镇,地势险要,守军众多。当时的兰州城四周群山环绕,黄河穿城而过,形成天然屏障。

4月20日凌晨,许光达召开作战会议。根据侦察情报,敌军在城外设有三道防线,城内还有大量工事。许光达提出了"先打外围,后取城区"的战术方案。他命令部队分三路进攻:一路抢占皋兰山,切断敌军退路;一路强渡黄河,突破城南防线;主力部队则从正面突破。

战役打响后,许光达亲临前线指挥。在皋兰山战斗中,解放军战士顶着敌人的炮火,一步步向山顶推进。许光达通过望远镜观察战况,及时调整火力支援。经过三个小时激战,解放军终于占领了制高点。

黄河渡口的战斗更为惨烈。当时正值春汛,河水湍急。敌军在对岸布置了大量机枪工事。第一批渡河的战士刚到河中,就遭到猛烈射击。许光达立即调集炮兵,对岸边据点进行压制。在炮火掩护下,突击队顺利登岸,打开了突破口。

4月23日,解放军主力发起总攻。许光达指挥部队采取分割包围战术,将兰州城分割成几个区域逐一突破。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到24日拂晓,城内敌军开始溃退。上午9时,兰州宣告解放。

兰州战役的胜利,打开了解放大西北的门户。许光达立即组织部队向西追击。5月初,部队抵达武威。这里是古丝绸之路重镇,也是进军河西走廊的关键。许光达再次展现出卓越的战术才能,采取包围分割战法,仅用两天时间就解放了武威。

接下来的河西走廊战役中,许光达率部连续作战。从张掖到酒泉,再到嘉峪关,解放军势如破竹。6月中旬,部队抵达敦煌。这座千年古城见证了解放军将红旗插上了祁连山脉。

在攻打玉门时,许光达特别注意保护油田设施。他要求部队在进攻时避开油井区域,派出工兵队伍专门负责保护油田设备。这个决定为新中国保存了宝贵的石油资源。

8月26日,解放军进驻兰州。许光达在兰州城举行了简短的军事管制接管仪式。就在这天,《人民日报》刊登了他在兰州讲话的照片。这张照片后来被他的父亲许子贵在长沙的报纸上看到,引发了这场跨越千里的父子相认。

整个西北战役期间,许光达率部行军5000多公里,解放了甘肃全境。他在战役中表现出的指挥才能和保护文物古迹、工业设施的意识,为新中国的建设保存了宝贵财富。这些战功,也为他后来晋升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奠定了基础。

五、建设新中国

1949年10月,许光达在北京参加开国大典。当天,他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见证了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历史时刻。典礼结束后,他立即赶回兰州,开始新中国西北地区的建设工作。

1950年初,许光达主持召开了甘肃省军政联席会议。会上,他提出了恢复工农业生产的具体方案。首先是修复被战火损毁的兰州黄河铁桥,这是连接西北与内地的重要交通枢纽。在他的组织下,部队官兵与工人昼夜施工,仅用40天就完成了桥梁修复工程。

同年5月,许光达带领考察团深入河西走廊,调研水利灌溉问题。在武威,他发现当地千年古渠——红崖山水利工程年久失修。他立即调集工程部队进行修复,并扩建了灌溉系统。这项工程的完成,使数万亩农田重现生机。

1951年夏,许光达组织开展了甘肃省第一次工业普查。在敦煌,他发现了一批珍贵的历史文物正面临损毁。他立即向中央报告,建议设立专门机构保护敦煌文物。这个建议得到采纳,促成了敦煌研究院的成立。

1952年,许光达开始着手解决甘肃工业布局问题。他提出"一点一线"的发展战略:以兰州为中心,沿河西走廊布局工业带。在他的推动下,兰州化学工业基地开工建设,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大型石化工业基地。

1953年9月,许光达主持制定了甘肃省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特别重视教育发展,他亲自过问兰州大学的重建工作。在他的建议下,学校增设了地质、石油等适应西北开发需要的专业。

1954年,许光达调任国防部副部长。临行前,他主持召开了最后一次甘肃省军政会议。会上,他详细汇报了四年来的工作成果:修复公路3000多公里,新建工厂47座,农田灌溉面积增加30万亩。

在北京工作期间,许光达仍然关注西北建设。1956年,他多次向中央提出建议,支持兰州、西宁等城市的工业发展。他还特别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推动建立了多所民族学校。

1957年,许光达参与制定国防现代化建设规划。他提出要重视后勤保障体系建设,在西北地区建立军工企业和军事科研基地。这些建议为中国国防工业的战略布局奠定了基础。

1958年春,许光达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萝卜冲。当年的茅草屋已经变成了砖房,村里通了电,建起了小学。老父亲许子贵指着村口的水泥路说:"五伢子,你没有白跑那么远的路。"这是父子俩最后一次见面,同年冬天,许子贵去世。

许光达此后继续在军队和国防部门工作。他始终保持着对西北的牵挂,经常过问甘肃、宁夏等地的建设情况。他为人低调,很少在公开场合谈论个人功绩。直到1969年,一份甘肃省的工作总结才披露:在许光达主政期间,西北地区完成了从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的历史性转变。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