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宿舍内,惊现一具女尸!
据警方调查后,迅速排除了他杀的可能,判定该女生是使用了两条毛巾,在宿舍厕所内的洗手池上自缢!
我们都知道,人在濒死状态下会激发求生本能,这么矮的台子,只要站起来随时都可以结束自杀。
但该女子却在死前没有任何的挣扎动作,仿佛死亡是一种解脱…
究竟是怎样的原因,才能把一名优秀的研究生逼到这种地步?
1.2009年11月,在上海海事大学的研究生宿舍中发生了一起命案,一名研究生死在了女生宿舍的卫生间里。
死者被两条悬挂在水龙头上的毛巾套住脖子,以半蹲的姿势自缢在洗手池旁。
据调查,该名死者名为杨元元,于2009年9月12日进入上海海事大学就读研究生。
比较奇怪的是其母亲望瑞玲女士,她执意不顾学校规定,要与女儿一同搬入学生宿舍生活。
这一要求不仅引起了杨元元室友的不满,同时也受到了学校管理部门的强烈关注。
室友们表示:
她们原本的生活井然有序,可突然搬进来一位学生家长,令所有人都生活得很不自在。
这一举措打乱了同学们原本独立自由的生活,让平日里的交流都小心翼翼,时不时还会闹出一些尴尬的矛盾。
学校管理部门很快采取了应对措施,考虑到学校中学生们的日常作息,学校多次请望瑞玲搬离学生宿舍。
可这些要求都被望瑞玲用“要照顾杨元元的起居”为由,一直拖延搬离的时间。
这段时间杨元元在宿舍中其他同学责怪的眼神下,生活得十分卑微,可她的母亲望瑞玲却不以为然。
考虑到可能是经济方面的原因,学校给予了杨元元一个勤工俭学的机会:
每个月可以获得300元的补助,甚至学校还协助母女二人在学校附近找到一处月租仅需450元的出租屋。
可这些好意全被望瑞玲丢进了垃圾桶,她对学校的安排十分不满。
面对校方的催促,望瑞玲不断以房租太贵为由一直拖延搬离时间,同时还抱着侥幸心理,希望学校能默许他的居住。
鉴于这无赖的行为,学校向杨元元发出了最终警告,要求她在期限内搬出宿舍,校方坚决表示二人必须遵守校规校纪,不能因为个人原因破例。
最终,在望瑞玲的胡搅蛮缠下,母女二人于2009年11月,一同被强制赶出了学校。
已经入冬的上海天气已经逐渐寒冷,杨元元带着母亲在陌生的城市寻找着栖身之所。
可二人身上的经费有限,到了夜里才好不容易找到了一间空置的毛坯房。
在如此逆境之下,母女俩硬生生挺过了一个寒冷的夜晚。
刺骨的寒冷,再加上母亲带给自己的精神折磨,让杨元元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她虽十分感激母亲多年以来的养育之恩,可母亲近些年来对她的监管,压得她喘不过气。
半梦半醒之间,她想起了母亲从小对她的“谆谆教诲”,想起了我行我素的弟弟,也想起了被病魔折磨最终撒手而去的父亲。
2.30岁的杨元元做了一场梦,她梦到自己回到了小时候,回到了湖北宜昌市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家庭。
父亲在当地的一家化工厂上班,母亲在家照顾她和弟弟。
可父亲自得了肝病后,高昂的医疗费用拖垮了这个家庭,作为家庭主妇的母亲不得不外出打工来养活这一家子人。
可即便如此,微薄的收入仍旧入不敷出,等到杨元元6岁时,家里已经负债累累,雪上加霜的是,她的父亲最终没扛住病魔的摧残,撒手而去。
生活所有的担子都落在了望瑞玲的肩上,她将原本居住的屋子卖掉,在工作的纺织厂附近租下了一间简陋的小平房。
重大的精神刺激和沉重的工作压力,让望瑞玲对杨元元的态度越发严厉。
梦中,杨元元不小心打翻了一碟咸菜,望瑞玲将其毒打一顿之后,罚她在冰冷的水泥地上跪了整整一个小时。
这对杨元元的童年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可与她相比,爱捣蛋的弟弟过得就十分惬意。
无论弟弟犯了什么样的错误,最终受到惩罚的只会是看管不当的姐姐。
母亲的种种行为,在杨元元幼小的心灵当中留下了一道道不可磨灭的伤疤。
渐渐地,生活中的她开始变得自卑,不敢与人交流,做事之前总是先怯生生地看看母亲的神色。
在那一段时光中,杨元元在小小的年纪就包揽了家里所有的家务活。
每天都急急忙忙地从学校跑回家,认认真真地打扫房间,洗衣擦地,有时还要处理弟弟惹出的麻烦。
就在这样灰暗的童年中,学习是唯一能让杨元元感到快乐的事。只有在学校上课的时候,她才能逃出这暗淡的现实。
在学校这个温暖的港湾,杨元元不断提升学习成绩,她的成绩一直是年级前十。
高中临近毕业时,她又找寻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成为一名律师。
可母亲的话让她梦中这道唯一的光差一点熄灭,母亲在她填报志愿的时候再三命令她:
“法律有什么好学的,法律能救活你父亲还是能改善我们一家子的生活?”
“不许学法,你必须填经济学专业,以后找一份挣钱多的工作。”
“如果你不听话!我就不给你学费,你考上了也没办法读!”
梦中的杨元元皱了皱眉,眼角的泪水最终还是被憋了回去,她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填报了武汉大学经济学的志愿。
心中的痛楚让杨元元睁开了眼,她感受了一下四周的环境,回过神来不禁打了个冷颤,闭上眼睛又让自己强行睡去。
3.黑暗中,一个光点在不断放大,这束光让杨元元在寒冷的冬夜感受到了一丝丝温暖。
随着进入这道温暖的光,杨元元眼前是她初入武汉大学的一番景象。
那时的她享受着来之不易的自由,大学生活中充满了灵动的色彩。
为了能够凑齐学费,她向学校申请了助学贷款,还在课余时间在校外做兼职来养活自己。
自食其力地生活让她无比享受,在努力赚钱的情况下,她的学习成绩依旧保持得十分优秀,多次得到奖学金,帮她减缓了不少生活的压力。
在这样的生活中,她终于有了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一点一点地建立起自信。
但好景不长,上天就好像一个调皮的孩子,跟杨元元开了个大玩笑。
随着弟弟杨平平也考上了武汉大学,母亲望瑞玲以照顾姐弟二人为由,提前办理了退休,搬来了武汉,并勒令杨元元与其一起生活。
这个决定让杨元元失望又无奈,这意味着之前压抑的生活将继续“束缚”着她,母亲严密地监视将在武汉延续。
好在学校十分怜惜杨元元,为她们母女二人安排了单独的宿舍。
母亲望瑞玲十分开心,将房间里所有自由的痕迹全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对杨元元来说,这里更像是一间无法逃脱的囚笼。
每天叫醒杨元元的不是预定好的闹钟,而是比闹钟还准时的望瑞玲,她会仔仔细细、由内而外地安排杨元元一天的生活。
课余时间,同学们都有自己的小伙伴聚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聊个不停,可杨元元总是形单影只。
因为望瑞玲不仅会仔细询问她每天的生活情况,上了什么课,和什么人说了什么话。
这个梦魇跟随她从武汉到了上海,令她绝望的是即使是考上了研究生,还是无法逃避母亲的掌控。
想到这里,杨元元下定了决心,于是在母亲起床之前,她独自一人回到了研究生宿舍。
同学们全都去教学楼上课了,整个宿舍里安静得似乎能听到杨元元的心跳声。
最终她从包里取出了两条毛巾,向宿舍中的厕所走去……
结语:杨元元的故事是一个令人痛心的悲剧。
她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努力考入上海海事大学,却在生活的重压与困境中走向了绝望。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社会应给予弱势群体更多的关爱与支持,高校在管理中也应多一些人性化的考量和温暖的关怀。
同时,我们也应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当面对困难和压力时,要学会积极寻求帮助,以更加坚强和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挑战,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参考资料:
1、《杨元元自杀案》百度百科
2、《2009年大学里的10个名字》百度百科
3、《杨元元 上海海事大学自杀研究生》百度百科
4、《海商女》百度百科
5、《海事大学 高等院校》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