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猫鱼》:文学图书热门榜第一,陈冲写得私密而坦诚

雪花看文化 2024-09-29 04:30:52

最近,演员兼导演的陈冲,出了新书《猫鱼》,我接连在三联生活周刊、理想国、读书博主魏小河流域等公众号上看到此书出版的消息,以及大家对这本书的高度评价。

于是,九月我读完《呐喊》,决定改变后面的读书计划,转而读这本新书。

我从小被困于繁重的学业,很少看电影、电视,很少关注娱乐圈,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对陈冲的唯一印象是《如懿传》她饰演的乌拉那拉皇后,也就是蔡少芬饰演的那位皇后的晚年。

读完这本书我才发现,陈冲不仅是优秀的演员,也是优秀的导演,让17岁的李小璐获得金马奖影后的《天浴》,就是陈冲导的。

演而优则导很常见,但是读了这本书我同时发现,陈冲还是一位优秀的作家。

《猫鱼》一经出版,就连续多周稳居豆瓣文学图书一周热门榜第一名。

“猫鱼”是陈冲儿时的上海话,菜场出售一种实该漏网的小鱼,用以喂猫。

在她哥哥陈川(画家)的文字里,猫鱼的故事是这样的:买完猫鱼,回家后发现其中一只小鱼的鳃还在动,那圆眼仿佛在向我祈求怜悯,于是我找了一只大碗把它养起来。不惜不久碗里的水结成了冰,鱼成了化石,只能将他倒入马桶里。傍晚时发现冰化了,小鱼又活了过来。

陈冲相信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童年的“猫鱼”,它是“一种象征性的语言”“本性中被遗忘或隐藏了的真相”;“是我们余生创作最汹涌的源泉”,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的每一个“奇迹”。

01

这本书起源于《繁花》的作者、也是《上海文学》的主编金宇澄偶然一次在外就餐,听说旁边的房子是陈冲小时候的家,于是拍了一张照片给陈冲。

陈冲跟他讲了一些少儿时代在那栋房子、那条弄堂里发生的事。在金宇澄的鼓励下,陈冲写出了第一篇关于祖屋的散文《平江路的老房子》。

这也是本书的第一篇文章,我就是从这篇文章被陈冲的才华所折服,吸引我读完了这本600多页的非虚构长篇自传式回忆录。

我从来没有想到,一个在混乱的娱乐圈工作的人、常年穿梭于红毯、晚会的演员,能写出来这么有历史感、沧桑感和厚重感的文字。

抗战胜利以后,陈冲的母亲随陈冲的外公外婆搬进了这幢房子,陈冲也在这里出生。

他们一家人在这里度过了大半个世纪,每一个角落都散落着几代人的记忆碎片。

就像编辑金宇澄看完后说的:这就是提纲,其中每一句话可以延伸出十句,每个人可以牵出十件事情来,在这个“记忆宫殿”里,每一个人,每一个时刻,随时走进去,都可以拉开一段更长的岁月。

读完陈冲的老房子的记忆及发生在那里的故事,也让我回忆起了我自有记忆以来住的第一栋房子。

那栋只有两间大小的房子,没有墙壁隔开,就是一个大开间。客厅和卧室是一起的,里屋的位置,我记得是装满麦子的穴子。

学前班时,体育老师布置了缝毽子的作业,后来被我爸爸在书包里发现,以为我整天玩耍,不好好学习,大发雷霆,随手把它扔到了高高的麦穴子上。

我被吓得都不敢去找那只毽子,甚至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望向麦穴的方向都会感到一阵恐惧席卷全身。我后来再也没有找到那只毽子。小时候,爸爸并不了解我。

主房子旁边紧挨着一个小房间。好像是太姥、太姥爷住在那里。

对面是一个茅草屋,作为厨房。冬天的时候,屋檐上的茅草上的雪化了,早上起来会结很长的锥子形的带着草黄色的琉璃,而对面瓦房只会有白色的琉璃。那时候的冬天好冷啊!现在冬天已经看不到琉璃了。

因为那些年,人事变迁,我们几经周转、安顿,我回忆了好久才想起来茅草屋厨房的记忆,我想,这应该是我记忆的尽头了吧。

就像陈冲说的,写下来,就是在抵御某种失去。

02

陈冲出身于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母亲张安中是著名的神经药理学家,曾任复旦大学教授,培养出了饶毅、晏义平等一批著名学者;父亲陈星荣是放射科方面专家,曾任上海华山医院院长;外婆史伊凡是知名社会活动家,1922年秋入苏州女子师范,参与过北伐、抗日战争;外公张昌绍是中国药理学奠基人。

陈冲不止写自己的故事,还写这些自己家族人物的故事。

让我印象颇为深刻的是外婆的聪慧,坚韧、外公工作的刻苦,对科研的痴迷及母亲是一个有理想的人、父亲年过90,依然想着完成国家领导安排的去东南亚国家建医院的安排。

这样的知识分子家庭里,每一个人都是有理想、有思想的,都曾为自己的理想拼命、奋斗,即使已经功名成就,他们也都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还想释放自己的光辉和价值。

这是陈冲家族的故事,也是中国近百年以来社会变迁的缩影,每一个人都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不由自主又奋起抗争。

每一个人单独拿出来都是一部史诗。人生如歌,不是吗?

03

陈冲是60年代生人,也是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批演员。

在出国以前,陈冲在国内已经因为参演《青春》而一举成名。1980年又因参演电影《小花》拿到了“百花奖”最佳女演员。

即使有这样优秀的成绩,在刚到美国闯荡好莱坞时,陈冲依然没有什么角色可接,甚至为了一些小配角反复奔波试镜。

她伤心地写道:这是一个努力和成果不成比例的职业,它时而让我狂喜,时而让我绝望,一切似乎都很偶然,跟我努力与否没有关系。

这句话很让我共鸣,就像我做自媒体一样,拼命写,大部分文字阅读量寥寥无几。不仅演员这个职业如此,很多职业都是这样:努力和成果不成比例。

但是,坚持不放弃的陈冲,幸运地遇到了《末代皇帝》中婉容的角色,从此开启了好莱坞的电影之旅。

陈冲那个年代的演员最打动我的就是:相比现在的流量演员的华而不实,老一辈艺术家从不停止学习,从书本中学习,从生活中学习,从作品中学习。

她那个年代的演员,要学文学课。即使已经成名,依然会去演配角,哪怕是很小的一场戏,也十分认真地去琢磨人物的心理,早早入组,观察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甚至人物的衣服款式、扣子的位置等等这样的细节,都要反复打磨。

鲜花和掌声的背后,都是付出和荆棘。

《猫鱼》全书600多页,33万字,读着就像陈冲在跟你娓娓道来她的人生。我觉得陈冲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是因为:她写得极为坦诚,毫无保留,关于所有的感情经历,家族私事,所有好的和不好的作品评价等等。

一个人摊开了,文字就不受控制地流露出来了。

《猫鱼》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也是非常愉快和让人不舍的阅读体验。

祝大家阅读愉快,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在书中回忆起自己童年的《猫鱼》,那些曾让你欣喜若狂的瞬间。

《太阳照常升起》剧照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