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与国民经济有关的一则逸闻、一件真事、一段工作报告

沧浪谈事 2024-11-10 13:34:37

今天国家出台了一个与地方债相关的重大经济政策,央视两条新闻报道解读了此政策。

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6万亿,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发展经济、保障民生。

与上条措施结合,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两条措施并举,直接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化债资源10万亿。

看了新闻,对这个政策大致了解了:放松地方债务限额:不解的是一个经济学家们的专用术语:化债,我不懂怎么“化”。

政府举债以发展经济,换个通俗的说法,就相当于个人的按揭贷款。用我们中国人传统的说辞,就是寅吃卯粮。历史上,我们长期是不赞同这样做的,我们习惯了“吃饭穿衣量家当”。新中国特殊时期,也曾向群众发过国债,但是都经过严格计算、考虑到期偿付能力,所谓寅吃卯粮,得保证卯时有足够的粮。只有这样,才能通货稳定、经济健康发展、人民利益有保障。我们后来经济发展策略有变化,但不管怎么变,都讲究一个“度”,不能“杀鸡取卵”!

相关评论区,太多地产人和股民兴奋地憧憬地产和股市双双暴涨,估计都抽了华子、喝了台子,今夜无眠!

今天,经济类专业出身的沧浪,与大家分享周总理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关的一则逸闻、一件真事、一段报告。

周总理妙答人民币的逸闻。这个段子,是我读高中时听政治老师说的。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个外国记者问总理,你们中国有多少钱?这个记者的提问带有明显的挑衅意味,就是讥讽中国贫穷。周总理微微一笑:我们有十八元八角八分。此言一出,满场哗然。总理停顿一下,先介绍了我们国家发行的货币面值计“十八元八角八分”,然后告诉在场记者,人民币发行严格按照经济规模需要,发行量稳定、物价稳定。总理话音未落,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周总理过问食盐零售价一斤涨了一分钱。总理夫妇忙于工作,家庭生活开支由工作人员管理。总理有次看工作人员的小账本,发现当月食盐价格比上月一斤贵了一分钱,总理立即让工作人员把这件事调查清楚,工作人员调查后得知,食盐零售价一斤涨了一分钱,是因为为了预防“大脖子病”,给盐里加碘,成本高了。总理说,食盐涨一分钱是小事儿,但搁到全国几亿人头上就是大事儿。

周总理宣布我国既无外债又无内债。1975年1月13日,周总理在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作《197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总理在报告中指出: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动荡、通货膨胀的情况相反,我国财政收支平衡,既无外债,又无内债,物价稳定,人民生活逐步改善,社会主义建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现在再读这个报告,仍感到那时我们国家和人民的无比自豪和骄傲!

浪哥此篇小文,拒绝过度解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