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味的概念
五味,指包括辛、甘、酸、苦、咸在内的五类药物的真实滋味以及药物的作用。除五种基本滋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习惯上淡附于甘,涩附于酸,故称“五味”。另外,香气还附于辛味。
(二)五味的确定依据
1.药物的(真实)滋味
2.药物的作用(的基本范围)
五味的确定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后人将药物的滋味与作用相联系,并以味解释和归纳药物的作用。
(三)五味所代表药性的作用
辛味发散行气血,甘味补益和缓急,
酸味收敛又固涩,苦味燥泄兼能使,
咸味软坚能泄下,淡能渗利涩类酸。
1、辛味
能散—— 发散
能行—— 行气、行血
①辛散:辛味能发散,可解除侵于肌表的六淫之邪,具有发散表邪(透疹)的作用。治疗表证。
②辛行:辛味能促进气血运行,故有行气、行血的作用。治疗气滞血瘀证。
③辛香:辛味除能散能行之外,还有芳香、辟秽、开窍的作用。治疗窍闭、湿滞中焦证等。
“辛以润之”(《素问·藏气法时论》):如款冬花润肺止咳;菟丝子润养补肺。
2、甘味
能补——补益
能缓——缓急止痛
能和——调和药性、和中、解毒
①甘补:甘味有补益的作用。治疗虚证。
②甘和:甘味有和中、调和诸药的作用。治疗脾胃不和证,入复方调和诸药。
③甘缓:甘味有缓急止痛、缓解毒性的作用。治疗腹部或四肢挛急疼痛、药物或食物中毒。
3、酸味
能收——收敛
能涩——固涩
能收敛固涩。具体有敛汗、止咳、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止血等作用。可用于正虚无邪之滑脱不禁诸证。
另外,酸味药还具有生津、开胃、消食、安蛔等作用。
4、涩味
能收——收敛
能涩——固涩
能收敛固涩。《本经》“涩为酸之变味,涩味能收,与酸味同”。即涩附于酸之意。
涩味与酸味作用基本相同,故酸涩并称。但涩味与酸味有不同之处,涩味不具有酸味的生津、开胃、消食、安蛔等作用。
5、苦味
能泄、能燥、能坚
①苦泄——含义有三:
通泄——通实邪——如:泻下通便,治疗便秘。
降泄——降逆气——如:降肺气、降胃气的咳喘、呕吐等。
清泄——清火邪——如:清上焦之热、清中焦之热、清下焦湿热等。
②苦燥——即指燥湿作用:
苦温药,苦温燥湿,用于寒湿证;
苦寒药,苦寒燥湿,用于湿热证,均属湿证。
③坚阴——或称“存阴”,即泻火存阴:
用于火热亢盛,灼伤阴液者。坚阴是泻火的结果。苦味药通过泻火消除了灼伤阴液的火热之邪,使得阴液得以保存,故称之为“坚阴”、“存阴”。与苦泄有关,而非苦味能补阴液。
6、咸味
能软——咸味有软坚散结的作用。
治疗瘰疬、瘿瘤、痰核、症瘕痞块。
能下——咸味有泻下的作用。治疗大便燥结。
“咸走血,咸补肾”
7、淡味
能渗、能利——即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
治疗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
“淡附于甘。”
——王好古
(四)五味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
“性”与“味”形成药物作用的基础,因而是中药性能中最重要的两个成员。要准确、全面地认识某一药物的功效,必须性味合参。
气味相同,作用相近;气味相同,又有主次。气味不同,作用有别。
气同味异,味同气异,其所代表药物的作用则各有不同。
临床用药既用其气、又用其味;配伍用药,气味取舍。由于性味属药性范畴,只反映药物作用的共性和基本特点,因此性味合参,还要与功效结合。(五)药性与八卦关系
我们知道药味,不仅仅是纯粹单一的气味,而是具有丰富性的(见六十四卦药性图)。其气味的变化,则取决于父和母的本味。如父亲为甘味,母亲是苦味,则父母基因交合构成的气味则是平味或中性味。若母亲是甘味,则其药性构成纯粹的甘味。若母亲是辛味,则气味既有甘味,又有辛味,哪一种药性主导,则根据其发展趋势(爻变变化)而决定。同时,爻变过程,又丰富了64种中药气味,演变发展为384种。呵呵,当然,还可以无穷尽演变。另外,从图中可以得知:同时具有相同气味的药,其卦象位置不同,而其入脏腑也就不同。比如:同时具有酸、涩的药性,会有至少两种卦象,也就会根据其演变走势,所入脏腑位置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