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头条号:我在黄山啊!每日一篇书法小文章,欢迎大家点赞关注。让我们同学共进,一起学书法,玩书法,以书法为乐。
今天聊聊王羲之的一个点。这个点学会了,你的字都会有个质的提高。立竿见影。不信往下瞧。
直接抛出观点:
单点不连笔。点作为一个单元存在。
我们都知道王羲之行书有一种君子之风。看起来特别清爽。有点像黄山当地的面条做法。
这里插一个有趣的话题,皖南皖北面条的差异。我是皖北人,定居皖南的。这个有一点点发言权。
皖南的面条讲究清,亮。怎么说?他们面条做法是准备半碗开水,里面放点调料。面条清水煮,煮好之后捞出来放到半碗开水里。然后再炒一点菜,夹一点放上去。类似盖浇饭。汤里不含面汤。比较清。
北方面条不一样,一般先炒菜,数量根据面条多少决定。炒一半,开始兑水,水开后面条下锅。煮熟就可以吃了。
二者区别就在于是否粘稠。黄山面条不粘稠,比较清爽。皖北面条含面汤,粘稠。
这个王羲之行书就类似黄山面条。比较清爽,笔画干净利索。
比如之字,王羲之的之字,上面点很少跟下面连笔的。
上面两个之字都是干净利索的。可能他比较喜欢分明,怕别人误会是别的字。下图是别的书家之字,连笔的。大家可以感觉一下。
这个不是王羲之的
二者感觉不一样。这个类似于皖北面条,粘连,粘稠。王羲之的比较清爽。
上面历字,它的点也是分很开。有时候我写字不注意也会连笔。看起来是没有王羲之清爽。
看起来就显得没人家精神。有时候不注意还真不容易发现。这就是一点点不同有很大的差别。
上面两个福字,一点差别,气质也不一样。
如果这两个点都连上会是什么感觉?下图。这就不是一种感觉。
人家王羲之为啥不连笔呢?是不会吗?肯定不是。比如下面的之字,草书中王羲之也是作为行书来写的。也是点不连。王献之怀素连笔过。为什么不连呢?我觉得还是个人喜好原因居多。
上面那么多图片都是干净利索的。可见写的是也是气定神闲不急不躁的。
这个宝盖头是分开的。
这几个是挨住的,但是也不连笔。跟第二笔也是单独写的。
你看,他的单独小点都是单独一笔写,很少跟第二笔连接起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最大好处还是干净。利索。笔断意连。有时候我们日常书写过程中会连笔,连笔的时候有什么好处?快速书写。有什么坏处?最大的坏处就是基本功不扎实情况下,速度快的连笔,点画不干净。
我们以前文章说过多次,每个笔画都有起笔行笔收笔的。如果过快,就会把一个点写了起笔收笔,而忽略了行笔一个过程。那么,这个点就显得不够饱满。这样整体看起来就不够有精神,显得苍白无力。
怎么样?大家可以书写过程中,把点单独写试试,速度放慢。这样你的笔画质感会有个质的提升。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吧,祝大家日日精进!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