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4首诗词,抒尽他青春至暮年的冬至情节

花间一壶酒诗词赋 2024-12-30 21:37:53

冬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日,象征着寒冷的冬季正式到来。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通常会与家人团聚,共享温暖。

然而,对于诗人白居易来说,冬至却是一个充满孤独和思念的时刻。

白居易的诗歌中,多次描绘了他在冬至之夜的孤独和寂寞。

无论是独自抱膝坐在灯前,还是躺在冰冷的床上,他都感受到了深深的孤独和寒冷。

这种孤独和寂寞不仅来自于身体上的寒冷,更来自于内心的思念和痛苦。

在白居易的笔下,冬至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象征。它象征着人生的艰难和无常,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这种孤独和寂寞不仅仅来自于身体上的寒冷,更来自于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01、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唐·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明白如话,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邯郸的驿站中度过冬至的情景。

冬至之夜,他独自抱膝坐在灯前,只有自己的影子陪伴着他,画面充满了孤独和寂寞。

他想象着家中的亲人在这个冬至的深夜还坐着,谈论的话题一定是这位远在他乡的行人——他自己。

这种对家的深深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使得诗人的孤独感更加深重。

冬至节,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到来。在这样的节日里,人们通常会与家人团聚,共享温暖。然而,诗人却在异乡的驿站中度过,这更增强了他对家的思念和对孤独的感慨。

独自身处异乡的情景和对家人的深深思念,展现了人世间最为真挚和深沉的情感——思乡之情。

02、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唐·白居易《冬至宿杨梅馆》

白居易因为武元衡被刺身亡事件,他出于正义的发声结果被人弹劾越权,看不惯官场上的种种惺惺作恶,他甘愿放弃中书舍人的身份,想当于是与宰相一步之遥,他主动申请外放到杭州任职。

冬至这个特殊的夜晚,诗人身处远离家乡三千里之外的地方。

在杨梅馆里,他躺在冰冷的枕头上,单薄的床上,身体还带着病痛,这种孤独和病痛的处境令他倍感凄凉。

冬至节,本应是家人团聚、共享温暖的时刻,但诗人却在远离家乡的杨梅馆中,独自度过这个最长的夜晚。

冬至节本是团圆欢聚的温馨与他此时孤独和病痛,在这寒冷和黑暗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增添了诗人的悲凉之情。

03、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唐·白居易《冬至夜怀湘灵》

白居易在冬至节这一晚对心中所爱之人——初恋情人湘灵的深深地思念。

他无法见到湘灵美丽的身影,也无法感受到她温暖的陪伴,只能独自面对冰冷的被褥。

冬至节,这个一年中最长的夜晚,他和湘灵都成为了独眠的人,这种孤独和分离的痛苦令他难以承受。

如果此时此刻湘灵在的话,那该是多么美好,哪怕再冷再苦也会倍感温馨。

白乐天对湘灵的思念之情与冬至的寒冷和孤独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凄美的画面。

爱情没有这么多的甜蜜,更多时候是苦涩和无奈。

诗中的冬至之夜,不仅象征着自然界的寒冷和黑暗,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最令人感到寒冷的是这无法改变的事实,他对湘灵的深深眷恋和对分离的痛苦挣扎,一生都无法释怀。

04、

老去襟怀常濩落,病来须鬓转苍浪。

心灰不及炉中火,鬓雪多于砌下霜。

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

今宵始觉房栊冷,坐索寒衣托孟光。

——唐·白居易《冬至夜》

白居易似乎对冬至节有一种情结,这个冬至节已经是年老体衰之时。

老老之后的人,不像年轻的时候,再多的忧伤思念,慢慢消化也就消化了。

而他现在常常感到空虚落寞,疾病使他的须鬓变得苍白如浪。

他的心灰意冷比不上炉中的火焰,而他鬓角的白发比阶下的霜还要多,层层宣染出诗人内心的寒冷和衰老的感受。

远离家乡的三峡南宾城,在冬至这个特殊的夜晚,他感到夜晚格外漫长。

在这个冬至之夜,感受到房间的寒冷,他坐着寻找保暖的衣服,这情景让人想起古代贤妻孟光为丈夫准备寒衣的故事。

然而,此时的他孤身一人,在房间里来来回回更多的感慨,感慨岁月无情,感慨年老色衰,抱病在身的凄楚。

冬至节,本应是家人团聚、共享温暖的时刻,但诗人却在遥远的异乡,身患疾病,内心充满孤独和寒冷。他以自身的老病之躯和漫长的冬夜,象征性地表达了人生的艰难和无常。

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日难,在外漂泊的人,对于节日更加是伤感,所以,珍惜我们一家人齐齐整整的日子,纵然不那么富有,也是一种幸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

1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