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巨舰:震惊西方的爪哇迪昂帆船
16世纪初,当葡萄牙水手杨帆抵达东方时,他们自然而然地认为欧洲的航海技术要远远优于当地文明。然而,当他们深入到南洋群岛后,却被突然出现在眼前的迪昂帆船所震惊。这不仅是因为对方的吨位异常庞大,更在于每次交锋都让自己显得狼狈不堪。
这艘当代印尼人建造的小型迪昂帆船,其实并非东南亚原创产物,而是经过了外部技术的不断累积和输入。从造型上看,除了较有特色的蟹爪帆外,大致上与古典时代的地中海式商船类似。从公元前2世纪开始,后者就被希腊罗马的冒险家用于东方贸易,至少曾经到访过印度次大陆、锡兰岛和越南水域。到公元4世纪,以叙利亚基督徒和战俘为主的新一轮移民大批定居于波斯境内,为当时的萨珊王朝带去了不少实用技术,其中就包括了事关商路开拓的大型帆船。
此后,由于中世纪穆斯林的征服狂潮,东方水域与地中海地区的直接交流近乎中断。同时,阿拉伯风格的三角帆船大行其道,几乎碾压了所有其他类型的古船。唯有在群岛众多、航道复杂且凶险的南洋及周边地区,经过多次传承的古典帆船被彻底本土化,从而朝着大型化方向突飞猛进。以至于连见多识广的西方水手,都会对她们的优异性能赞不绝口。
通常来说,近代早期的迪昂帆船有2-4根桅杆,并且保留着极具古罗马色彩的船首斜帆。由于使用非常厚的柚木制成,哪怕遭遇老化问题,也能用新的木板来更换修复。而且常用3-7层木板叠加,在用木销钉将木板和龙骨连接起来,之间都涂有由沥青、石灰和油混合的涂层。所以船体相当坚固耐用。另有藤条编织而成的绳索,非常适于在损坏后修补过程中就地取材。如果有额外需要,可以在上层甲板增设各类功能性建筑。
1509年,首批穿越马六甲海峡的葡萄牙舰队成员,成为第一批见识到这种南海巨舰的西方人。当时,指挥官迪奥戈命令麾下的5艘卡拉克大帆船,呈扇形包围1艘落单迪昂帆船。虽然意识到对方体积硕大,但他们仍旧觉得可以靠火力优势逼对方就犯,企图兵不血刃的登船劫掠。不料,对面的爪哇人在深夜策动反击,直接占领某艘葡萄牙战舰的上层甲板与船艏堡垒。
1511年,一支更大规模的葡萄牙舰队逼近马六甲,又在海峡内遇到来自爪哇的迪昂帆船。作为统帅的阿尔布克尔克,曾亲率400吨的旗舰海洋之花号上前单挑。结果却恐惧的发现,对手的排水量至少有600吨,且甲板高度就与欧洲帆船的前后楼堡相当。尽管最后靠火炮的近距离射击打死40人,但这艘迪昂帆船依旧顽强,在海峡内与十多艘欧洲战舰拼死周旋。
事后,阿尔布克尔克特意招募60名爪哇造船匠,希望他们能到自己开设在印度的船厂工作。虽然这个愿望没能实现,但还是有少量迪昂帆船被买来用于贸易输送。其中,至少有1艘穿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凭借不俗的远航能力抵达里斯本。
不过,欧洲人在东南亚各地的稳步扩张,终究不是某项技术所能阻挡。随着海运线路被侵夺、贸易收入不断下降,以爪哇为核心的土著国家不再有意愿负担巨型船舶。他们像同时代的阿拉伯人那样,选择不断压缩单艘船只规模,以期靠数量优势对冲战斗损失。
讽刺的是,不止西方殖民者有注意到迪昂帆船,北面的明朝亦有生动体察。由于历史上的爪哇盛产各类海盗,且往往喜欢驾驶这类坚固大船劫掠,所以被开放贸易的广州官府拒之门外。葡萄牙使节皮雷斯就曾断定,1艘爪哇人或马来人的大型帆船,可以击溃20艘明军舰船。
这就怪不得葡萄牙人会用迪昂帆船的爪哇发音jong,命名他们在东南亚水域所见的一切类似船型。后来英语中指代中国式帆船的junk,亦是来源于此。只不过他们都不清楚,与罗马同时代的汉朝人就曾见过大型迪昂帆船,还充满敬畏的将之称为--昆仑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