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方论“默识揣摩”之道

京京聊太极 2024-11-08 21:10:55

源于内家的太极拳,集深邃的阴阳哲思与玄妙的刚柔功法于一体,可谓“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其博大精深、魅力无穷,远非一般武术可比,即使天资聪慧过人,也只有潜心其中,“默识揣摩”,方可领略其中三昧。遍观太极拳的传承发展史,卓有成就者无一不是在“默识揣摩”中潜心悟道的。

正如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所说:“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同时,一代又一代太极大师在潜心揣摩前人拳论的探索中,又多有新的领悟,不断提炼出新的既简明又切实的功理功法,留给后人“默识揣摩”。

历史赋予了当代太极拳传人三大责任:

一是“承”,就是要把前人的宝贵遗产尽量多地、更接近原汁原味地承接过来;

二是“研”,就是要追根溯源,研究探索,继续丰富发展;

三是“传”,就是要把正宗的传统功夫世代相传,发扬光大。

所有这些,都离不开“默识揣摩”。而太极拳中的“默识揣摩”是有其内在规律和系统方法的,如果单靠一知半解甚至凭空想象瞎琢磨,不仅得不到太极真谛,还有可能误入歧途,伤害身心,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

笔者在此从四个方面就“默识揣摩”之法度略抒浅见。

一、品读经典

太极拳作为内家的一种重要修身、修心功夫,其拳理,拳义根植于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儒释道文化精髓,尤其是渗透着易理,老庄哲学中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尊道贵德”“道法自然”“慈爱宽容”“天人合一”“谦让不争”“清静恬淡”,专气致柔“抱朴守真”“劝善济世”等思想;在其武德弘扬、师徒传承中又明显地强调“仁义礼智信”等儒家仪礼。所以说,多品读一些传统文化经典,多领会其思想精髓,有利于在自己的头脑中培植丰厚的太极“土壤”,并埋下灵感的“种子”;有助于对前人经典拳论的理解和承接,养成太极思维的方式和习惯。这是习练太极拳的文化基础,意识基础和气质基础。不然,在理解拳理时就容易偏执,钻牛角尖,想要练好就更难了。

太极拳自诞生以来,在源远流长的传承发展中,不仅形成了几大地域中心、太极圣地和几大流派,涌现出一大批不同时代、不同门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也留下了丰富而又精深的经典拳论。这些经典拳论,是前辈先师将哲理、神思与功法相结合的产物,是理论与实践的结晶,凝结着他们的智慧和汗水,是前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精读细研这些经典拳论是习拳者开启心智的“金钥匙”,是一条捷径,更是肩负起承、研、传历史使命的一项基本功,所以必须要以这些经典为指导,正本清源,解疑释惑,寻求更加明确的答案。

比如关于太极修炼中“气”的问题,人们普遍关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说不一,神秘莫测。其实,太极先哲们对“气”多有阐述,深入系统研读,起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

一是宜养不宜伤。

所谓“以气运身”、“一气鼓荡,炼气归神”、“气以直养而无害”、“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血为营,气为卫”、“气血之体用,出于肉,筋、甲之内壮”、“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也”、“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

二是宜静不宜躁。

所谓“以心行气,务令沉着”、“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腹内松静气腾然”。

三是宜敛不宜散。

所谓“欲要神不外散,先要神气收敛入骨”、“牵动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务使气敛入脊骨,呼吸通灵,周身罔间”。

四是宜沉不宜浮。

所谓“气沉丹田”、“两肩松开,气向下沉”。

五是宜通不宜滞。

所谓“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气遍身躯不稍滞”、“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气如车轮”、“行功如气海发源,环流四肢”。

再如王宗岳《太极拳论》一开始就讲“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而文章结尾时则真正透出了“走”与“粘”的谜底和玄机:“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这里还回答了前面所提出的“懂劲”是怎么回事的问题,而且一语道破了不懂劲的病根——“双重”,同时文中还给出了“须知阴阳”的妙方。仅在同一篇文章的只言片中就有这么多的内涵,可见太极经典之高深。

泛泛而读,极易有失偏颇,必须深钻细研,系统解析,反复品味,才有可能全面准确得其要领。

太极拳理整体上是一套系统而严密的辩证思维体系,但某篇、某段拳论又都分别出自各门各派的不同人之手,这些大师之论亦有粗细之分,或侧重之别,某些观点难免有所区别,因此对古典拳论既要精学原文,更要相互参照,远观高瞻,活解其理。学的目的是明理和运用,明理如析薪,顺则通,通则开,不仅拳理自身通,还要与自然万物之理通,这是品读、甄别经典拳论的一条科学法宝,不要局限于死背条条,钻牛角尖。

姚继祖先生当年给我们讲解拳论时,就常有精辟、独到、令人开悟的见解,如“形如搏兔之鹘”中的“搏兔”,有的版本作“摶”(“抟”字的繁体字)字,因两字字形十分接近,意思好像也都能说得过去,令人不知孰是孰非。如果单纯抠字眼,则终归茫然。

姚先生知识渊博,联系其他文献例子,他作了如下分析。如作“搏”字解,自无不可,如“狮子搏兔,亦尽全力”,表示对峙双方虽则力量悬殊,但力强者不可轻慢疏忽。如作“抟”字解,即如孩童抟泥丸之轻松,“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是功夫臻于纯熟,而将对方完全置于自己掌控之中的一种潇洒飘逸,轻松随意,收放自如,岂非亦是我辈追求功夫者的一种向望?二者皆通,就看个人如何理解。还有“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中的“将物掀起”,姚先生认为应是“物将掀起”。发人时“将物掀起”需主动用力,则为笨劲、拙力,而“物将掀起”则是把握时机,顺势借力发人,这才符合太极之理。还有“似松非松,将展未展”一句,大多理解为这是对练拳姿势的要求,而实际上讲的是打手要领,意思是以自己的似松非松之力,击敌于将展未展之时,这与“每一动,惟手先着力,随即松开”之论述联系起来就更好理解了。

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我在反复品读,验证拳论时也有一些新的体会。比如,经典拳论在解释“开合”与“收放”的关系时,有不少相互矛盾之处。王宗岳,杨澄甫等主张“合为放,开为收”,如王宗岳在《打手歌》中说:“引进落空合即出。”杨澄甫在《太极平准腰顶解》中说:“合则放发去,不必凌霄箭。”李亦畲、孙禄堂等人则主张“开为放,合为收”,如李亦畲在《五字诀》中说:“合便是收,开即是放”孙禄堂在《太极拳之名称》中说:“开者为伸、为动,合者为收、为缩、为静。”两种观点截然相反,这些字面上的矛盾,往往使一些人陷入困惑之中。深入研究不难发现,拳论中所讲的“开”、“合”,虽然在概念上有其相对固定的涵义,但在实际中的“开”、“合”却从来不是孤立、静止地存在,而是相互融含、交替变化着的。不要将“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简单地理解为“动就是开,合就是静”,认为所有的“动”都是“开”,站在那里不动就是“合”,这种僵化的观点不符合太极要义。正确的观点应该是:太极拳中的“开”、“合”、“收”、“放”在高境界时是互包互融,浑然一体的,“开”既能“放”,也能“收”;同样,“合”也是既能“放”,也能“收”,此时的“开”、“合”,“收”,“放”已经“无须有心之运用耳”(参见拙作《太极开合收放解》)。又比如,练拳要领中的“头容正直”四字,我以为如果写成“头直容正”则可能更为明白,也更为贴切,因为对“头”的要求重在“直”(关键在于虚领顶劲,下颏微收),而对“容”的要求则重在“正”(决定着眼神的方向)。再如“偏沉则随,双重则滞”一句,词意高深,而若与“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等句联系起来,则能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体悟。

二、领会师传

太极拳是一项“以武载道”的实际修身功夫,不是只从经典到经典,从理论到理论的玄学,它重“心悟”,更重“身悟”,“吾尝终曰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说的就是这种现象和道理。

内家功夫的许多功法用平面的文字很难说明讲透,理解时也极易出现偏差,只有通过明师面对面地讲,手把手地教,反来复去地纠正这种立体化的传授方式,学拳者才能准确地理解。所以,明师的“口传身授”历来是太极拳主要的传功授道方式。有志于此道者必须有缘得遇明师,有德得到认可,有幸亲得真传,有心勤学善悟,方能练得真功,舍此别无他途。

在实际的传授中,明师的口传身授是前提,对明师所传内容的“默识揣摩”则取决于学拳者自身,“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是太极修炼的至理明言。这方面,主要应把握四个字,即听,观、仿、化。

听,就是悉心聆听老师教诲。

俗话说:“宁传十手,不传—口。”“真言不传六耳。”可见口授之重要性。无论是历史掌故还是趣闻轶事,无论是武林法则还是门规戒律,无论是常规功法还是要窍绝技,无论是口传心授还是点化切磋,无论是门内交流还是竞赛实战,都要遵循师教,心领神会。

早年我和刘仁海先生学拳时,先生曾针对我们有时满足于背了几句书本上的歌诀而不求甚解甚至曲解其意的毛病,指出:“你能看书,书不能看你。”意思是说,书是不能和你互动的,当你练得不对时,书是不会开口给你指出来的。

太极拳中有很多从字面上难以理解,或容易理解错误的功夫,如“轻重浮沉”、“节拿抓闭”、“六合劲”、“哼哈二气”、“曲中求首”、“支撑八面”等等,这些都必须在老师面对面、手把手的精心指导下才能有正确的体验。还有更多的是书本上根本找不到,或本来就是密不示人的东西,只有明师视你为得意弟子、重要传人时,才会口传身授,精心指导。

观,就是观察,看老师练功时的身形、姿态、气势,看老师授拳时形神合一的神态,看老师行功修为时的节伴举止等等。

当年傅钟文先生曾讲,无论何时练拳都不要戴帽子,而且要穿带袖上衣,不可光膀子练拳。他一生喜穿粗布宽松衣服和布底鞋,并用粗布裤带扎腰,从不束皮带,他说这打好像能拢住气,有一种身心与天地自然、周围环境相通的感觉,个中奥妙,耐人寻味。

常言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得遇明师是缘份,得到真传是情份,耳濡目染是福份,“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师倒给你一桶水,能留住半桶还是一瓢,主要取决于自己在细微之处的留心留意。

仿,就是要规规矩矩地模仿老师之形神。

习拳如习字临帖,要一丝不苟,刻苦临摹,由架式到招式再到气势,由形似进而到神似,不只是外表,更主要的是在内意上力求原汁原味,忠实继承,立足于此,加深提高。这就需要把所学拳路的来龙去脉、内涵特点搞清楚,以免失真。

比如,有人学杨式太极拳,注意了舒展大方的特点,但忽视了轻松圆活的内在要求,造成关节僵硬、直来直去;有的学武式太极拳,注意了小巧紧凑的特点,但忽略了对拉拔长的行功内涵,造成拘谨呆板。再如,王其和太极拳的起势,当练到高级阶段时,老师会传授“赠跨”功夫,其腰胯,尾闾、丹田的阴阳虚实转换,必须在老师示范指点下反复体验方能领会,功夫上身则需很长时间。

当年和刘仁海先生学拳,恩师几乎每次都给我演示讲解这个动作,让我反复跟着他练,还站到我身后用两手掐住我的两个胯根拨来拨去,让我感受,到底说了多少遍,已不计其数。

还有王其和太极拳揽雀尾中的按式,暗含独到的“撬合劲”,一旦掌握,实战时能使敌脚跟瞬间离地腾空跌出,发劲时的动作和意念极其微妙。刘仁海先生发人多用此劲,其干脆凌厉如掷弹丸,不致人体伤而使人心服。如不长期随师身贴身仿照领悟,不可能得到这些功夫。

化,就是活化、深化、融会贯通的过程。

太极拳是道,不是简单的术,修炼太极是在不断增强悟性、提升境界,提高创造力,而不是死搬教条,重复机械的动作。一代宗师王其和先生在苦练多家拳术,又深得杨、武真传的基础上,将两家太极拳从姿势到神韵、从功法到体用进行了完美的融合,既忠实继承了太极拳的核心要义,又不是机械地拼凑组合,在功理功法上形成了鲜明的特点。

客观上,当时太极拳推向社会不久,杨、武太极拳的发源地永年广府与邢台又是近邻,两家大师都把崇尚武术的邢台做为主要传播地,这为各派武术的交流、融合创造了有利环境,更重要的是王其和先生在数位大师的精心指导下,隐于乡里,不求闻达,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深钻细研,终于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形成了是杨、是武而又非杨,非武的拳势,历经近百年传承,被后人命名为“王其和太极拳”,还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做为太极拳的重要一枝,享誉武林。

由此可见,一方面,太极拳是活的,死练,练死了不行;另一方面,太极拳是有严格规矩的,胡编乱造更不行。在继承与融合方面,王其和先生树立了成功的典范。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能像历代太极宗师那样精通文武,融汇百家,开宗立派,但作为传统文化的优秀传承者应该具有刻苦钻研,精心探索、弘扬发展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三、心悟体验

太极拳的修炼过程是循序渐进、微妙变化的,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外及内、由体至用、由形达神,这其中的许多内家功夫,尤其是心法、意念类的精微要窍,不仅单看拳论很难弄清弄透,即使老师面对面地讲,也很难说清道明,正如“伊挚不能言鼎,轮扁不能语斤”一样。此种情况下,只能靠自己的心悟体验,才能找到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

当年刘仁海先生讲到一些高深的东西时,看出我们似懂非懂,懵懂茫然,就嘱咐我们:现在做不到不要紧,不要刻意强求,但一定要记住,不断地去领悟,将来功夫上身后就明白了,到那时也许已经没有我了。刘先生还说,他有许多功法都是其师王其和先生在世时口传心授,而在王先生去世多年后才练出来的。

诸如拳论中“牵动往来气贴背”、“神气收敛入骨”、“意气转换”以及所谓松柔功夫,知觉功夫、内劲功夫等等,都须在明师引导的前提下,加之自己的悉心体悟,精磨细研,才能达到“至精而后阐其妙,至变而后通其数”的境界。如何才能做到悉心体悟?

我认为贵在静、明、恒。

第一,心要静。

松、静、自然是太极拳所追求的境界,也是练功的根本法则。水静可鉴万物,心静方能悟理,万物静观皆自得,只有静,才能专注于自己的探索方向,不至于迷失自我。

所以,心悟体验太极功夫一定要戒浮去躁,平时就以平和淡定之心做人、做事、学拳、练功,静下心来,老老实实从一招一式入手,一点一滴积累。平中见奇,实中得真,悉心体悟,见微知著,日积月累,奥妙自现。而急于求成,刻意所为,架子没打几年就练推手,姿势未做到位就学运气,周身未成一家就练发劲,虽自以为是,其实早已弄巧成拙,谬之千里了,根本不会悟到正确的东西。如果此时老师还不及时纠正,反而鼓励误导、火上加油,传授什么“速成秘方”,就更是害人不浅了。

第二,理要明。

太极拳“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遵循了“道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法则,在具体修炼中的根本原则就是阴阳之道,阴不离阳,阳不离阴。无论形还是意,内还是外,体还是用,都不外乎虚实、动静、呼吸、开合、刚柔、进退……所有这些都因人、因地、因时而调整,随形、随意、随感而变化,得以持守阴阳相济、中和平衡。所以,在心悟体验太极功夫时,既不能盲目自信,又不能无所依恃,只要明白了这个基本道理,就能在具体修炼中不出偏差,少走弯路,也就不会再对太极拳的松、慢、柔产生怀疑,更不会去干练太极拳多年还在打砂袋、举石锁、练硬气功这类南辕北辙、背道而驰的傻事了。

第三,功要恒。

太极拳是体用兼备,意形合一、性命双修的功夫,离开扎实的基本功谈玄论道只能是空中楼阁。“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拳练万遍,其义自现”,讲功夫,悟拳理,离不开架子。

盘架子是基础的基础,既是入门的第一课,也是终身的必修课,可谓是由“着熟”到“懂劲”,再到“阶及神明”的必由之路,不扎扎实实练架子,在那里凭空想象,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什么实际功夫也悟不到。所谓“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许多人没有真正弄明白这里说的“功”是什么。

太极拳有许多功法,而最重要、最基本,也是最高深的“功”就是盘架子,而其他功都是辅助性的。如果能真正沉下心来把功夫用到盘架子上,其他辅助功可有可无,可多可少。有的人不用功盘架子,而过度迷恋站桩、各种气功和推手、器械;有的为迎合普通观众的心理,追求轰动效应,练拳时故弄玄虚,把太极拳打成了不伦不类的“转种拳”,有的借助奇装异服和现代声光、摄像、特技制作,把本是“内固精神,外示安逸”的太极拳搞得眼花缭乱、乌烟瘴气;更有甚者,不好好下功夫练拳,却天天挖空心思,千方百计捞取正宗、真传、大师的桂冠,整天和弟子们研究如何把隔空打人的“凌空劲”配合表演得天衣无缝……这样练,也许能在短时间沽名钓誉,但可惜的是空耗时间和精力,只能在小儿科、低层次徘徊,永远不可能领悟太极之真谛,骗了外行,坑了自己,毁了太极拳的声誉。图虚名难欺众人,假光环不会持久,历代名垂青史、光耀武林的大师没有一个是靠自己吹出、骗来的,而更值得崇敬的应该是那些尊师重道,尤自刻励,深居简出,不图名利,默默无闻地研练、耐心细致地传授的拳师们。“学在民间,道在山林”,下苦功夫、作真学问的高手往往在民间,他们才是国粹传承的脊梁。

四、师法自然

太极拳的形成来源于自然,太极之理无不合于自然之理。先哲们以独到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超常的创造力研创了太极拳,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的宝贵遗产,被世人称之为“天赐恩物”,而且在师法自然、悟理明道上做出了示范。

太极拳虽内涵丰富,但一招一式、一举一动都源于自然、楦根生活,绝非高不可攀,也不一定非得要钻进实验室,采用高科技手段才能搞明白。

天地广大,包罗万象,是真正的“阴阳之母”,“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感悟自然贵在精神感应,只有静观妙悟,静思妙察,方可尽无尽法门,做到大道无所不包,心观无所不达。有思想的画家面对自然山川写生,其主要目的不在于将眼前之景描摹得多么逼真、多么相似,而在于感悟自然,让自己的思路在大自然中得到启发。有悟性的武术家面对自然亦是如此,大自然的千变万化、鬼斧神工是打通武术家,画家闭塞思维的一剂良方,这是闭门造车所不能解决的。人的思维是有限的,世人常言:“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人类社会中如此,自然界更是如此,所以,在大自然中感悟太极之理,不仅可以最好地印证、丰富一些传统的经典观点,更能突破自己一些僵化的观念、错误的认识和固步自封的思维模式。概括说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揣摩感悟。

第一,大处观道,感天地合其势。

“天地是一大太极,人身是一小太极”,“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太极拳合五行八卦阴阳运行之理,以此调和身心,以求天人合一。先师曰:太极拳“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能如水磨催急缓,云龙风虎象周旋”、“气不滞,则如海风吹浪”……可以想象,行拳练功时能有如此胸襟气势,将会是何等境界!深研太极之理、深悟太极之法、深修太极之功者,必然具有大胸怀、大视野和大智慧。而那些妄自尊大,封闭保守,偏激固执、斤斤计较者只能永远是太极“门外汉”。

第二,留意众生,仿其形得其神。

人是万物之灵,可仿众生之异能为我所用。太极拳的形成就是受启发于自然、受启发于生活。养生与武术在仿生方面的成就最大,许多拳种都以动物命名,如庄子的“二禽戏”,华佗的“五禽戏”,形意拳、螳螂拳、猴拳、鹰爪拳等。

太极拳、械的许多招式也以动物姿态命名,如白鹤亮翅、野马分鬃、金鸡独立、青龙出水、饿虎扑食、乌龙摆尾、宿鸟投林、灵猫扑鼠、野马跳涧、白蛇吐信等,在拳论中亦有“形如搏兔之鹘,神似捕鼠之猫”的形象比喻,这些都达到了形神兼备、妙不可言的艺术高度。

笔者曾作《王其和太极拳歌诀》一首,被杨宗杰先生收入《太极人文》一书,并配发《意境之力》评论文章,对《歌诀》中“起势如洪卷三江”,“迎面击敌似迅雷”、“泰山压顶高探马”、“十字摆莲卷风云”等句做了评析,认为“意念、意识能神奇般地催生出一种强大的力量”,并提出“要培养练拳意境,要发挥意境之力”。现在的一些练拳者,尤其是城市青少年,不是在农业文明的环境中长大的,对好多自然界的动植物不了解,对好多劳动生活场景不了解,缺乏感性认识,必然影响他们对自然界一些生动传神细节的心领神会,有机会到大自然中多走走,多看看,多留意众生物的形神,对理解太极拳很有好处。

第三,深处用心,研物理取其法。

以各种物理现象比喻太极之理是十分形象而准确的,如拳论中有“迈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运劲如抽丝,迈步如猫行”、“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发劲如皮燃火,如泉涌出”、“气如车轮,腰如车轴”、“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等等。

李亦畲先生在《走架打手行工要言》中有一段详细描述了其胞弟李启轩的一个比喻:当人站在一个圆球上,向前用力则后跌,向后用力则前跌,由此证明了“舍己从人”、“周身一家”、“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诸多道理。

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通过骑车为喻:单脚用力蹬为“偏沉”,能灵活转动;两脚向相反方向用力蹬为“双重”,滞而不灵。

两位宗师的巧妙比喻言简意赅,堪称经典。

我的几位拜门师父刘仁海、姚继祖、傅钟文、王荣堂先生当年和我讲拳时,都善于通过维妙维肖、形象生动的比喻讲明难以理解的道理和功法,使人豁然开朗。受恩师启发,我也摸索了一些以物象喻拳理的练功方法,并常与拳友交流探讨,提高了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练拳时为能更好地放松,意想自己像皮影戏里的人物那样,头部及手、膝等部位似有线向上牵引,各关节部位如悬于空中,毫不着力,肢体随线提放而动,其自身却只是许下松沉,这样很快便能掌握放松的要领;再如,为领会提顶吊裆、节节松开,还可将自己想像成一条极柔软的丝巾,头顶上提,如手提丝巾顶端使其直垂不塌,胯部如丝巾下垂,中间腰椎节节放松拉开,如丝巾之柔软灵活。这样,虚领顶劲、节节松开、腰部灵活、尾闾中正,松胯敛臀等多种要领则能同时体会到。

又如,拳论云:“命意源头在腰隙。”“刻刻留心在腰间。”练太极拳,腰部是上虚下实中间活的关键,而许多人没有腰部松活灵动的基础而片面追求“一身备五弓”,致使腰部僵硬,这也是“双重”的病根。

如何使腰部松活?可想像腰部就像上下分开的两部分,命门以上部分想像成一个尖头冲下的圆锥体,命门以下部分想像成一个平面,上部圆锥顶尖置子下部平面上,腰部转动时仅仅圆锥顶尖的点与平面接触,这样腰部的感觉轻灵至极。

还有,练拳时可假想自己是一个全身透空,富有弹性的气囊或胶皮人,随着一股气流变化,充气时膨胀,缓气时收缩,与拳势动作之开合收放协调一致。如此,可感受掤劲之内涵,并同时体悟“气宜鼓荡”、“周身一家”、“八面支撑”、“―动无有不动”、“身备五弓”、“劲贯四梢”、“内二合”等要领,妙不可言。在取法物理这一方面,有着无限广阔的拓展空间,尤其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理论成果不断涌现。

太极拳是一座永远攀不到顶的山,一条永远流不尽的河,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用自己的灵慧之心“默识揣摩”其间,如“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一般,从中悟出更多的妙理,解开更多的难题。

PS:本平台收录的各武术前辈及武友的言论,只为个人学习,因个别图文资料来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见谅。尊重原创作者版权,期望各友留言点评告知。温馨提示:网络文章要结合自身的体征,是否适合自己,要辩证地看,不盲从。祝各位武运昌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