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 写写写不能停
近年来,每天只要喘气,我就更新,连续三年日均写一千八百字。这算奇迹呢还是在制造文字垃圾呢?我也说不好。
张爱玲说她偶尔一天抄写一万字,特别有成就感,那时纯粹是手写。
我打字快到什么程度呢?和朋友喝酒回来,还有一个多小时到十二点,我会在十二点前写一千八百字发出去,构思打字一气呵成,虽然免不了有错别字。
有人劝我,别日更,物以稀为贵,写多了就不值钱了。
听人劝,吃饱饭。于是百无聊赖手脚无处安放一整天,夜里十点多还睡不着,更新一篇,得,灵丹妙药有了,倒头便睡,香死了。
我仿佛穿上了红舞鞋,根本停不下来。也就是说,写作已经成了和呼吸一样的活着的必须,成了一种生存方式。写得不好就不好吧,我也没办法。
我可以没有荣誉地位,可以没有漂亮的新衣服,可以没有美容整形保持的年轻态,可以没有任何关注度,可以没有任何娱乐,但我不能没有书写。
而且,在写的过程中,我会把自己根本无从预料的一切寻找到。小说、诗歌、散文、散文诗、影视评论,各种文体间的无缝切换,简直是我自己也不能控制的。它们源源不断地从我的手指间流淌出来,即使粗劣错讹,但也是平庸愚笨的我的传奇。
有人劝我在一个题材里面深耕,别到处挖坑。
听人劝,吃饱饭。我准备在“养老观察”、“历史今读”、“人间百态”“天真之诗”“书海泛舟”里选一个独生子,可是它们每一个都像待哺婴孩,等着我喂养。而我左手清新,右手沉郁,最终在切换时乐在其中,浑然不觉。
♛ 贰 汲取养分不能停
虽然忘性大,但我还是努力在阅读中汲取养分。我读过张爱玲、周晓枫、严歌苓、祝勇几乎所有的文字。
比如周晓枫,只有她在山东大学读书时发表在校报上的《掌心里的树》一篇,因实在无法找到而没读过。
比如《资治通鉴》,边读边做笔记,“历史今读”系列有十万字。
从八岁读金敬迈的《欧阳海之歌》到高一读《安娜.卡列尼娜》,被文学喂养的我,阅读固然存在偏狭之处,但胜在一直到中年都没离开书本。
高三大考压境,也没耽误我读琼瑶、三毛、席慕蓉和王朔。那时候没得选,逮到什么读什么,流行什么读什么。
昨天,琼瑶以八十六岁高龄选择翩然归去,完成了她浪漫从容的告别。我想起在宿舍打着手电看《庭院深深》和《菟丝花》时流泪的深夜和黎明。
大一开始读张爱玲,被小说的另一种别致样态深深震动。
我没有刻意模仿过张爱玲,但有人会说,哪个语气、哪个修辞很张爱玲。也许只是因为熟读的缘故吧。
老子就要做自己,是我最近得到的鼓励,它治愈了我的羞耻感,使我变得自信或者说膨胀起来。使我更加明白,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得到的营养,不是照抄照搬,而是一种内化,一种催化。
♛ 叁 张爱玲如何看琼瑶
张爱玲和琼瑶都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绕不过去的作家。说起来,张爱玲和琼瑶曾在大陆和台湾畅销书排行榜上并驾齐驱。当然,今天的书店里,张爱玲还在,琼瑶却不多见了。
1968年6月,张爱玲曾在给宋淇和邝文美的信中说:“《半生缘》也无以为继,我写一部琼瑶可以写一百部。”
她的意思有两个,一个是自己精雕细刻密度大,琼瑶行云流水密度小。另一个是琼瑶虽写得快,但并非精品。
1975年10月,张爱玲又在信中回复宋淇关于请平鑫涛加稿费一事:“加稿费也许平鑫涛要顾虑到琼瑶——他的staple。”第二年,她又补充说:“我上次跟Stephen(宋淇)说担心琼瑶不高兴,也不是说她在乎那点稿费,是面子问题。”
张爱玲对琼瑶的风格一目了然。琼瑶的言情小说,主人公深情、专一、缠绵、幼稚,无一例外都坚持爱情至上,仿佛人生除了谈情说爱没别的。她刚好和张爱玲笔下的冷静、清醒、老辣、幻灭形成鲜明对照。
1981年10月张爱玲在信中说:“我居然跻身于琼瑶三毛高阳之间,真‘悬’得汗毛凛凛,随时给刷下来。”
这只是表面的谦虚。她其实并不以与琼瑶三毛高阳并列为荣,自我认知更高。
1982年6月,张爱玲还评价说:“琼瑶平鑫涛真是一对奇人,两人是a whole industry(一个完整的行业),真可佩服。我觉得琼瑶的好处在深得上一代的英文畅销小说的神髓,而合中国国情。我总是一面看一面不由自主自动的译成英文:‘我打赌你……谢上帝!’前两年还有男子脱帽为礼,气极了就shake(摇动)女孩子——绅士唯一可以对女人动武的方式。我倒觉得三毛写的是她自己的,琼瑶总像是改编——当然并不是。”
琼瑶可谓一代言情宗师,无论如何评价,其地位都不可撼动。奇怪的是,读过张爱玲后,竟完全看不进去琼瑶了。我也在图书馆借了琼瑶后来的小说,但只是用几分钟翻翻就还回去了。大约琼瑶只属于青年人吧,而张爱玲,可以属于任何年龄段。
而且,琼瑶可以模仿,张爱玲则几乎不能。我想自己只是得到了张爱玲某些营养,但也许并不能自如地运用于自己的写作,所以应当没有影响的焦虑。
《小团圆》是我在失母后三年多时间里的宝书,每天捧着它入睡。我也由此学会了她的不自恋,学会了对自己也笔下不留情。
这世上有很多杰出的作家,每年诺贝尔文学奖都不曾空缺,甚至越来越多的获奖者我们都记不住他们的名字。
这世上也一定有很多像我这样平庸无名的写作者,每天生产着不被看见的文字,却孜孜以求耕耘不止。只能感恩时代允许这样的我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