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湛,字处道,是三国时期曹魏时期的名将王昶之子。他自幼便有沉稳的性格,身高七尺八寸,额头宽广,鼻梁高挺,言语不多,给人一种深思熟虑的感觉。他的性格朴实无华,沉静和顺,不喜欢张扬,因此他的才华并不为人所知,甚至被亲戚朋友视为痴呆儿。然而,他的父亲王昶却深知他的才华,对他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王湛在父亲去世后,选择隐居在父亲墓旁,与世隔绝,不与外界交往。他的哥哥王浑的儿子王济偶尔会去看望他,询问他的近况。每当这时,王湛的回答总是言辞得体,见解独到,让王济对他产生了深深的敬意,态度也变得严肃恭谨。
有一次,王济准备离去,王湛送他到门口。王济带来了一匹烈马,非常难以驾驭,他让王湛试试。王湛骑上那匹马,姿势优美,行动自如,仿佛与马融为一体。王济见此,对王湛的才华赞叹不已,他意识到,王湛的才华不仅仅体现在言辞上,他的骑术也堪称一绝。
晋武帝司马炎每次见到王济,都喜欢以王湛为话题来开玩笑,他常常问王济:“你家的那个傻叔叔死了没有?”王济深知王湛的真正才能,总是回答说:“臣叔不痴。”晋武帝听后好奇地问:“那他能和谁相比?”王济自信地回答:“山涛以下,魏舒以上。”山涛和魏舒都是当时以才智著称的人物,王济这样的回答实际上是在赞扬王湛的才智不亚于这两位名士。
晋武帝对王济的回答感到惊讶,他开始对王湛产生了兴趣,想要亲自见识一下王湛的才智。于是,他下令召见王湛。王湛在晋武帝面前展现了他的才学,武帝对他大为赞赏,王湛的名声也因此而传扬开来。
王湛的才华最终得到了皇帝的认可,他的故事成为了朝野上下谈论的焦点,人们开始重新评价这位曾经被视为痴呆的人。王湛的沉静,以及他对待生活的态度,都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
王湛被任命为尚书郎,负责处理文书和机要事务的官职。王湛在处理公务时,虽然表面上看似不拘小节,有所遗漏,但实际上他能够抓住事务的关键要点,处理机要问题时总能做到精准无误。因此,他在台阁中逐渐得到了同僚们的尊重。
王湛在仕途上不断升迁,历任多个职务,包括秦王文学、太子洗马、尚书郎、太子中庶子等,这些职位都要求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后来,王湛又被任命为汝南内史,这是一个地方行政长官的职位,负责管理汝南地区的政务。
王湛在官场上勤勉尽责,以其品德赢得了同僚和百姓的尊敬。他在元康五年(295年)去世,享年四十七岁。王湛的一生,虽然曾经被误解,但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最终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