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之谦节录北史四条屏已形成独有的北碑风格行书

同蒲连平遥 2024-11-24 09:10:59

赵之谦《节录北史四条屏》为纸本行书,高近三尺七,每条宽近九寸,属君匋艺术馆藏。书写文字,一、“景仁为儿(童)时,在洛京,曾诣国学摹石经。许子华遇之学中,执景仁手曰,张郎风骨,必当通贵。”二、“(刘昼)举秀才,策不第,乃恨不学属文,方复缉缀辞藻。言甚古拙(掘),制一首赋,以六合为名。”三、“乃诣平原唐迁,(居)于蚕舍,读孝经、论语、毛诗、尚书、三礼。不出门院,凡经六年。徐遵明传”四、“妥考定钟律表,颛顼作六茎,帝诰(喾)作五英,虑戏(伏羲)减瑟,文王足琴。云樵二兄属书,撝叔赵之谦。丙寅三月”

蠺,古同蚕。

此四条屏节录、摘记于《北史》儒林传,分别为北齐书法家张景仁,北齐时期思想家刘昼,北魏大儒、经学家徐遵明,北周时期擅长音律的何妥事迹摘要。对照原文括号中为添加或遗漏字,第三条“徐遵明传”为加注。第四条为零星摘录。《北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是汇合并删节《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编成的纪传体史书。

第一条大意,张景仁儿童时,在洛京古都,曾经深入了解国学并临摹石经。徐子华在学校遇到他,拉着他的手说:“张郎的风骨,定当通达高贵”。第二条大意,刘昼科举秀才时,因问策没有及第,就愤然不学规定的文章,不厌其烦搜集辞藻,出言十分古拙。所作第一篇赋文,以《六合》为名。第三条大意,就去拜见平原的唐迁,住在蚕舍中,读《孝经》、《论语》、《毛诗》、《尚书》、《三礼》,不出院门,共用六年时间。第四条大意,何妥考证确定钟律表,颛顼作古乐《六茎》,帝喾作古乐《五英》,伏羲减弦改进了瑟,文王丰富了琴谱。

此作为赵之谦三十八岁时笔迹,其时正值研习北碑渐入佳境,以《艺舟双楫》为书论指导,以郑道昭的诸刻石为摹本,书体由颜体转为北魏书风,笔法自如,融汇为独有行书特点,形成韵律一致、气息贯通的朴茂古拙艺术效果。

2024年11月23日星期六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