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有条新闻,一位父亲将4岁的女儿独自留在沙滩上,等回来时孩子已经走丢。
通过监控和网友提供的现场视频可看到,这个女孩在原地等候了约十分钟,后一个人朝水边走去,摔倒后消失在了海浪里。
目前警方仍在搜寻,但未发现踪迹。
来源|微博@警民直通车-浦东
可诡异的是,网上竟出现了一个让人膈应的词条。
#爸爸带娃主打潦草#
没事吧??
这么严重的事故居然也要套上梗来玩?
在此之前,这个词条来自很盛行的“爸爸带娃”式段子。
哪怕没见过,相信你也不难理解这个梗的内容:无非是戏谑男性养娃的随意随便。
但到这种时刻,这个玩笑彻底让我笑不出来了:
不负责任不做人,并不是笑话。
小到做家务,大到带娃。
男性干不好这些本职(就是本职,没问题吧?),向来是被咱默认,至多打趣几句的。
类似的视频段子从不鲜见:
“爸爸带娃,活着就好”
“当没有危险时,爸爸就是最大的危险”
“父爱如山,实则是父爱如山崩地裂”
“爸爸带娃,有点父爱但不多”……
它们皆以父亲带娃的笨拙为笑点和看点,画风诙谐轻松。
观众爱看,也不难理解。
毕竟对母亲带娃的熟练有多熟悉,对父亲带娃的潦草就有多猎奇。
正如这些年爸爸带娃综艺的爆火,多少人是当喜剧看的。
但你可能没发现,其中有些所谓父亲硬核带娃,能有多不靠谱。
一边看手机,一边怼鼻孔喂奶:
来源|哔哩哔哩@街头霸王王二狗
要命式按头撸串:
来源|哔哩哔哩@街头霸王王二狗
锁喉式抱娃:
来源|哔哩哔哩@街头霸王王二狗
“抛物式”教游泳:
来源|哔哩哔哩@一筐功夫熊猫猪
美其名曰带娃,实则把孩子当玩具或作秀工具,再冠以“搞笑”之名。
就,挺不适的。
抛开罐头笑声,看到的只有这些父亲带娃时的漫不经心。
或许有人会看得开心吧。
我反正只有心惊肉跳。
来源|哔哩哔哩@阳仔爆笑菌
再想想,这些视频还在不断深化一种思维:爸爸敷衍,理所当然。
甭管孩子遭了什么迫害,大伙儿编个笑话,也就混过去了。
做家务也一样。
最近戴向宇和陈紫函夫妇参加综艺《家务优等生》。
“家务小白”戴向宇把家务干得一塌糊涂,窗帘乱挂、地还没干就铺地毯……却口口声声把“完美”挂嘴边,观察室嘉宾都不约而同发出意料之中的笑声。
只有跟他一起生活的陈紫函看得满头黑线,笑不出来。
妻子给出的也是最常见的应对方式:
因为深知丈夫的臭脾气,她要么是无奈地说“我自己来”,要么劝他“以后少做点家务”。
好笑吧?
可人们笑得越欢,就越是对男性失职的纵容和开脱。
带娃、做家务,从来并不是女性的专属责任,正如上野千鹤子所说,男性不参与家务和育儿,是因为坐享“男性既得利益”,若没有女性的声讨,他们不可能有自发性的改变。
很多人潜意识认为,男的本不用干这些,干不好更是自然,而女性往往因为不信任和不放心,宁愿自己承担。
丧偶式育儿里,很多爸爸便是拿捏住女性这种心理,索性把场面搅乱,再顺势把烂摊子推给母亲收拾。
长久以来,这套恶性循环已然成了常态,便具备了被娱乐化的条件。
这种低级娱乐,也自然成了男性脱责的一副免死金牌。
当然,不止娱乐化。
在日常上网时经常把我噎得一口气上不来的,还有另一套专门服务于失职爸爸的话术,是曰尬吹。
更直白解释,就是给缺德赋意义、给造孽上价值:
“爸爸带大的孩子更勇敢坚强”。
这算啥?甘露寺限定道德标准?
只要没死手里,都算积德行善?
“父爱如山”的刻板观念捆绑得久了,很多人都已经学会了习惯在臆想中替他们找补。
哪怕直接隐身,那人也必然在某个远处守护家园!
世间怎么可能有独美的妈妈和娃,你也不看这片天是谁在撑?
就好比总有人坚信,谷爱凌的背后肯定有一个特开明的爹。
若此人实在身份不详,那开明的也可能是姥爷呀。
相比母亲,父亲要给自己惹的祸找个理由,实在是太简单了。
秦昊在《妈妈是超人》中,给女儿搭围栏,不小心连砸了她两次头。
可被问到今后会不会更谨慎,他回答:不会,已经很谨慎了,还怎么谨慎,普通老百姓家孩子没那么娇气。
说辞倒是很接地气。
只是,可怜了小米粒的脑袋。
对比之下,伊能静这边呢。
节目里,她也因为照看不周,不小心把女儿摔了一跤,可她自责到偷偷自扇巴掌、忍不住痛哭一场。
后来有了心理阴影,带女儿到餐厅吃饭时,还特意在她周围做好全方位保护措施。
这时,弹幕是这个味道:
你会发现,期待越低,容忍度越高。
大众对父爱的标准,是不出事就合格。
父爱如山,是让娃儿连喘气都费劲的泰山压顶,光看着都让人害怕。
来源|哔哩哔哩@街头霸王王二狗
真不是危言耸听,弹幕都有人现身说法。
可依然有人找补:他可能是怕自己翻身压到宝宝。
年初还流传着一段爸爸暴力“哄娃”的视频,到这水平,直接可以用上虐待二字了。
来源|视频号@芒果都市
让人瞠目的是,评论区竟然还有人心存侥幸:
无论是从小歌颂的父爱滤镜也好,明星滤镜也罢,都是在美化这种失职。
可越是夸大,就越欲盖弥彰,越显讽刺。
社会对父亲和母亲的评判基准,从来不一样。
妈妈天生就是负责家事的,于是再三头六臂也是基操;爸爸有更高级的事业要干,因此这方面越糟糕,越代表他们能干大事。
还记得那位遭遇网暴坠亡的母亲吗?
她的孩子因车祸去世,网友却集体在攻击她丧子后太过“体面”,肯定不是真心难过。
之于双亲,有时不干人事也能收获鼓掌;又有时,你连不够狼狈崩溃都是罪过。
轻描淡写的娱乐化,更扼杀了一些父亲反思的可能,从而永远一副理所当然的坦然样子。
就像秦昊那句典中典的自辩,说出了不少爸爸的心声,但也承认和暴露了既得利益者的反思极限:
我的能力只能给孩子这么多爱
再多的,不是我不想做
是我的能力在这
这让我想起《爸爸当家》里,因“全职爸爸天花板”而被熟知的葛沛豪。
他的出现,被视为难以企及的天花板,却不被视为正常爸爸该履行的义务。
实际上他做的,也不过是为孩子多花点心思,照看时多留几个心眼。
这种自觉的责任心,并不是多难的事情,更不是妈妈的专属技能。
说白了,爸爸们不是做不到,而是在千百年来的既得利益面前,心安理得地封印自己的能力。
可笑的是,在默许和纵容父职缺失的同时,另一方面又强调父亲角色的不可或缺,把他们架空起来堆成一个象征无声荣誉的壳子。
年初,一34岁女子未婚备孕二胎的新闻,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本以为,如今尊重女性的多样选择已经达成普遍共识。
没想到,依然有不少人在破大防,开始担心孩子没有健全的父爱。
在他们看来,未婚生育的女性=自私。
没有父爱的孩子=宠物。
爸爸这一角色再次被凸显,父爱的价值再次被拔高。
可谁又能保证,每个孩子生下来就能拥有健全的父爱,而不是遭受“有却似无”的双重伤害呢?
当大家都在笑声中,对男性不会带娃做家务习以为常。
最后,父亲这一角色只会变得越来越模糊,在无数反面案例中比烂之后,他们又该做什么?
恐怕无人问津。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娱乐化”就是开玩笑,不需要这么严肃。
但事实上,娱乐化往往就是在把一件原本不合理的事情合理化、正当化。
通过把它淡化成一个无伤大雅的小玩笑,让人一笑置之,而对积弊已久的根源问题视而不见。
所以娱乐化父职和夫职的缺失,无疑是在加深“男性不会带娃做家务”的刻板印象,消解了一直以来不公的家庭分工结构这个话题的严肃性。
“爸爸带娃主打潦草”这副挡箭牌或许可以蒙蔽自己一时,但终究不是万能的。
要男性放下既得利益,踏入履行义务的阵地,的确是很难改变的一步。
但在悲剧发生之前,其实也只需要你踏出这一步。
男人带娃责任心还是有的,就是不够细心。
只是偶尔不够细心而已,但是很少会有文中那种离谱的,感觉文中那种都是博眼球的现眼包,不能拿来概括父亲带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