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从1931年开始,整整打了14年,终于在1945年画上了句号。这场大战造成了超过7000万军民的死亡。战后,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联合国在呼声中应运而生,而英法美中苏这五个在战争中做出巨大贡献的国家,凭实力、凭贡献坐上了五常席位,拥有了一票否决权。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其中两个常任理事国——英国和法国,竟然在战后有过合并的设想,甚至连新国家的名字都已经取好了,那就是“盎格鲁法兰西共和国”。如果成功,将诞生新的一个人口过亿,比肩美苏的超级大国。
英国和法国,在历史上可是出了名的“冤家”。几百年来,双方就爆发过多次冲突,大规模战争更不少见。最著名的就是那场持续了百余年的英法百年战争。这场战争的背后,其实是双方对经济利益的争夺,尤其是羊毛贸易的争夺。
到了1853年,为了争夺克里米亚半岛,为了对付俄罗斯帝国,遏制俄方势力。英法放下仇恨,联手作战,最终获胜,签订了《巴黎和约》。初期合作就尝到甜头的英法,为了掠夺更多的资源,扩张势力,于是将目光瞄准了全世界。
比如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双方将殖民地扩张全球,特别是英国,被称日不落帝国,世界三分之二都是其控制的殖民地。而法国不仅在东南亚大肆掠夺,在欧洲也被称为陆上霸主。这种合作关系在二战中达到了顶峰,两国并肩作战,共同抵抗法西斯势力。
二战后,英法都成为五常之一,在1956年9月10日,法国总理居伊·摩勒在访问英国时,突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两国合并,成立一个新的国家。
这个设想虽然大胆,但并非空穴来风。法国在二战后面临国内外困境。当时,法国经济亟待恢复,重建需要很大费用,海外殖民地纷纷要求独立,国际地位也受到了挑战。因此,慌乱之下,法国希望通过与英国的合并,来增强自身的实力和影响力。
而英国作为近代以来的强国,一个具有深厚外交传统的国家,对法国的野心和意图有着清晰的认识。他们明白,合并后的法国很可能会逐步蚕食英国的影响力,甚至将其同化。
再说了,如果合并了,英国还要将自己的资源、财力分配给法国。因为当时的情况,英国明显比法国好一些,毕竟身后有美国大力支持。因此,英国坚决拒绝了法国的合并提议。
尽管法国方面诚意满满,甚至愿意接受英国女王为国家的元首,还将英国名字放在前面。但还是遭到了英国的明确拒绝。
英国认为,自己与法国在文化、历史和政治制度上都存在显著的差异,合并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同月28号,英国首相罗伯特访问法国时,又提了一次,最终还是没能打动英国的心。而合并的设想,也就此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一段插曲。
这段历史插曲虽然未被实现,但它却反映了当时国际形势的复杂性、多变性以及各种利益纠葛。如今,英国和法国依然是五常成员,各自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