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如果你还在批判玛蒂尔德爱慕虚荣,说明你还年轻!

圣女生活 2024-09-25 06:02:08

文/梨江水

莫泊桑,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不但与俄国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还是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的得意徒弟。而在他短短的43年生命里,除创作六部长篇小说和三部游记之外,他还创作出三百五十九篇中短篇小说。因为这,他成为了法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创作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而且还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莫泊桑的代表作品有很多,可人们最熟悉的要数《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和《项链》了。而相比于《羊脂球》里九个“上等人”的自私负义,还有《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那巴结和嫌弃的丑恶嘴脸,让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项链》里的那个贫穷却又爱慕虚荣的玛蒂尔德了。

玛蒂尔德是一位漂亮的女子,每天都梦想过上豪华富贵的生活。可奈何她地位低下,嫁了一个普通的小教员,只能对那种上流富豪的生活不停地幻想憧憬。

一天,丈夫为她弄来一张盛大晚会的邀请函,爱慕虚荣的玛蒂尔德怎能放弃这绝佳的好机会?她不但花掉丈夫节省攒存的400法郎置办衣服,还不惜尊严去向朋友借一条钻石项链。

可不料,在回家途中项链不慎丢失,她不得不借钱买一条新的一模一样的项链归还朋友。从此为偿还债务,她节衣缩食省吃俭用,用十年她最在乎的青春美丽将债务还清,可最后却得知她弄丢的那条钻石项链是假的。

讲真,第一次读《项链》时,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样的女人活该落到如此下场,没钱没势,还竟想那些与自己实际不相符的事。

可近几天闲暇时再翻书中细节突然发现,我可能是冤枉了玛蒂尔德,更误会了莫泊桑写《项链》的初衷。

说得直白点就是,玛蒂尔德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一无是处,她虽有被人诟病的一面,但也有让人怜悯自省的品质。

而莫泊桑写这篇小说并没想着走极端,要么将丢项链之前的玛蒂尔德贬低到地下,或将之后的玛蒂尔德捧到天上,他只是想借着项链这件事这个意向,去表达他内心深处的悲观主义思想,让人们在整件事情中去感受并认识人性的冷暖,以及发现人性之中常被忽略的美。下面我将从这些方面对小说进行分析。

一、大资产阶级当权,小人物尽显悲观

在小说的开头,莫泊桑就描写了玛蒂尔德有多么美丽动人,像她这样的女人就该享受生活中的一切精美和华贵。

可在此时,莫泊桑不得不将她的身世公之于众。其实她只是一个生在小职员家庭的普通女人,没有陪嫁的资产,没有希望,没有任何方法使得一个既有钱又有地位的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到末了,她只能将就着和教育部的一个小科员结了婚。

房屋寒碜,墙壁粗糙,家具陈旧,衣料庸俗,这些都是玛蒂尔德每天必须要面对的事情,也是让她非常难过和痛苦的事情。

然而,即便生活如此穷酸,那也并没有阻挡玛蒂尔德对富贵生活的幻想。

当她看到那个替她照料琐碎家务的小女佣时,她便想着在那些静悄悄的接待室里,她是如何蒙着东方的帷幕,如何点着青铜的高脚灯檠,如何派着两个身穿短裤子的高个儿侍应生听候指使,而那热烘烘的空气暖炉使得两个侍应生都在大型的圈椅上打盹。

当她看到室内摆设时,她又梦想那些披着古代壁衣的大客厅,那些摆着无从估价的瓷瓶的精美家具;她梦想那些精致而且芬芳的小客厅,自己到了午后五点光景,就可以和亲切的男朋友在那儿闲谈,和那些被妇女界羡慕的,并且渴望一顾的知名男子在那儿闲谈。

可幻想始终是幻想,再美好的梦终究要醒来面对现实。

而恰在此时,一直想着妻子梦想的丈夫,不知从哪费力弄来一张请帖,他得意扬扬地把请帖递给妻子,“瞧吧,这儿有点儿东西是专门为了你的。”

满怀期待的玛蒂尔德赶忙拆开了信封,从里面抽了一张能见到政界全部人物的晚会请帖。

本以为看了请帖的玛蒂尔德会欢呼雀跃,会高兴得不能自已,可她却一反常态地伤心和生气,并把请帖扔到桌上,冷冰冰地说:“你叫我拿着这东西怎么办?”

看到如此反应的妻子,丈夫有点委屈,而玛蒂尔德更是用一种暴怒的眼光瞧着他,不耐烦地高声说:“你叫我身上穿着什么到那儿去?”

连续两个“你叫我……”让我对玛蒂尔德突然改观,觉得她真让人心疼。而如果说这是让我对她看法改变的开始,那么之后的玛蒂尔德却彻底让我对她由诅咒变怜悯。

当玛蒂尔德说完那句话之后,两大滴眼泪便慢慢地从她的眼角向着口角流下来。之后,她更是用一种坚强的忍耐心镇住了自己的痛苦,她一面擦着自己那副润湿了的脸蛋儿,一面用一道宁静的声音对丈夫说:“没有什么。不过我没有衣裳,所以我不能够去赴这个晚会。你倘若有一个同事,他的妻子能够比我打扮得好些,你就把这份请帖送给他。”

此时此刻,我突然感觉玛蒂尔德是那么的无奈,她爱慕虚荣,她贪享富贵,她做梦都想能够与有钱有地位的人结识,可是在丈夫为她争取到了这样的机会时,她又因为强大的自尊害怕自己献丑,而决绝地拱手相让。人们说她虚荣羡富,可那只是莫泊桑让人们很容易看到的一面,其实她内心更是一个自尊自爱甚至自知的一面。

到这,我仿佛也隐约感觉到莫泊桑写这部小说的初衷,就是利用没钱没权的小人物的生活现象,以及他们对上流社会生活的乞望,去映射当时的社会状态。即大资产阶级当权,上层统治腐化,资产阶级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和惟利是图的道德观念影响到整个社会,使得追求享乐追求虚荣,成为一种恶劣的社会风气。

而这种社会风气不仅弥漫于上流社会,在无权无势的小资产阶级里也同样盛行。可不幸的是,大多数的小人物因经济实力有限,无法保证在社会中的稳定地位,导致他们越想摆脱困境就越摆脱不了,最后只能在资本主义竞争的大潮里落入更悲惨的境地。其实说白了,就是无力回天。

这大概也是莫泊桑在此突然转变笔锋,让玛蒂尔德放弃那来之不易的机会的原因吧!

莫泊桑在揭露上层统治者及其毒化下的社会风气同时,对不能控制自己命运的悲观小人物也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这也正是莫泊桑悲观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

而此时的我,不管怎样,对这样虚荣、自尊却又悲观不已的玛蒂尔德,是真的恨不起来。毕竟,我们当中有多少人都像玛蒂尔德一样,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过上富足宽裕的生活,梦想自己也能像偶像剧里女主角一样,被高富帅的男生簇拥。谁又敢保证自己不想活得光彩亮丽呢?

二、改变悲观命运的不是幻想和乞望,而是人性的温暖不弃和生生不灭的希望与力量

看到如此变化的玛蒂尔德,不但使读者猝不及防,就连她的丈夫也是连吃惊带害怕地问:“你有点怎样?你有点怎样?”

然而疼她爱她的丈夫,终究没能听从玛蒂尔德的嘱托将请帖拱手让给别人,而是硬着头皮应承下妻子接下来的请求,那就是将自己省吃俭用攒下来,本来打算买心爱的鱼竿的400法郎,用于置办妻子去参加晚会的礼服。只要妻子的愿望能实现。

可礼服置办好了,点缀自己的饰品却没有一件像样的。就在关键时刻,还是丈夫为玛蒂尔德解决了燃眉之急,那就是跟朋友借。而过程也如大家印象中保留的那样,玛蒂尔德打开朋友的饰品盒,眼花缭乱的挑来挑去,最后她挑了一条将华丽和富贵集于一体的金刚钻镶成的项链戴在身上。

之后在参加晚会时,那场景也如玛蒂尔德日思夜想的那样,她比一般女宾都要漂亮,时髦,迷人,她不断地微笑,并且乐得发狂。男宾都望着她出神,想法探听她的名字,并设法使人把自己引到她跟前作介绍。

她用陶醉的姿态舞着,用兴奋的动作跳着,她沉醉在欢乐里,她满意于自己容貌的胜利,满意于自己成绩的光荣,满意于那一切阿谀赞叹,和那场使得女性认为异常完备而且甜美的凯歌,她被一种幸福的祥云包围着。

而这所有一切不是靠玛蒂尔德的幻想和乞望就能得到的,而是靠丈夫在牺牲自己爱好和乐趣的前提下换来的。换句话说,成全玛蒂尔德愿望的不是日思夜想的奢望,而是丈夫实实在在充满爱的行动。

此时,玛蒂尔德多么想生活被永远定格在这一刻,但莫泊桑偏不。

晚会结束了,尽情享受了一夜欢娱的玛蒂尔德还意犹未尽,可始终陪伴她的丈夫却早已疲乏至极,直到散场,大家都纷纷走出晚会开着私家车准备回家。

这时,玛蒂尔德的丈夫怕她挨冻受凉,将妻子平时都穿的上衣披在了她的肩上,并对她说:“等着吧!你到外面会受寒。我去找一辆出租的街车来吧!”

可爱慕虚荣的玛蒂尔德怎能让自己在众贵妇面前露丑,将好不容易攒起来的贵妇形象亲手毁灭?为了不引起贵妇们的注意,她不理会丈夫的话语,匆匆忙忙下了台阶儿,去到街上寻找马车。

然而命运的转折点不偏不倚就在这时来个大转弯,玛蒂尔德从朋友那借的项链就在这时弄丢了。

说是报应吧!不太仁义,说不是报应吧!还不太符合情理。

而得知项链被弄丢了的时候,惊慌失措的不仅是玛蒂尔德,还有那个一直都支持和包容她的丈夫。

都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可这次,丈夫的行为真是颠覆了我这个读者的认知,他没有指责妻子,更没有说难听的话,从得知项链丢失到寻找项链毫无音讯,他不是独自沿着回家线路去寻找,就是到警察总厅和各报馆里去悬赏格,又或是访问各处出租小马车的公司,总而言之,凡是有一线希望的地方这个丈夫都走了一个遍。

很多读者都说这是大祸,是倒霉催的,我很赞成,因为一串钻石项链,的的确确会让这个无权无钱的小资产阶级家庭破产甚至沦为乞丐。可不赞成的是,这大祸从另一方面看就是大福。

首先,在得知妻子把项链弄丢的时候,丈夫的不埋怨不指责与自主寻找让人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而在前文也提到过丈夫为了满足妻子的愿望不惜一切代价去帮助她完成,这更让人从中获得爱能够帮助梦想成真的力量。

其次,当把城市翻了个遍都没有找到项链的踪影时,丈夫迅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他给玛蒂尔德的朋友写信说项链坏了,其实是缓兵之计。

然后去各家珠宝店去寻找同一款项链询问价格,在知道价格是36000法郎后,他没有逃避不归还,更是连嗝儿都没打一下,果断把父亲留给自己的18000法郎拿出来,再去其他各处与那些盘剥重利的高利贷放款人签了各种借据,订了各种破产性的契约,最后将那些足可以压倒他后半辈子钱放在了柜台上,取走了货真价实的钻石项链。

都说与人交往,要看最低处,处事如此,婚姻如是。而这样的丈夫在现实生活中这真的很少能找到。

这还不算,之后的每一天,除了工作一天,傍晚的时候还要替一个商人誊清账目,时常到了深夜,他还得抄录那种5个铜元一面的书。而妻子玛蒂尔德也打定了主意,准备偿还那笔骇人债务。

她辞退了女佣;搬了家;租了某处屋顶底下的一间阁楼下。她开始做种种家务上的粗硬工作了,厨房里可厌的日常任务了。她洗濯杯盘碗碟,在罐子锅子的油垢底子上磨坏了那些玫瑰色的手指头。内衣和抹布都由她亲自用肥皂洗濯再晾到绳子上;每天早起,她搬运垃圾下楼,再把水提到楼上,每逢走完一层楼,就得坐在楼梯上喘口气。并且穿着得像是一个平民妇人了,她挽着篮子走到蔬菜店里、杂货店里和肉店里去讲价钱,去挨骂,极力一个铜元一个铜元地去防护她那点儿可怜的零钱。

就这样,他俩用十年的节衣缩食和勤艰苦作将那巨额债务都一一还清。

在这场灾难性的祸患中,尽管巨额债务让他们的容颜变老,让他们变成了货真价实的穷苦人民,但是因为内心那生生不灭的希望和力量,让他们十年如一日的去坚持和劳作,在这期间他们获得的不仅是磨炼,更是积攒了不为人知的财富。

到这,也许有人还会说,折腾来折腾去,最后不还是一个下层人?不还是一样改变不了命运?

不,到现在,我可以认真的说,尽管现在的玛蒂尔德是一个挽着头发,歪歪地系着裙子,露着一双发红的手,高声说话,大盆水洗地板的粗糙妇人,但她骨子里早已是一个有着敢于挑战生活的勇气,有着坚韧不屈的性格,有着吃苦耐劳的精神,有着生生不灭的希望和力量,与强大自信心的富人了。

而这不管是在以前,现在,还是未来,都是改变命运,获得事业和人生成功的必备要素。

如果没有这些,那些连同高利贷者的利钱以及由利上加利滚成的惊人数目的金钱,他们就算抵上身家性命也无从还起,甚至在一开始,他们就已经向不能自控的悲观命运缴械投降了。

要不要去和她攀谈?对的,当然。并且自己现在已经还清了。“我从前还给你的是另外一串完全相同的。到现在,我们花了10年工夫才付清它的代价。像我们什么也没有的人,你明白这件事是不容易的……现在算是还清了账,我是结结实实满意的了。”“你可是说从前买了一串金刚钻项链来赔偿我的那一串?”“对呀,你从前简直没有看出来,是吗?那两串东西原是完全相同的。”说完,她用一阵自负而又天真的快乐神气微笑了。

所以说,能够改变悲观命运的不是整天怨天尤人,更不是日夜不停的幻想和乞望,而是身边最亲爱的人的温暖不弃,和内心永不停歇的希望与力量。悲催的祸患是命运的转折点,但它也是走向光明走向希望的开始。战胜黎明前的黑暗,迎来的就是胜利的曙光。

结语:

到此,小说《项链》看似讲的是一个女人因为虚荣心爆棚,而惹上苦果过上悲哀生活的事,告诉人们不要爱慕虚荣。但实际上,作者是想借此把那个时代的小人物身上的那种,不能控制命运悲观的状态记录下来,让读者从中感受那个时代人们身上的无奈,自尊,以及感受人性之中被人们赞成和推崇的闪光点。

玛蒂尔德是不幸的,她的不幸在于她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白白的增加烦恼。

就像路遥的《人生》里说的:生活总是对那些不确定和坚定自己生活原则人的无情,总会给他们出他们不愿意面对的难题。

可同时她又是幸运的。幸运的是,她不但拥有一个爱他护她又对她不离不弃的丈夫,还在她与丈夫共患难阶段,艰苦的劳动和残酷的现实,彻底把那个不切实际爱幻想的玛蒂尔德,给切切实实的拉回地面,出现现在新生的充满自信和希望的玛蒂尔德。尽管生活还是如此懊糟,但这又怎能说不是一种幸运?

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