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重量,有时候可以成为一个人最沉重的负担。
2014年,广州一所医院接到了一通特殊的求救电话,电话那头,一个稚嫩的声音带着哭腔恳求到,“姐姐,救救我吧,我不想胖死。”
这个声音的主人是14岁的徐周磊,一个体重超过300斤的少年。
他的生活被肥胖所困,连最基本的行走和睡眠都成了难题。
而真正让他感到恐惧的,是"中国首胖"孙亮因肥胖去世的消息。
死亡的阴影笼罩着他,促使他寻求帮助。
但命运似乎早已为他写好了剧本。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挣扎和努力后,徐周磊最终还是没能逃脱悲剧的结局。
他的生命,在21岁那年戛然而止。
01徐周磊降生时,体重与常人无异,他的到来让父母很高兴,满怀希望地迎接这个新生命。
可在他三岁的时候,他的体重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一开始父母并没有太在意,以为这可能就是孩子正常发育的阶段,可父母带他去做体检的时候,发现只有三岁的儿子,体重经已经达到了七十多斤,远超同龄孩子的正常范围。
随着时间过去,在他六岁的时候,他的体重已经突破120斤大关。这个年纪的孩子本应该活蹦乱跳,可他却因为过重的身体而行动困难,甚至连简单的跑步都让他气喘吁吁。
十岁那年,他已经二百多斤了,这个数字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和担忧。他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走路时两腿内侧因摩擦而破皮流血,上学成了一种煎熬。
面对儿子的困境,父母果断采取行动。他们鼓励他参与体育锻炼,希望能扭转局面。可每当父母不在的时候,他就会控制不住自己,自己躲起来偷偷地吃东西。
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减肥计划收效甚微。无奈之下,父母决定送他去专业的减肥中心。在那里,他接受了为期六个月的严格训练。一开始的时候,他并不适应这种生活方式。
在工作人员的悉心指导和鼓励下,他逐渐适应了高强度训练。经过半年的坚持不懈,他的体重已经降到了136斤,全家人都为此欢欣鼓舞,以为终于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可喜悦是短暂的,回到家后,没有了严格的监管,他很快就放纵了自己,他的体重不仅迅速反弹,甚至超过了之前的最高点,达到了惊人的300斤。
022014年,一则消息传开,600斤胖的孙亮,过度肥胖,不敌病魔,遗憾辞世。这个消息让他意识到,自己可能正在走向相同的命运。恐惧驱使他下定决心,必须彻底改变现状。
在家人的支持下,他来到了广州的一家医院寻求帮助,医院迅速召开会议,决定为他实施减重手术。
可手术有严格的体重限制,他的体重完全不达标。在医护团队的精心照顾和指导下,他开始了艰辛而漫长的减重之旅。
他每天坚持运动,控制饮食,终于将体重降到了二百多斤,眼看手术在即,所有人都松了口气,可就在手术前夜,意外发生了。
第二天早上,医生例行称重时惊讶地发现,他的体重竟然一夜之间增加了近十斤。在反复追问下,他才羞愧的承认,他半夜偷偷吃掉了18桶泡面。这一举动不仅推迟了手术,更让医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为了查明他难以控制饮食的原因,医院为他安排了全面的基因检查。结果显示,他患有一种罕见的“小胖威利综合征”。
在确诊后,医院为他制定了一套综合治疗方案。2015年,他迎来了他的第一次减重手术,手术过程顺利,医生为他切除了部分胃部,以减少食物摄入量。
手术后的恢复期,他也遵守医嘱,而这些努力很见到了很好的成效。短短几个月内,他的体重成功减了一百多斤。这个成果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他也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
但好景不长,他又开始控制不住自己的饮食,尽管胃部容量减小,但他仍然无法抵抗食物的诱惑,经常偷偷进食高热量食品。结果,他的体重又开始缓慢上升。
2017年,为了遏制体重反弹的趋势,医院决定为他进行第二次手术,医生采用了胃旁路手术的方法,希望能从根本上解决他的肥胖问题。
再次手术成功,他的体重显著减轻。可命运好像总是跟他作对,就在他努力适应新的生活方式时,他的父亲突发中风,生活不能自理。
作为家中独子,他不得不承担起照顾父亲的重任。巨大的压力和悲伤让他再次将注意力转向了食物,寻求心理慰藉。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的体重开始失控。
他放弃了运动,放纵自己大吃大喝。短短一年时间,他的体重就飙升到了400斤。医生对他的状况也非常担忧,他们建议进行第三次手术,可经过评估后发现,他的身体状况已经无法承担一次大型手术的风险,他的身体器官都因为长期肥胖收到了损害。
没有了手术这个选项,他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
他的血压和血糖持续升高,呼吸困难加剧,甚至出现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医生们尽力通过药物和其他治疗方法来控制他的症状,但收效甚微。
2021年,年仅21岁的徐周磊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不幸离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全身毛孔不断渗出液体,这是极度肥胖患者常见的症状。如此年轻的生命戛然而止,令人扼腕叹息。
03小胖威利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疾病,发病率非常低。
对于这样的罕见疾病,提高社会认知度至关重要。我们呼吁更多人关注自身健康,定期体检,对异常体重增长保持警惕。同时,医疗机构应加强对罕见疾病的筛查和诊断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及时、更精准的帮助。我们还需要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关注和支持。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