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画家常玉:痴迷女人裸体,拒绝回国任教,死后一幅画卖3亿!

星灿啊 2024-11-05 03:10:44

三亿港币。

一个足以让无数人趋之若鹜的天价,却与画作的创作者——常玉,此生无缘。

生前潦倒落魄,身后名扬天下,这巨大的反差,让人唏嘘,也引发深思:艺术的价值究竟该如何衡量?

是市场的一时喧嚣,还是时间沉淀后的真金?

常玉的一生,恰似一出悲喜剧,在艺术与现实的碰撞中,奏响了一曲孤独的旋律。

常玉的艺术之路

常玉,这个名字对于许多人来说或许略显陌生,却在艺术史的长河中激起阵阵涟漪。

他不是艺术家庭出身,而是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

父亲经营着四川最大的丝绸厂,为常玉的早期艺术之路铺设了优渥的经济基础。

信息来源:常玉:我生命中一无所有,我只是个画家——界面新闻

但常玉并未因循守旧,继承家族生意。

12岁的时候,他对画画特别感兴趣,开始跟着爸爸学传统的绘画技巧。

此后,他又师从蜀中名儒赵熙,打下了坚实的书画功底。

这段经历为他后来融合中西画风的独特艺术风格打下了基础。

16岁,常玉前往上海学习西方绘画技术,接触到当时新兴的艺术思潮。

17岁的时候,他去了日本,在东京的一所美术学校学习,还经常参加各种国际现代艺术活动。

这些经历开阔了他的艺术眼界,为他后来去法国留学打下了基础。

1920年,在大哥常俊民的资助下,常玉远赴法国,开启了他的艺术之旅。

不同于其他勤工俭学的留学生,常玉从未为生计发愁。

但他并未沉迷于享乐,而是选择进入“大茅屋画院”,一个与学院派格格不入的艺术聚集地。

在这里,他学习了自由的现代素描技巧和实验绘画方法,并结识了邵洵美、张道藩、贾科梅蒂以及皮埃尔·马蒂斯等艺术家。

常玉的艺术之路,充满了颠覆与坚持。

他用中国的毛笔,蘸着西方的颜料,在画布上挥洒着对艺术的理解。

他笔下的裸女,大胆奔放,充满了原始的生命力,打破了当时人们对女性美的传统认知。

他画花卉、动物,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生命的律动。

他坚持用中国毛笔作画,将东方写意与西方现代艺术巧妙融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24岁那年,常玉和巴黎的贵族千金玛索结婚了。

这段婚姻,曾为他带来短暂的幸福,却最终以离散收场。

常玉的挥霍无度、对艺术的痴迷以及频繁的暧昧关系,让玛索感到失望和不安,最终选择离开。

这段失败的婚姻,也成为常玉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

20世纪30年代,是常玉艺术创作的黄金时期。

他结合了中西方绘画的特色,用大胆的构图和中式留白,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巴黎艺术界崭露头角,成为少数知名的华人艺术家之一。

他的作品开始在各种艺术展览上亮相,还被一些有眼光的收藏家收藏了。

他还与毕加索、马蒂斯等艺术大师交往,毕加索甚至亲自为他画了一幅肖像画,足见对其艺术才华的认可。

这个时期,常玉遇到了对他影响最大的贵人——侯谢。

侯谢在巴黎艺术圈里资历很深,毕加索和杜尚都是他的常客。

他特别喜欢常玉的画,还把常玉的作品介绍给更多艺术圈的朋友。

在侯谢的帮助下,常玉的艺术事业达到了巅峰,他成为了第一个被收录进《法国艺术家名人录》的中国人。

然而,好景不长,1931年,一场意外彻底改变了常玉的生活轨迹。

国内局势动荡,家族企业破产,大哥常俊民也因操劳过度去世。

常玉失去了经济来源,从高高在上的生活跌落下来,不得不面对现实的艰难。

他与侯谢的关系也因金钱问题出现裂痕,最终终止合作。

侯谢不再支持常玉后,他的画更难卖了,生活也越来越拮据。

命运的安排与时间的回响

信息来源:常玉个人拍卖纪录破三亿港元,生前寂寞无人知——新京报

常玉的艺术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他曾名噪一时,也曾默默无闻。

生前,他的画作并不受市场青睐,甚至一度无人问津。

他坚持自己的艺术理念,不迎合市场,不妥协于画商的压力,这让他在商业上屡屡碰壁。

他“卖不卖画看心情”,这让很多画商都打起了退堂鼓。

他要求买家先付全款,且在作画过程中不允许观看,画完后也不能提任何意见。

这种近乎苛刻的要求,无疑将许多潜在买家拒之门外。

在那个时代,日本画家藤田嗣治的画风与常玉颇为相似,但藤田嗣治更懂得迎合市场,服务态度也更好,因此更容易获得画商的青睐。

相比之下,常玉的固执和不妥协,让他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他与画商的关系日益紧张,作品也越来越难以销售。

常玉的画作,在他生前并未获得与其艺术价值相匹配的市场认可。

他去世后,作品更是被成捆打包低价出售,与三流画家无异。

这种境遇,与他身后获得的巨大声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巨大的落差?

是时代的局限,还是艺术家自身的原因?

数十年后,一位台湾画商慧眼识珠,为常玉延续了30年的墓地使用权,并继承了他的画作。

从那以后,常玉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上逐渐走红,价格一路上涨,最终打破了亚洲艺术品的拍卖纪录。

这无疑是对常玉艺术价值的迟来的肯定,也引发了人们对艺术市场和艺术价值的思考。

艺术与现实的碰撞

常玉的故事,就是艺术和现实相撞的悲哀,也是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无奈。

他性格中的某些特质,注定了他的艺术之路将充满坎坷。

他天性散漫,不善经营,对金钱的概念也十分淡薄。

他追求艺术的纯粹性,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更不愿为了迎合市场而改变自己的创作风格。

他对艺术的痴迷确实让人敬佩,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遇到挫折。

他大哥的去世,切断了他的经济来源,也让他失去了重要的精神支柱。

战争一来,他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了。

他得面对缺钱的日子,为了生活四处奔波。

他曾为了维持生计,到餐馆端盘子,到出版社画菜谱,甚至去做水泥工、陶艺工。

这些经历确实磨炼了他的意志,但也让他在艺术创作上感到力不从心。

婚姻的破裂让他感觉更加孤单了。

他与妻子玛索的感情,建立在浪漫的基础上,却缺乏深厚的理解和包容。

常玉的挥霍无度和对艺术的痴迷,让玛索感到失望和不安。

他的频繁的暧昧关系,更是成为压垮这段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

玛索的离开,让常玉失去了情感的依靠,也让他更加沉溺于艺术的世界。

常玉的悲剧,还在于他缺乏对时代和市场的认知。

他坚持自己的艺术想法,不随大流,也不为了市场改变自己。

他与画商的关系日益紧张,作品也越来越难以销售。

在那个时代,懂得迎合市场、懂得经营自己的艺术家更容易获得成功。

而常玉的孤傲和不妥协,让他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最终被时代所抛弃。

1966年,常玉因煤气中毒意外去世,享年65岁。

他离开的时候,和生前一样,没有太多人知道。

一周后,他的尸体才被人发现。

他躺在冰冷的地板上,腿上绑着厚纸板,胸口横着一本书,屋子里弥漫着刺鼻的煤气味。

两个月前修窗户时,他不小心摔了一跤,腿受了伤。

这位艺术大师最后在孤独和贫穷中去世了。

笔者认为

常玉的一生,是大起大落的,是充满戏剧性的。

他曾是富家公子,也曾是落魄画家;他曾在巴黎画坛名噪一时,也曾在贫困中苦苦挣扎。

他的艺术之路,充满了颠覆与坚持,也充满了孤独与无奈。

常玉的故事,是一个警示,也是一个启迪。它告诉我们,艺术之路并不平坦,艺术家在追求梦想的同时,也得面对现实的挑战。

常玉的悲剧,在于他过于执着于自己的艺术理念,而忽略了现实的残酷。

他不懂得经营自己,不懂得迎合市场,最终被时代所抛弃。

常玉的经历也告诉我们,艺术的价值并非一成不变的。

它可能会被一时埋没,也可能会在时间的沉淀中重新焕发光彩。

他对艺术的纯粹追求,是他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