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加酒”的第22条军规:喝酒后一周内也不能吃头孢

诚君真健谈 2024-02-26 01:40:32

第22条军规

《第22条军规》(Catch-22)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约瑟夫·海勒创作的一篇长篇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作。

小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作者虚拟了驻扎在地中海一个名叫皮亚诺扎岛上的美国空军飞行大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尤索林上尉是一名B-25轰炸机上的投弹手,怕死的他总是千方百计地逃避危险的飞行任务;而他的上司则不断增加士兵们在服役期满前需要执行的飞行任务数量。

在尤索林看来,那些奇葩的军规都是专门针对他的,目的就是要让他英年早逝。

比如,小说中虚拟的“第22条军规”是:

军队规定,只有疯子才被准许免于飞行(精神错乱是停飞的理由);(在尤索林看来,那些自愿请求执行危险的飞行任务的家伙就是疯子)但是,需要本人提出申请。一旦提出了申请,则证明他并没有疯,将不得不执行更多的飞行任务。

显而易见,这一所谓“第22条军规”就是一个非理性的死循环,是一个荒诞的悖论,是一种根本不成立的状况。

随着小说的大火,“第22条军规”逐渐成为了英语世界里泛指一种不合逻辑的状况,或者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被问题本身否定了的一种悖论的标签。

“头孢加酒”就是一种“第22条军规”悖论

现实世界中,有很多事情或情况都具有“第22条军规”悖论的特征。

比如,近日来在被推上热搜的“头孢加酒”双硫仑样反应。

被媒体广泛转引的《生命时报》发布的这段文字中至少有两个说法具有“第22条军规”特征。

今天我们先说第一条:

喝酒后一周内也不能吃头孢。

早已被证伪了的头孢诱导的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是一种戒酒药,作用原理在于,它可以与负责将酒精代谢产物乙醛进一步分解成无毒的乙酸的醛脱氢酶中的镁离子螯合,从而不可逆地灭活这种酶。

通常,体内的乙醇脱氢酶活性非常高,酒精一经转化成乙醛就会被立刻分解。因此,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即使是大量快速喝酒,血液中不会积聚高浓度的乙醛。

但是,当使用双硫仑灭活醛脱氢酶后(研究表明,通常连续使用双硫仑5天可致体内乙醛脱氢酶活性降低一半),乙醛就会潴留在血液中。乙醛的一项重要生物效应是可以扩张全身血管,尤其是皮肤血管。因此,当血液中乙醛达到一定浓度就可以表现出明显的皮肤血管扩张性潮红,尤其是面部;如果乙醛浓度继续升高,更加显著的血管扩张效应还会产生诸如恶心,血压下降,头痛,心动过速,心悸,换气过度,甚至呼吸困难等不适。

双硫仑被用于戒酒,就是利用它可以诱导瘾君子在喝酒后产生这些不舒服的感觉来作为惩戒,让瘾君子们害怕喝酒,从而主动戒酒。

如果超大量使用双硫仑,体内醛脱氢酶可以更大程度的被灭活;如果再大量喝酒,有可能会产生诸如呕吐,呼吸抑制,循环衰竭,心律不齐,心肌梗塞,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神志不清,抽搐甚至死亡等更严重的症状和后果。

但是,即使双硫仑可以不可逆性地灭活醛脱氢酶,而且超大剂量使用,也很少导致这种严重的双硫仑样反应的状况,更是极少致死。

在双硫仑开始被用于戒酒药时,使用非常野蛮,是目前推荐使用量的10倍,也仅发生了一只手就可以数得过来的双硫仑反应死亡事件。

道理很简单,无论使用多大剂量的双硫仑,体内的醛脱氢酶也不会100%被灭活;达不到多发在东亚人群那些“沾酒就脸红”的人,由于基因变异体内醛脱氢酶几乎完全没有活性的程度。

换言之,那些“沾酒就脸红”的人,大量喝酒时所表现出来的就是最最严重的双硫仑反应。

头孢诱导的双硫仑样反应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1970年代后期,随着头孢菌素类药物在欧美国家的广泛使用,有些医生观察到,某些人在使用了某些种类的头孢菌素后再喝酒,会出现类似于双硫仑反应的表现,这种现象被称为头孢诱导的双硫仑样反应。

这一观察引来了很多实验室对这种潜在的双硫仑样反应的兴趣和深入研究。

结果,1980年代陆续发表的实验室研究显示,某些头孢菌素,特别是具有N-甲基四唑硫醇基团(也可以与酶中的镁离子螯合)结构的头孢菌素的确具有灭活醛脱氢酶的潜力。

这些头孢菌素包括拉氧头孢、头孢曼唑、头孢甲唑、头孢烯酮、头孢甲肟、头孢哌酮、头孢替安、头孢噻啶等。

但是,与双硫仑比较,头孢菌素与醛脱氢酶的结合是可逆的,二者一旦解离,酶就会恢复活性。

更重要的是,头孢菌素对该酶的抑制作用与双硫仑差着4到5个数量级,即头孢菌素对醛脱氢酶的抑制作用仅有双硫仑的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

动物实验显示,只有在大剂量静脉输入头孢菌素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大量灌注酒精,才可能诱导类似双硫仑样反应的反应。

在临床上,常规使用治疗剂量的头孢菌素期间喝酒,诱导发生双硫仑样反应仅存在理论上的可能。

随着这些具有高度证据性的实验结果的发表和被广泛接受,临床情形下发生头孢诱导双硫仑样反应实际上被证伪了,自此之后,不再有人进行这种临床研究,国际医学期刊也完全找不到这类研究的任何踪迹。

除了极个别来自中国的非常粗糙的临床报道外。

头孢诱导双硫仑样反应的墙外开花墙内香

尽管再国际医学界被证伪,一经传入国内,“头孢+酒”可以诱导潜在双硫仑样反应的说法迅速成为了低质量医学论文的“高产奶牛”,一篇篇不具有任何证据性的临床观察报道马不停蹄地发表在国内各级别的医学杂志上。

由于这些所谓医学论文的加持,头孢+酒可以诱发双硫仑样反应的观念不断被强化。

由于误信“头孢加酒说走就走”这种以讹传讹,很多人甚至将之当成了一种自戕手段试图来自杀。

但是,正如我在那些试图通过头孢+酒自杀的人成功了吗? 一文中分析的那样,即使使用了远超治疗剂量的头孢,喝了更大量的酒,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通过头孢+酒自杀成功。

“头孢加酒”的第22条军规:喝酒后一周内也不能吃头孢?

随着这种以讹传讹的深入人心,“头孢+酒”俨然演绎成了一种禁忌。

这种禁忌不但认为,服用头孢菌素期间,以及服用头孢菌素7天内不能喝酒;甚至认为,喝酒后一周内也不能吃头孢。

如上所述,无论是双硫仑反应还是潜在的头孢诱导的双硫仑样反应,都是依赖于药物使用量和时间对醛脱氢酶的灭活程度,和喝酒量决定的体内潜在的可聚集的乙醛量;即都是剂量依赖性的。

这也是双硫仑被用于戒酒的用法是,在连续使用双硫仑1-2周,至少5天后,才喝酒产生厌恶反应,通过惩戒作用来达到戒酒目的的原因。

而“喝酒后一周内也不能吃头孢”的说法则完全背离了剂量依赖性原理。

我们知道,酒精在体内分解的限速酶是乙醇脱氢酶。

这种酶的最大特点是,活性完全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

在不同的人,乙醇脱氢酶活性决定了酒精从体内消除的速度。

当大量喝酒,血液酒精浓度超过80mg/100ml-100mg/100ml时,除了乙醇脱氢酶,肝脏细胞色素P450 CYP2E1酶也参与酒精的加速分解;当血液酒精浓度回到80mg/100ml-100mg/100ml以下,到20mg/100ml前,完全由乙醇脱氢酶分解。

这就意味着,在80mg/100ml到20mg/100ml范围内,酒精从体内消除的速度是恒定的。

研究已知,人群血液酒精平均消除速率为13~15mg/100ml/小时。

酶活性高,消除快的所谓“快代谢者”最高可达25 mg / 100 mL / h,而“慢代谢者”最低可以低到10 mg / 100 mL / h。

这就意味着,即使是最慢的“慢代谢者”,血液酒精浓度从80mg/100ml下降到20mg/100ml也仅需要6个小时。

再加上大量喝酒时血液酒精浓度超过80mg/100ml-100mg/100ml,和低于20mg/100ml时酒精消除所需要的时间,即使是慢的“慢代谢者”,酒精从体内完全消除所需时间也通常不高于12小时;245小时可以保证喝再多的酒的最慢的“慢代谢者”,体内酒精也能清除干净。

也就是说,一个人喝酒后24小时,体内就不会会有外源性(肠道会产生少量酒精不断吸收进入血液)酒精的存在。此时使用头孢菌素完全没有诱导原本仅存在理论可能性的双硫仑样反应的任何可能。

而喝酒后一周内也不能吃头孢的说法,实质上是认为,即使体内一已经没有酒精,只要7天内喝过酒,也一样会发生头孢诱导的双硫仑样反应。

显而易见,这种说法实质上是将头孢诱导的双硫仑样反应推崇成为了一种完全符合“第22条军规”的非理性迷信,这种悖论恰恰反过来证明头孢诱导的双硫仑样反应原本并不成立。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