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开始“大手术”,开除大批印度籍高管!华裔未来有上位希望?

小白来说财事 2024-12-01 15:44:41

“关注”我,更多精彩抢先看

如果说几年前印度裔高管还被硅谷捧上“神坛”,那么今天他们的“神话”似乎正在破灭。波音、特斯拉、星巴克等美国大公司接连对印度裔高管“开刀”,一时间裁员风暴席卷整个硅谷。尤其是波音,那可是直接端掉了1.7万人的饭碗,其中绝大部分是印度裔。更讽刺的是,波音曾经的高层正是这些印度裔的“铁杆粉丝”,如今却成了清除他们的主力。

难道印度裔的“抱团文化”成了美国企业不可承受之重?还是说,这背后另有隐情?

事情要从波音的困境说起。737MAX系列飞机的两次空难让波音的信誉跌到了谷底。短短一年内,189条人命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海上空化为尘埃,接着又是埃塞俄比亚航空149名乘客和8名机组人员的悲剧。两次事故的原因都指向了同一个核心问题——机动特性增强系统(MCAS)的设计缺陷。而负责这一系统研发的,正是波音的印裔工程团队。

问题到这里还没完,波音内部的“印度化”更是让问题雪上加霜。前任CEO尼斯·米伦伯格为了削减成本,大量引入印度裔员工和高管,甚至将核心研发部门都交给了印度团队。短短几年时间,波音的印度裔员工从1000人飙升到2万人,直接把公司搞成了“印度分部”。可惜,数量的增加并没有带来质量的提升,反倒是接连不断的事故和丑闻将波音拖入深渊。

于是,波音不得不把已经退休的凯利·奥特伯格请回来“救火”。凯利一上任就大刀阔斧地裁掉了1.7万名员工,其中大部分是印度裔。这场裁员风暴不仅震动了波音,也引发了硅谷其他大公司的跟风行动。

印度裔高管的“抱团文化”让公司变了味

说到印度裔高管的问题,首先得提他们的“抱团文化”。别看印度国内是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可到了国外,印度人却特别擅长“团结”。这在硅谷表现得尤其明显。以波音为例,当时负责招聘的印裔副总裁提出所谓的“多样性原则”,美其名曰打造多元化团队,实际上却变成了“印度化”团队。

这些印度裔员工进入公司后,并没有像预期那样提升效率,反而把公司搞得乌烟瘴气。“抱团”文化让他们优先提拔自己人,导致公司内部派系斗争严重,正常的决策和创新被拖入泥潭。而一旦出现问题,这些人又互相推诿,责任分散得像是撒胡椒面。

这种状况不仅出现在波音,硅谷很多公司都有类似的苦恼。特斯拉的马斯克甚至宁愿赔上3.7亿元,也要把公司里的印度裔高管清理干净。他给出的理由是“反感小团体文化”,但更多人相信,这不过是他对长期管理效率低下的无声抗议。

印度裔主导的低成本策略成了“双刃剑”

印度裔高管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推崇的“低成本策略”。以波音为例,前任CEO尼斯·米伦伯格认为,与其高价聘请华裔或本土工程师,不如用更便宜的印度工程师“物美价廉”。这看似精明的算盘,却埋下了隐患。

低成本意味着高风险。印度工程师虽然便宜,但在关键技术上的能力和经验存在明显短板。尤其是在航空航天这样高精尖的领域,任何小的技术纰漏都可能酿成大祸。而波音的两次空难,恰恰验证了这个逻辑。

更重要的是,当印度裔高管主导公司后,低成本策略扩展到了公司管理的方方面面。这不仅让波音的产品质量不断下滑,也让其他公司对印度裔高管的能力产生质疑。曾经被视为“性价比之选”的印度裔,如今反而成了企业的负担。

波音裁员风暴引发“多米诺效应”

波音的大裁员行动,无疑是压倒印度裔高管神话的最后一根稻草。凯利·奥特伯格接手后,面对波音的烂摊子,他选择了一条“壮士断腕”的路:直接开掉1.7万员工,其中包括大量印度裔高管。凯利的逻辑很简单,问题出在你们身上,我就从源头掐断问题。

这一做法虽然冒险,但不得不说奏了效。在清除了内部的“印度病”后,波音的员工士气明显回升,产品质量也有了改善。这一成功案例很快被其他公司效仿。星巴克、特斯拉、甚至马斯克接手的推特都开始对印度裔高管“对号入座”,一时间,硅谷的风向骤变。

这些裁员行动背后,虽然没有明说是针对某个族裔,但谁都知道问题的核心在哪。曾经被视为救世主的印度裔高管,正在被逐步扫地出门。

华裔高管能否抓住机遇?

随着印度裔被挤出硅谷,华裔高管是否能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答案是有可能,但并不容易。硅谷的企业更看重的是个人能力和业绩,而不是单纯的族裔背景。

不过,华裔的优势在于他们更注重技术本身,而不是搞派系斗争。这一点从马斯克在特斯拉和SpaceX的用人偏好中就能看出来。据统计,SpaceX的9780名员工中,有1022人毕业于清华大学,这样的比例在硅谷其他公司中并不常见。而特斯拉的上海超级工厂,更是马斯克全球布局中的重要一环。

随着硅谷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华裔依靠技术实力和职业操守,确实有机会在这一轮换血中占得先机。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掉以轻心,毕竟硅谷的竞争从来不缺挑战者。

写在最后

有人说,硅谷的风向变了,印度裔的“好日子”结束了,但这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问题在于,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无论是印度裔、华裔还是其他族裔,只要不能为公司创造价值,就难逃被淘汰的命运。

有人说,华裔的机会来了,这是一次重新证明自己的机会。但机遇和挑战从来都是并存的,想要抓住机会,就得拿出过硬的实力和态度,毕竟硅谷不会为任何人“特别开绿灯”。

0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