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华向晚,秋意深浓,五首枫叶古诗,陪你静赏绚烂秋色

解忧诗词 2024-10-16 21:23:49

霜染枫叶丹,人间醉清秋。

素手绣光阴,执笔诉流年。

拾一片枫叶,蘸一滴秋露,在时光的脉络里,写下季节的痴缠。

“枫叶醉红秋色里,两三行雁夕阳中”,五首枫叶古诗,陪你静赏绚烂秋色。

01

日落溪水寒,林疏秋色老。

柴门闭白云,满树丹枫老。

——徐熥《题画·其一》

日暮时分,夕阳缓缓沉入地平线,晚风渐起,溪水泛起丝丝寒意,仿佛被时光冷却了温度。

那曾经欢快流淌的溪水,此刻在深秋落日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沉静。

树林里,木叶稀疏,夕阳的余晖透过树叶缝隙,洒下斑驳的阴影。

秋色的深沉,沧桑,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林子边上,有一座简陋的茅屋。

紧闭的柴门,仿佛隔绝了季节的寒冷,尘世的纷扰。

空中飘浮的白云,为这幽静的居所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超脱。

枫叶已老,红得深沉,红得凝重。

像是用生命燃烧出最后的美丽,将原本萧索的秋色洇染成最绚丽的画卷。

徐熥是明朝著名藏书家,擅写七绝。

在这首《题画·其一》,诗人选取了具有典型代表的景物,寒冷的溪水,萧疏的林木,火红的枫叶,活画出一幅深秋景象。

短短20字,极富意境美,情韵袅袅,令人心醉神迷。

02

半窗残照一帘风,小小池亭竹径通。

枫叶醉红秋色里,两三行雁夕阳中。

——朱淑真《对景漫成》

一缕凉风,拂过亭子,掠过竹林,悄无声息地穿梭于帘幕之间,带来几许清凉。

临近黄昏,夕阳的余晖,洒落在半掩的窗棂上。

淡淡的,暖暖的,驱散了深秋的寒冷。

透过窗户,可以看到一片枫林。

经过秋霜的点染,一片片枫叶,宛如醉酒之人,脸颊绯红,艳丽迷人。

抬头望去,只见几只大雁,排成人形,划过天空。

即将消逝的夕阳,拉长了它们的身影。

朱淑真是南宋著名女词人,与李清照齐名。

她的词作多抒发深闺怨情,凄苦惆怅。

相较而言,她的诗歌风格就比较清新明快,就像这首《对景漫成》。

并无厚重的思想内容,只是以漫不经心的笔调描摹了一幅秋日夕照图,意境唯美,层递自然,极富韵味。

03

一带清溪浅洋沙,松桥横渡野人家。

平林尽日霜风劲,枫叶翻丹似落花。

——刘学箕《溪桥晚步》

松林里,一条清浅的溪流,淙淙流过沙石;

溪流上,一座古朴的小桥横跨两岸。

小桥边上,坐落着几户人家,炊烟袅袅,宁静和谐。

而桥的另一边,是一望无际的树林。

秋日里,霜风强劲,席卷树林,草木零落,万物萧条。

在这霜风吹拂中,枫叶却以一种不屈的姿态,绽放出最后的绚烂。

那一片片翻红的叶子,宛如燃烧的火焰,点燃了深秋的激情。

刘学箕是南宋人,生卒年不详,只知他大概生活于宋光宗年间,

虽满腹才华,却终身未仕,早年游历山川,及至晚年,隐居南山。

这首《溪桥晚步》大概便是他晚年的作品,以欣赏的笔调描写了秋日溪桥的风景,表达了回归自然,寄情山水的闲情雅趣。

04

渺渺太湖秋水阔,扁舟摇动碧琉璃。

松陵不隔东南望,枫落寒塘露酒旗。

——徐祯卿《题扇》

太湖宽广,浩瀚无际,清澈的水面,宛如碧绿的琉璃;

泛舟湖上,波光摇曳,悠然自在。

寒塘边,清霜染红了枫叶,落木萧萧,片片零落。

透过稀疏的林子,隐约可以看到一面酒旗,迎风招展,似乎在召唤着漂泊的游子。

徐祯卿是明朝人,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但其实他是和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齐名的才子。

只是在电视剧中,他被周文宾给替代了。

四大才子中,唐、祝、文三人,精通书画,多才多艺,唯有徐祯卿以诗歌闻名,被誉为“吴中诗冠”。

这首《题扇》便是他的代表作,写得很有层次感,远近相映,动静结合。

若不看标题,我们大概会以为那秋水浩渺,枫落寒塘的画面是诗人亲眼所见,可见笔力不凡。

05

纸窗棐(fěi)几竹间房,一树丹枫倚夕阳。

啜(chuò)尽茶瓯犹不去,野人偏自恋秋光。

——王宠《古泉新斋对丹枫作》

那是一个远离红尘,隔绝喧嚣的山林。

松竹环绕间,伫立着一座小屋。

纸糊的窗户透着柔和的光线,木制的桌子简洁而古朴。

远处有一片枫林,夕阳的余晖洒在丹枫上,将整片山林都渲染成热烈的红色。

诗人端着茶杯,站在枫林中,沐浴着夕阳的余晖,尽情地享受着这深秋的最后一抹绚烂。

王宠也是明代人,与唐伯虎是亲家。

根据历史记载,他博学多才,在书法、绘画、篆刻、诗文等方面皆有成就。

其诗多写山水自然,清新隽永,风骨疏朗。

在这首《古泉新斋对丹枫作》,诗人的闲情与烂漫的秋光,浑然交融,创造了一个物我相生的意境氛围,引人向往。

-END-

图片作者:画影随心

5 阅读: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