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文坛风流谱——著名学者章士钊外传

凡旋聊历史 2023-12-13 08:21:04

湖南长沙——岳麓山爱晚亭

章士钊(1881年3月20日~1973年7月1日),字行严,笔名黄中黄、青桐、秋桐,出生于湖南善化(今长沙 ),为著名民主人士、学者、作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学贯中西,知识渊博,才华横溢,风流倜傥,清末曾任上海《苏报》主笔,倡言革命。辛亥革命后,先后任同济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农业学校校长,广东军政府秘书长,北洋段祺瑞政府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国民政府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首任副馆长、第二任馆长等。著有《长沙章氏丛稿》《中等国文典》《为政尚异论》《名家嵇古》《甲寅杂志丛稿》《逻辑指要》《柳文指要》《章孤桐先生南游吟草》等。

章士钊像

一、逃亡日本,喜结良缘

章士钊父亲章锦曾在乡里为里正,后业中医。章士钊幼读私塾,本性聪敏,颇知用功,有过目不忘本领。13岁时在长沙买到一部《柳宗元文集》,从此攻读柳文,手不释卷。1901年离家赴武昌,寄读于武昌两湖书院,结识民主革命先驱黄兴。1902年3月,入南京陆师学堂学军事。1903年4月,俄国撕毁中俄《东三省交收条约》,拒俄运动爆发。上海各校学生罢课,章士钊不顾学堂总办俞明震劝阻,率陆师同学三十余人赴上海,加入蔡元培等人组织的军事民教育会,任军理教习。次年进上海爱国学社。5月,任上海《苏报》主笔,结识了章太炎、张继、邹容等人。他们理念相同,意气相投,经常发表激烈的革命言论,逐结拜为异姓兄弟。《苏报》堪称是当时反清的大本营,邹容、章太炎先后发表了《革命军》和《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等文章,轰动全国。

章士钊书法

章士钊以“黄中黄”的笔名将日本人宫崎寅藏所作《三十三年落花梦》编译成《大革命家孙逸仙》一书刊行,首次将孙之别名"中山樵"与姓氏连在一起,使“孙中山”的名字为世人熟知。1903年7月初,清政府查封了《苏报》,先后逮捕了章太炎、邹容等七人,章士钊侥幸逃脱。8月7日,他又与陈独秀、张继等人创办了《国民日报》,继续鼓吹革命。11月,他与黄兴赴长沙筹建华兴会。为了发展华兴会的外围组织,章士钊与杨毓麟等人在上海设立爱国协会,刚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蔡锷等欣然入会。1904年10月,华兴会决定在长沙举行起义,后因秘密泄漏,张继和章士钊等十余人被捕,起义失败。经蔡锷托人营救,章士钊等人被关押四十余天后,得以保释。出狱后逃亡日本。

章太炎像

1905年,24岁的章士钊入东京正则学校学英语。从此,他发奋读书,专心研究西方政治,其人生理念开始逐渐从革命救国向知识救国转变。1905年8月,同盟会在东京成立。章士钊不顾孙中山与黄兴、章太炎、张继等老朋友多次邀请,拒不加盟。章太炎知道章士钊风流倜傥,便与同盟会美女会员吴弱男商议,请她帮忙争取章士钊入会。吴弱男出生名门,才高貌美,其祖父是著名的淮军将领吴长庆。父亲吴保初与陈三立、谭嗣同、丁惠康四人赞同维新,被时人称为“维新四公子”。吴保初无子,生有吴弱男、吴亚男二女,后又立兄长吴保德之子世清为嗣。章士钊初到上海时,曾在朋友的引荐下去吴家拜访,对吴家长女吴弱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盟会女会员吴弱男

在吴弱男14岁时,吴保初将吴氏三兄妹一起送到日本留学,吴弱男与妹妹吴亚男是中国最早留学日本的女学生。到日本后,吴弱男追求女权,决心参加革命,深得孙中山先生信任,并在中山先生主办《民报》时担任过他的英文秘书。1905年,吴氏三兄妹先后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吴弱男与何香凝、秋瑾以及她的妹妹吴亚男是最早加入同盟会的四个女会员。一家兄妹三人同年加入同盟会,献身于反清革命洪流,这在辛亥革命史上是少见的。在同盟会的安排下,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章土钊与吴弱男意外相逢。“他乡遇故知”,两人迅速地走近。当吴弱男委婉提到加入同盟会时,章土钊始终坚持己见,不愿加盟,并对吴弱男说:“感情与政治不能相结合”。

章士钊书法

在两人的频繁接触中,吴弱男发现章士钊才华横溢,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两人假戏真做,竟成为了热恋的情侣,并决定结婚。此事被戏称为同盟会“赔了夫人又折兵”。1907年,章士钊去英国留学,进阿伯丁大学读法律、政治和逻辑学。阿伯丁大学是与牛津、剑桥、圣安德鲁斯、格拉斯哥齐名的英国五大历史名校之一。吴弱男随章士钊一起赴欧,并赋诗寓志载于东京《民报》之上:“若论东亚西游者,我是中华第一人”。在当时,除了少数女眷随同王公大臣去欧洲之外,吴弱男箅是最早去欧洲的东方女子了。1909年,两人在伦敦结婚。婚后,章士钊经常为国内报刊撰稿,介绍西欧各党派政治学说,大多是关于立宪政治方面的,这对当时中国政坛影响很大。

英国阿伯丁大学

二、归国参政,毁誉参半

1911年武昌起义胜利后,应孙中山之邀,章士钊携家眷由英伦回国主持同盟会机关报《民立报》。他认为同盟会不合西方政党标准,主张"毁(旧)党造(新)党说",以施行政党内阁制,遭同盟会员的反对,被斥为"保皇党"。章士钊愤而辞职,并应袁世凯之邀北上。袁世凯赠以巨宅,委以北京大学校长。1913年3月,国民党理事长宋教仁先生被刺身亡,章士钊看出袁世凯之险恶后,乘隙逃离北京前往上海。奉孙中山之命,他起草了《二次革命宣言》,参加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任讨袁军秘书长。 “二次革命”失败后,章士钊逃亡日本。1914年5月,章士钊在东京与陈独秀、谷钟秀等人创办《甲寅》月刊,他在第一期上发表《政本》一文,重申两党制的主张,提出执政党应借反对党之刺激而维持其进步。当时李大钊在日本留学,经常向《甲寅》投稿,与章士钊结下深厚的友谊。

孙中山像

1915年,袁世凯登基称帝,蔡锷等在云南成立护国军公开讨袁,护国战争爆发了。章士钊出任护国军军务院秘书长。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声讨声中忧惧而死。黎元洪继任总统、段祺瑞为国务总理。章士钊寓居北京,任国会议员,并应蔡元培之邀请,受聘为北京大学研究所伦理教授,兼图书馆主任。不久,章士钊当选为国会众议员,他推荐李大钊、杨怀中到北大任教,以所兼北大图书馆长职荐李大钊继任。1917年7月,张勋拥清废帝溥仪复辟失败后,重掌北洋政府大权的段祺瑞却在宪法研究会的鼓噪下,顽固地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召集国会。孙中山提出"护法",即维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在广州成立军政府,出任大元帅,号召北伐,与以冯国璋为总统、段祺瑞为国务总理的北洋政府对峙。

北京大学

章士钊任护法军政府秘书长,后为南方代表之一,参加在上海举行南北和平会议。章士钊来到上海后,结交三教九流之人,与上海滩大亨黄金荣、杜月笙打得火热,经常流连于酒池肉林,烟花柳巷,染上了不良的恶习。经黄金荣介绍,章士钊迷上了青楼女子奚翠贞,并与之暗中交往。奚翠贞貌美如花,娇娆多姿,风情万钟。吴弱男获知后,要求章士钊与她断绝关系,但章士钊却变本加厉,公开与奚翠贞同居。心灰意冷的吴弱男带着三个孩子飞往国外。不久,章士钊竟公开纳奚翠贞为妾。几年后,章士钊看到奚翠贞没有生育,就收养了一个出生8个月的私生女,章士钊为其取名章含之。这当然是后话了。

吴弱男与儿子

1918年秋,为了组织新民学会会员赴法勤工俭学,润之先生第一次来到北京,前往北大看望老师杨怀中并在杨家小住。经恩师介绍,润之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任助理员。杨怀中是章士钊同乡好友,两人先后毕业于英国阿伯丁大学。杨怀中回国后曾任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兼任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教员。在湖南任教时,他十分关心润之与和森等一批进步青年,并促成了新民学会的成立。1919年春天,因母亲病危,润之离京回湖南。同年底,他领导湖南学生发动了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12月18日,润之与和森等人再次赴京,联络湖南乡贤支持“驱张”运动。他们再去拜访杨怀中。那时杨怀中已经病重住院,他强撑病体给自己的至交章士钊写了一封推荐信,将润之等二人郑重推荐给章士钊。

杨昌济先生像

杨怀中在信中说:“吾郑重语君,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当时章士钊因参加南北和平会议而滞留上海。于是在第二年,润之与和森怀揣老师的亲笔信,前往上海拜见章士钊,希望他能为赴法勤工俭学和湖南革命运动筹措一些款项。章士钊已从杨怀中的口中听到润之这个名字,并经常浏览他在湖南学联主办的《湘江评论》上发表的文章。润之的文章,文采激扬,气吞山河,章士钊读后十分赞叹。正因为对他的赞赏,在得知来意后,章士钊十分爽快地答应了。凭借着他在社会各界的威望,很快就在上海工商界名流中募得了两万元的款项,并全部交给了他们。润之将这些款项分为两份,一份用于蔡和森等赴欧勤工俭学同志的费用;另一份则用于了湖南革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筹备和创建。

杨怀中书法

1919年5月,南北和平会议破裂,南方军政府陷入内讧,护法运动失败。章士钊留居上海,不久赴欧洲考察,其政治立场发生了较大的转变。1922年11月,章士钊回国后受北京政府教育部之聘,任北京农业大学校长。1924年,段祺瑞上台,44岁的章士钊改变之前的“护法”主张,提出毁弃约法及国会之建议。这与段祺瑞不谋而合,逐被邀请加入北洋军阀集团。在企图成为“帝师”的欲望驱使下,章士钊为段祺瑞找到“临时执政”这个头衔,让他同时兼任总统与总理之职,立下了头功。段祺瑞委他为司法总长。1925年4月,再兼教育总长。章士钊受命后,宣称整顿学风,宣布大学统一考试,合并北京八所大学,引起教育界进步人士及青年学生的反对。4月9日,各校学生聚会请愿罢免章士钊。

段祺瑞像

他遂辞职赴沪,但经段祺瑞挽留,复任司法总长,后任段祺瑞政府秘书长。1926年,西方八国以冯玉祥国民军炮击在长江口挑衅的英舰,违反《辛丑条约》为名,通牒段祺瑞政府要求撤去大沽口的防备。引起北平各界的集会抗议,请求拒绝通牒。3月18日,爱国游行队伍行至段政府门前,遭到血腥镇压,死亡47人,伤200多人,史称“三一八”惨案。这次惨案的死者中较为著名的有北师大女学生刘和珍,鲁迅曾写下《记念刘和珍君》。而这一天,被鲁迅称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远在上海的陈独秀听到这个消息后,立马写信与章士钊绝交。陈独秀认为,章士钊虽未亲自下令向学生开枪,但他时任段祺瑞政府秘书长是难辞其咎的帮凶。“三一八”惨案后,段祺瑞政府遭到国人的唾弃。

北京铁狮子胡同陆军部旧址——民国临时执政府办公处

4月9日,冯玉祥的国民军包围国务院,段祺瑞逃入东交民巷法国使馆,执政府倒台,章士钊出走天津,继续在日租界出版《甲寅》周刊。他利用该刊强调反对新文学运动、新文化运动,反对白话文,反对"欧化",引得骂声一片。鲁迅毫不客气,写下了著名杂文《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痛骂章士钊是“落水狗”。1927年4月,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在北京苏联大使馆被奉系军阀强行逮捕,在社会上引起极大震动。章士钊与杨度、梁士诒、罗文干等出面说情,四处奔走营救。无奈最后李大钊还是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残酷杀害了。1928年,北伐军举兵北进,直逼北京。章士钊作为段祺瑞政府的要员被通缉,只好逃亡欧洲,暂避风头。

天津日租界

三、游离党派,追求民主

1930年,少帅张学良的邀请章士钊回国到沈阳,任东北大学文学院教授。第二年,“九一八”事变后,章士钊逃到上海,正式挂牌当律师。背负着军阀政客的章士钊门庭冷落。杜月笙知道后,亲自聘请他为私人律师,成为杜府的座上宾。在杜月笙重金聘请的捧场下,章士钊的律师所事务所风生水起,手下拥有律师二十人,每月收入过万。1932年10月,新文化运动的主帅陈独秀在上海被捕。当时的陈独秀已被开除党籍,又被国民党逮捕。消息传出,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迫于舆论压力,陈独秀被交由法院公开审判。1933年4月14日,江宁地方法院开庭审理陈独秀案。

杜月笙与孟小冬

检察官指控陈独秀“危害民国”、“以文字叛国”,触犯了《紧急治罪法》。陈独秀在自辩中,严正声明自己只是反对政府而不反对国家,如果把国家和政府混为一谈,那又何必摒弃法国路易十六的“朕即国家”说?陈独秀自辩之后,已与其绝交多年的故友章士钊主动站出来为他的辩护。章士钊抓住言论和行为的区别,指出陈独秀并无危害国家的行为,并未触犯《紧急治罪法》。其"辩论状"着力阐述政府应当容忍不同政党之理论,文气逼人,震动法庭,陈独秀倍觉欣慰,中外报纸竞相登载。当时的《实报》在报道此事称:陈案全赖章士钊之力,方得免于死,而判刑八年。1934年,章士钊出任上海法学院院长。

陈独秀像

抗日战争爆发后,章士钊留居上海租界。1938年3月,南京"维新"伪政府成立,汉奸梁鸿志诱章士钊入伙,被其拒绝。不久杜月笙派人迎护,章士钊由香港转赴重庆,国民政府让其历任第一、二、三、四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1年,经杜月笙推荐,60岁的章士钊结识了26岁的戏子殷德贞,并纳其为妾。殷德珍是四大名旦之一程砚秋的入室弟子,艺名雪明珠,无锡人,演过《三娘教子》。1943年,章士钊的《逻辑指要》在重庆出版。抗战胜利后,章士钊在共产党人身上看到了中国的前途和中华民族的希望,政治倾向再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朋友。

章士钊书法

抗日战争胜利后,润之先生应邀前往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1945年8月28日,在重庆九龙坡机场,润之先生见到63岁的章士钊,便飞速走到他的面前紧握他的双手,激动地说道:“行老好,我们25年没有见面啦!”“他乡遇故人”,章士钊一脸激动,他很意外润之先生竟然还能记得他们分别的时间。9月3日,章士钊来到润之在重庆的住处张园。润之先生询问章士钊对于和谈的看法。章士钊拿起桌上的一张小纸片,缓缓写下一个“走”字,并轻声地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这次和谈,蒋介石并没有什么诚意。据我所知,他正在加紧准备内战,你应该有所准备,赶紧离开重庆,回延安主持军务”。

重庆谈判合影

润之先生微笑地点了点头,眼中流露出坚毅的目光。1949年1月,国民党败局已定,蒋介石下野。3月25日,李宗仁代总统派邵力子、张治中及章士钊等五人为和谈代表,于4月1日到北平,与中共举行和平谈判。4月22日和谈破裂,章士钊与邵力子、张治中等乃留居北平。同年6月,受润之先生委托,章士钊去香港,与湖南绥靖公署主任程潜的代表程星龄会晤。章士钊请程星龄转达了我党对湖南和平起义的期待,成功地促成了长沙的和平起义。新中国成立后,章士钊参加了开国大典,出任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并被推选为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73年7月1日,不幸在香港病故,终年92岁。

长沙岳麓书院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