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一位老先生塞给周总理一张纸条,毛主席看后:立刻召开会议

璟言看历史 2024-05-17 16:00:42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1948年秋天,一位身份神秘的老先生在中共华北局的护送下,来到了解放军总部西柏坡。

当时天色已晚,周总理便特意提着灯在村口等候他的到来,而毛主席则在院门口迎接了他。

他们三人见面后相谈甚欢,一直聊到了深夜。

散席后,老先生在周总理送他回住处时,塞给了周总理一张纸条,并声称这是关于如何解放北平的建议。

周总理随后就将纸条转交给了毛主席,毛主席看过后,当即就召开了军事会议。

那么,这位老先生究竟是何许人也?为何会让毛主席如此重视?他在纸条上又提出了哪些建议?

慧眼识英

1958年6月,中央文史馆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为他们不久前因病离世的馆长举行了送别仪式。

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毛主席、刘少奇、周总理等人,纷纷送上了花圈以示吊唁。

而这位得到党中央如此礼遇的馆长,正是毛主席的老师符定一。

符定一,于1878年出生在湖南衡山的一户耕读人家。

他的祖父为了让他将来有一技之长,在他很小的时候就送他去学了木工。

可惜符定一当时不仅身材矮小,力量不够,还经常一闻到刨花的气味就腹痛难忍。

所以在勉力尝试三次后,他决定放弃从事木匠这个职业。

之后家里长辈见符定一学木匠不成,便送他到叔父开办的私塾里读书。

不同于半路折戟的木工之路,符定一在读书方面格外有天赋。叔父教他的《十三经》《文选》等内容,他很快就背诵了下来。

他不仅对读书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还尤其偏爱古典文学。

几年以后,符定一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衡阳师范专科学校,后又被保送至京师大学堂深造。

1908年,符定一顺利从学校毕业,被当时的朝廷奏奖为举人。

当时他在北京先后担任了资政院秘书、顺天府高等教习等职务,直到辛亥革命后才重返家乡湖南。

回到湖南后,符定一就开始从事教育工作,陆续担任了岳麓书院院长、湖南省高等中学校长、以及湖南教育总会会长等重要职务,在当地拥有了很高的声望。

而符定一与毛主席的师生缘分,就是从湖南省高等中学开始的。

1912年,符定一创办了“省公立高等中学”,并出任校长。这所学校后来被改名为省立第一中学。

也正是这一年,19岁的毛主席在接连投考实业、法政、商业等几个专门学校后,发现这些学校并不符合他的要求,遂选择从中退学,报考了符定一所在的学校。

凭借深厚的学识与独到的见解,毛主席成功在一众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本届考生当中的第一名。

符定一在看过毛主席所写的应试文章后,就将他喊到校长办公室一叙。

他见到毛主席后,温和地说道:“是这样,凡考第一名的学生,我都要进行复试,所以想请你就在我的办公室再写一篇作文。”

“请校长命题。”毛主席听到符定一的话,当即就答应了下来。

随后符定一将他准备好的题目告诉了毛主席,即“论救国之道”。

毛主席拿到题目后思索片刻,就在纸上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数千字的文章。

文章立论新颖,文辞严谨,气势磅礴。符定一读过后,彻底为毛主席透露出的思想理念所折服。

他决定录取毛主席,并仔细询问了他之前的境况。

两人深入交流一番后,毛主席才向符定一请辞。

临走前,符定一从他的书柜中抽出了一本装订精美的《资治通鉴》放到了毛主席的手上,并嘱咐道:“这是我最心爱的一本书,希望你对书中内容融会贯通,它将助你成为一代兴邦治国之才。”

就这样,符定一与毛主席结下了师生之缘。

那么,他们两人之后又经历了什么呢?

救命之恩

毛主席入学后,符定一对他的学业非常关心。

其中某一次,毛主席因作文观点不同与班里一位语文老师产生了争执,这位老师一气之下就向校长符定一提出要开除毛主席。

然而符定一在了解情况后,却认为学生有问题应当得到老师的教导,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开除。

这位老师见校长不同意他的要求,深觉自己失了脸面,就从学校离职了。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毛主席班里的语文课都是由符定一亲自教授的。

而这件事之后,毛主席与符定一的关系也更加密切了。

符定一见毛主席怀揣着报国信念,就用古文字启发他:“‘国字’,顾名思义,乃一人持戈以守疆土,无枪则无以为继。”

之后见毛主席非常喜欢阅读,符定一就将自己精心写过注解的《御批通鉴辑览》赠与了毛主席,希望他能够从历史中汲取经验。

这段师生之间的交往,对毛主席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直到建国后,毛主席还曾经对符定一说:“我的好多知识都是和您学的。”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1913年,符定一被补选成为了国会议员,离开湖南远赴北平,他和毛主席也因此暂别。

杨昌济

1918年,毛主席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听说了赴法勤工俭学一事,遂赶来北平报名参加。

抵达北平后,毛主席为了解决生计问题,在老师杨昌济的介绍下,到北大图书馆担任了管理员一职。

在此期间,他成为了符定一家中常客。两人经常聚在一起研究学问,讨论时局。

由于符先生不吃辣椒,所以毛主席每次来访,师母都会特地为他准备一碗辣椒和他们师生二人都钟爱的苦瓜。

此外,这位师母在知道毛主席心忧天下,却时常身无分文后,每月还会给他五块大洋,作为日常活动的费用。

1922年,湖南反动军阀兼省长赵恒惕为镇压愈演愈烈的工人运动,残忍枪杀了黄爱、庞人铨等省工会领导人。

毛主席在得知赵恒惕的暴行后,当即就领导长沙六千余名水泥工人举行了游行并罢工。

他们成立了“全省工会联合会”,毛主席被选为了总干事。

随后,他与其他工会代表一同与赵恒惕展开了长达三天的激烈辩论,深刻揭露了赵恒惕的反动本质,惹得他从此将毛主席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1925年,赵恒惕得知毛主席回湖南养病的消息后,就秘密下令追捕他。

赵恒惕扬言:“一个毛泽东把半个湖南都搞乱了,这次不把他抓住,再出一个毛泽东,我这省长就别当了。”

就在毛主席千钧一发之际,回乡探亲的符定一,从时任省政府秘书长的亲戚处得知了这个消息。

为了让毛主席顺利脱险,符定一不仅当场就对这位亲戚表明了他与毛主席情同父子的态度,还说他坚信毛主席之后的成就一定会超过他们。

随后,符定一又找到在公安局担任局长的内亲,以性命作保,不让毛主席受到伤害。

紧接着,符定一又一边利用之前积累的人脉和威望打通关系,一边给不知道自己已经身处险境的毛主席写了一封亲笔信。

他还派出了自己的贴身亲信带着信物,赶去通知毛主席尽快离开湖南。

直到亲信返回,向他汇报毛主席已经踏上去往广州的旅程,符定一才终于放下心来。

之后两人再见面,就是二十多年后了。

进献良策

1948年8月,毛主席率领中共中央总部驻扎在了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

彼时华北地区即将迎来全面解放,蒋介石军队自知无力回天,便开始在平津地区大肆逮捕进步青年与社会贤达。

身居北平的符定一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秘密护送到了西柏坡。

他抵达西柏坡后,受到了毛主席与周总理的热情接待,三人一直畅聊到了深夜。

就在周总理散席后送符定一前往住处时,符定一将自己早就写好的纸条塞到了周总理手中。

他提出了“先武攻天津卫,后文取北平城”的建议,说这样做不仅利国利民,还有很大的可行性。

周总理在看过纸条后,并没有直接给符定一答复,而是说自己要和毛主席再商量一下。

第二天,毛主席针对符定一提出的建议,专门召开了军事会议,并邀请符定一出席。

会议上,符定一先生谦逊地说道:“我是搞教育的,不懂军事,连枪都不会放,今天可谓是门外谈兵。”

接下来,他就从历史、地理、文物古迹等各个方面,分析了北平之所以不能直接用武力解放的原因。

他认为应该先打天津,因为天津是北平的门户,打下天津,北平便会不攻自破。

符定一的观点,说服了会议上许多人,但也有一些军事指挥员提出了反对意见。

根据他们掌握的情况来看,天津城内外,驻守着多达万人的全副美式武装部队,部队长官陈长捷也下达了与天津共存亡的死命令。

而且天津本身城墙坚固、碉堡林立,易守难攻。

这些都使得攻打天津变得异常困难,不仅会造成部队大量伤亡,还有可能会拉长解放平津的时间线。

相比之下,北平防区范围虽然大,但守敌兵力薄弱,傅作义不像陈长捷那样肯为蒋介石卖命,高级军官厌战,部队整体士气不高。

而且从战略角度上看,攻取北平比攻取天津更为明智。攻克北平后,天津守敌就成为了瓮中之鳖。到时即便围而不打,他们也有很大概率选择投降。

符定一听完军方的分析后,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

他认为解放军如果用炮火轰开了北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所带来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

他们双方就这样各执己见,进行了一番争论。

毛主席则在抽完几根烟后,才喊停道:“会议暂时开到这里,最后就由中央军委来做决定吧。”

后来,这场会议结束的当天晚上,毛主席就派周总理给符定一带去了一个好消息。

中央军委最终采纳了符定一的建议,决定先打天津,后争取和平解放北平。

新中国成立后,符定一又相继担任了中央文史馆馆长、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等重要职务,继续为祖国的教育文化事业作贡献。

他去世后,毛主席悲痛地说道:“符先生是我们工作中的一面镜子,人走了,镜子却还留在我们身边。”

本文由“璟言历史”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