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超大电芯军备竞赛加速行业洗牌!

浩漫评商业 2024-10-22 10:48:55

中国储能网讯:

近日,阳光电源向业内公布了其对于第三代电芯的研判。阳光电源认为,第三代储能电芯产品的容量将确定为625Ah。

阳光电源光储集团副总裁、储能事业部总裁徐清清表示,这是阳光电源结合客户需求、交流侧容量调度需求、产业链上下游实际情况的综合分析后给出的研判。阳光电源希望借此促进电芯规格早日标准化,进而避免产品规格复杂多样带给行业不必要的混乱、内卷,从而集中精力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徐清清的这番表态,也是目前行业共同的心声,如果能在混乱开始之际就统一一定的规格,以标准化避免内卷,从而真正促进储能产业高速高质量发展。但此次阳光电源对下一代电芯的研判,最终是否真会导致625Ah电芯成为新一代储能主力电芯,尚待时间检验。

500Ah+超大电芯未来几年将成为主流

储能电芯的大容量趋势,大约开始于四年前。2020年,主打长循环寿命的280Ah(安时)电池产品推向储能市场,迅速替代了原有规格成为储能电站应用的主流。

2023年,314Ah储能专用电芯出现,其在各项指标上均对传统的280Ah电芯形成了降维打击,因而314Ah电芯诞生后,开始快速对280Ah电芯进行市场替代。据行业机构预测,今年年底314Ah储能电芯的市占率有望达到50%。

同时,随着储能装机快速扩大,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储能终端降本倒逼,电池企业开始密集备战下一代更大容量储能电芯,500Ah+大容量电芯将在未来几年成为主流,在业内已经是高确定性事件。

之所以把电芯容量越做越大,储能电池厂商最大的驱动力就是降低成本以抢占下游市场。尺寸放大伴随的是面积按两次方、体积按三次方增长,对于电芯而言,就意味着有效电化学成分在电芯总体积与质量中相对占比提高,“摊薄”了结构件等辅助材料的用量,系统集成时使用的电芯数量和零部件数量也就更少。

此外,与货架产品相比几乎翻倍的系统能量密度,超大电芯还能够大幅减少储能电站占地面积,带来土地征收、现场施工的一系列成本节约,进一步降低了项目总体建设成本。对于下游客户来说,500 Ah+的超大电芯在降本方面的效果也就更加突出。

由于超大容量电芯主要用于电网侧和电源侧的大型储能场景,在国内大储市场经济性不足的背景下,降本仍然是下游电站投资商的核心诉求。而超大容量电芯具备显著的降本优势,可以为厂商带来更好的价格竞争力。

超大容量带来的安全隐患

中国储能网注意到,自行业推出300Ah+大电芯以来,围绕大电芯的争议一直不断。以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为代表的业内专家们指出了300Ah+储能大电芯带来的安全性问题——通常情况下,电芯越大,就越难散热及保证电芯内部温度的一致性,电池短路后的热失控的风险也就越高。

随着储能电芯容量继续增大,对应的技术难度和门槛也相应提高——超大电芯可不是大电芯的等比放大,而是涉及到材料、设计和制造的一系列复杂问题。如今储能电芯容量再次提高到500Ah+,这无疑对于锂电池储能本体、过程和消防安全都提出了更严苛的安全要求。

现有研究表明,随着电芯体积与容量同步放大,其内部电流与温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将更为明显,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温度梯度,而电池簇内电芯排列越来越密集、间隙较小,对均温散热的挑战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6米或12米长度的储能柜中集成大量单体电芯,又面临户外环境温度湿度的波动,因此不同区域温差与温升不一致性也加剧了热电耦合系统设计的难度,匹配不当,轻则直接影响电芯寿命,重则将产生热失控的巨大风险。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如果电芯没有经受足够数量和足够时间的考验和反馈,只是过度追求大容量和新技术,电池的一致性将无法得到保障,就会给储能系统带来运营风险。因此,大容量电芯的迭代实际上是把双刃剑,在降低了成本、加速市场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和技术难题。

有专家认为,未来两年,500 Ah以上储能电芯的研发与量产,对于储能电池企业而言将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而超大储能电芯的安全争议,还有待其大规模量产交付后的检验。截至目前,500 Ah以上的储能电芯仅有小批量装机应用,尚未在储能行业实现批量应用。

大容量军备竞赛将加速行业洗牌

除了降本,寻求产品差异化也是超大容量电芯加速到来的一大驱动力。因为超大电芯是通过产品和技术创新来实现储能系统的降本,这与价格战式的降本有着本质上的差别。所以,能够量产大容量电芯成为电池企业产品和技术竞争力的体现。

随着500Ah+电芯军备竞赛的大幕拉开,众多电芯厂家纷纷表示,在规格上将迎来一场革新。全新规格的储能电芯,意味着其无法与动力电池共线生产,因此同样需要电池厂商权衡其未来市场订单能否覆盖产线建设、设备定制等巨额投入。

同时,超大容量储能电芯的制造过程也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即使一些电池厂商有能力生产,但如果产品良率不高,盈利空间就会很小。所以有能力跟进这一技术与产品趋势的厂商,往往也有着甩开中低端竞争者的防御性意图,在一二线厂商与尾部厂商之间划出一道深深的技术“护城河”。

目前,国内有数十家储能电芯厂,其中推出300Ah+电芯的厂商只有20余家,推出500Ah+电芯的更少,只有10家左右。凭借足够差异化的大容量电芯产品,头部电池厂商将能够更好抵御业内电芯产品“同归于尽”式的价格拼杀,而无力向上升级的电芯企业,势必将在大容量电芯迭代的过程中面临加速洗牌。

不过,迄今为止,头部企业所推出的500Ah+超大电芯还未能实现大规模量产交付,要渗透市场仍有待时日,且下游客户对于500Ah+的接受情况也存在不确定性。长期来看,未来电芯容量的最优解究竟多大,哪一规格产品能够成为市场主流,还是要看谁能在高安全的基础上保持成本最低,这一切只能等待市场和时间给出答案。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储能电芯双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近期不约而同在其新产品发布中淡化了电芯容量这一指标,而是将重点放在总体系统平台可量化的经济回报和运营可靠性上,由此可见巨头们在市场策略上的老道。

作者:潘望 来源:中国储能网

咨询:178-8246-8427 梁娣祯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