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视听观点|我们需要“真实的演唱会”

科技走在视听上 2024-02-17 05:24:43

我们需要“真实的演唱会”

文 / 腾远

2023年,正当音乐爱好者们享受着疫情后一波接一波的演唱会福利时,却被一则有些惊人的消息抢了头条——五月天演唱会假唱。这不得不让当下享受演唱会狂欢的我们静下心来,重新审视我们究竟需要的是怎样的演唱会,以及该如何面对华语流行乐坛青黄不接的现实。

其实对于真正的音乐爱好者、特别是音乐发烧友来说,不难分辨出演唱会真唱和假唱,因为录音室和现场演唱出来的声音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效果,更不用说五月天在演唱会上还玩了主歌部分真唱、副歌部分假唱这种拼接的小伎俩,前后效果反差之大,更让破绽一览无余。正如乐评人丁太升所说,这就好比是你花了钱去看一场高水平的画展,结果发现看到的都是打印出来的照片。同理,演唱会假唱同属欺诈消费者的行为,主办方和歌手团队赚的盆钵体满,观众被明目张胆糊弄,其所作所为令人失望、痛心。

其实综艺节目、晚会等场合假唱行为已经屡见不鲜,虽然从歌手和观众的角度来说,这仍是一种欺骗行为,但公益性质的节目、晚会还是和商业性质的演唱会有着本质的区别。一些综艺节目、晚会除了娱乐功能外,还有一些其它的功能和意义,所以为了节目和晚会播出效果考量,节目组和导演组会放弃铤而走险的可能,选择更加稳妥的方式,从这个角度解释倒也合情合理。但对于演唱会来说,还是个唱,还是发生在歌迷群体如此庞大的著名乐团身上,假唱行为实在是不可原谅。特别是对于买票进场的观众来说,确实构成了很大伤害。

当然,也有歌迷会维护五月天的这种行为,认为他们连开8场演唱会,强度太大,嗓子太累,有假唱也很正常。对于这种辩解,笔者当然无法苟同。你没有那金刚钻,就别揽那瓷器活,2023年的演唱会市场可以用井喷来形容,哪个知名歌手的演唱会强度不大?已经年过六旬的张学友不断刷新着自己创造的巡演吉尼斯记录,每一次巡演比任何歌手强度都大,从2023年9月到10月,光是在广州就连开10场,可是他假唱了吗?而且张学友单凭一己之力就在台上完成了这么艰巨的任务,五月天可是有五个人啊,虽然另外四个的身份是乐手,但哪怕你们在主唱快要破音的时候顶一顶,也比以这样不堪的方式收场强。

我们可以举一个更极端的例子,2023年伍佰的演唱会是以怎样的方式呈现,大家应该也都看到了。尽管一场演唱会下来,估计有一半歌曲都交给观众唱了,但观众们却也乐在其中,一起浸淫在音乐的氛围里,享受着当下和回忆里共同的欢乐。知名主持人蔡康永有句话说的很有道理:“演唱会最重要的是共享,是你跟所有和你具备同样特质的人在同一个场所里面,相信同一件事情,宣泄同一种情感,和听专辑不同,它具有仪式感。”所以,去看演唱会的人要求并不高,最重要的是他们要的是一种真实,哪怕歌手的演唱不完美,哪怕一大半歌曲都是全场大合唱,但能和一起经历过那个岁月的人一起去享受那份真实带来的回忆,那份真实带来的开心和感动也就够了。

而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这次五月天演唱会假唱事件的发生,也从侧面反映了华语流行乐坛青黄不接的现实更加暴露。2023年演唱会市场虽然蓬勃,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依然是老牌歌手的天下,谭咏麟、张学友、黎明、郭富城、林子祥、周杰伦、陈奕迅、任贤齐、伍佰、张信哲、周传雄、林志炫、张惠妹、梁咏琪等等。反观新生代歌手,叫好又叫座的可能也就邓紫棋、张杰、薛之谦等寥寥数人。可以说,我们依然生活在华语流行音乐的回忆里,能唤起我们去看演唱会欲望的只有“回忆杀”。而若干年后,当这些歌手老去了,唱不动了,我们可能连回忆的机会都没有了。

可能有音乐发烧友并不喜欢演唱会,认为买上一套好设备,泡上一壶茶,坐在家里舒服地享受音乐就挺好,演唱会是可有可无的事情。但正如笔者上面所说,演唱会和听专辑不同,他是一种具有仪式感的事情,我依然清楚地记得2006年的夏天,我第一次去北京听演唱会,我是如何一波三折地和北京的歌迷朋友聚首,如何和朋友们一起奔赴一场期待已久的盛宴,又是如何在现场听得感动到落泪。一场演唱会的意义,不只是坐在那里听2-3小时的歌曲,更是它前前后后发生的故事、回忆和感动。我们不能没有演唱会,不能没有“真实的演唱会”。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