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中心住了半个多世纪,如今竟能“原地改善”,搬进全新的房子里,这批来自石榴新村的老业主,可能是今年南京最幸运的“改善客”。
今天(7月25日),南京首个城市更新危房安全消险改造试点项目石榴新村,259户原住民齐聚评事街87号大院,迎来了“回祖宅”选房的日子。
作为南京主城区最著名的“城中村”之一,石榴新村的“涅槃重生”,为南京城市更新的推进提供了宝贵经验,也让众多居民体验了一回“原地改善”的幸福感。
已“去化”102套
石榴“新”村年底迎来交付
遵循“先签约先选房”的原则,今天石榴新村第一批选房业主,可谓是最幸运的。
此次石榴新村选房活动定在了小区不远处的评事街,整个选房活动持续三天。经过第一天的选房,302套新房中的102套已“名花有主”,笔者到达现场后,选房表清晰地记录着“去化”房源和剩余可选房源,具体如下:
石榴新村项目分为A、B两个区域,其中A分区6幢住宅,最高11层、最低4层,新建住宅282套;B分区2幢住宅,新建住宅70套,所有住宅均配备电梯。
此次回迁选房活动,所有新房按照套内面积计算,从20㎡到67.5㎡不等,每2.5㎡划分为一个面积段,形成了20个面积段、36种户型供居民选择。
“这次石榴新村的回迁房最重要的就是改善环境,户型的话还是不能跟商品房比。”在石榴新村施工现场,一位将在明天前去选房的老业主告诉笔者。
在他看来,石榴新村的更新改造虽然户型稍显“落后”,但也是为了照顾每个业主的回迁置换需求,因此还是利大于弊的。“之前我们连电瓶车都没地方停和充电,现在还多了100多个地下停车位了,而且户型设计比过去好太多。”
(石榴新村内部现场)
当然,此次项目更新对石榴新村业主而言并非无偿。“我们每户需要缴纳2800元/㎡的改造费,等拿房的时候交,但不是按照套内面积,而是按照建筑面积,新房得房率大概在60%出头吧。”老业主透露道。
不过若业主不满意原地置换,也可以选择被政府回购。
据悉,石榴新村项目采取以原地重建、回迁安置为主,异地置换、货币回购、优先购买原地商用房屋相结合的方式,因此允许业主选择货币补偿、并前往异地置换,石榴新村被分配的置换地为岱山和花港。
“回购价是3万/㎡,可以去新城买大房子,不够的部分需要自己补,说实话这个标准放在今天已经相当不错了,旁边老小区都才2万出头。”
“忧居”变“优居”
主城“老破小”变化有多大
始建于1958年的石榴新村,房龄早已超过60年。作为旧时代的非成套住房,石榴新村虽然与新街口为邻,地段与配套“无敌”,但自身的素质却日益衰落。
(曾经的石榴新村)
由于私搭乱建,这里曾经是房挨房的“一线天”、楼挤楼的“握手楼”,面积小、密度大、卫生差,加之年久失修、配套设施紧缺,安全隐患众多。个别房屋一年四季见不到太阳,湿度相当大。
不过,随着2020年石榴新村被列为南京首个城市更新危房安全消险改造试点项目后,小区采取“留改拆”的方式进行更新,变“传统征收”为“包容更新”,告别了大拆大建、拿钱走人的传统模式,严格遵循“规划引领、因地制宜、政府帮扶、居民自愿”的原则。
为了更好完成第一次城市更新,项目改造委员会分类型、分批次组织召开了69场居民议事会,认真分析每一户居民诉求,设计方案经过约70轮修改和20轮户型调整,才完成了此次20个面积段、36种户型的“个性化选择”。
片区将采取商住混合模式,打造全开放优质街区。原有的南京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地块将改为社区医院,原本五六米宽的小王府巷将拓宽至可以行车的14米,还将配套休闲广场、街旁绿地,构建现代化都市空间。
(目前的小王府巷)
石榴新村附近的边角地、空闲地和非居住用地等低效用地会一并纳入规划范围,进行统一运作,使土地得到有效集约利用,实现绿化、底商、停车等环境品质的提升与配套的完善,精心构建好居民的“15分钟生活圈”。
写在最后:南京是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央财政首批支持城市。
石榴新村项目有效破解了“老旧散”片区改造以及不具备征收条件的城中村危旧房改造难题,将为其他城市更新项目提供更多经验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