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李白、高适、杜甫三人是好朋友,书籍上这样写,电影里也这样演,那么他们之间真实的关系到底怎样?
三人分手后,高适的人生开了挂翻开史书,我们知道,公元744年春天,李白被唐太宗“赐金放还”,一路东游到了洛阳,见到了杜甫,又经杜甫的引荐,又认识了杜甫的朋友寓居宋中(商丘)的高适。三人快意畅游,登吹台、游梁园,狩猎于孟诸野泽,饮酒赋诗,怀古论今,结下深厚的情谊。
短暂的相聚后,他们就各自开始了寻找机会的旅程。
先说高适。直到749年春,高适才经睢阳太守张九皋的荐举,通过了有道科的考试,被授职为封丘县尉。高适在封丘县尉任上,对迎来送往,欺压百姓的官场充满了厌恶,在苦闷中,干了两年多就辞官。直到752年秋,49岁的高适在长安遇见了名将哥舒翰帐下的御史中丞受田梁丘,经田梁丘推荐,赴河西幕府投奔战功赫赫的河西节度使哥舒翰。
哥舒翰对高适的才华颇为欣赏,于是上表请任高适为左骁卫兵曹,充任哥舒翰府内的掌书记。而高适也投桃报李写了很多赞颂哥舒翰的诗歌《同李员外贺哥舒大夫破九曲之作》。两人朝夕相处,相互欣赏。甚至在第二年冬,高适随哥舒翰入朝,哥舒翰在唐玄宗面前盛赞高适。高适的人生从此开挂。
困境中,李白与杜甫为哥舒翰写的自荐诗而此时的李白与杜甫在干什么呢?
三人分手后的第二年(746年),杜甫来到长安,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谋取官职。第二年杜甫也参加了考试。但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自此,为了生活,杜甫不得不奔走献赋,投赠干谒等,过着贫困的生活。
而李白也好不到哪里去。一边过着寻仙访道,四处交游的生活,一边在苦闷中寻找再次入仕的机会,但一直无果。
在翻阅李白与杜甫的传记时,我惊讶的发现,753年9月,在高适成为哥舒翰的红人后,困境中的李白与杜甫竟然都给哥舒翰写过自荐信。
比如李白为哥舒翰写过《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
天为国家孕英才,森森矛戟拥灵台。
浩荡深谋喷江海,纵横逸气走风雷。
丈夫立身有如此,一呼三军皆披靡。
卫青谩作大将军,白起真成一竖子。
为求职,李白对哥舒翰的功绩大加赞颂,甚至吹捧即使说名垂青史的白起与卫青的战功与哥舒翰比较,啥都不是。
而同样在754年,杜甫更是写下《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交由田梁丘把此诗转交给哥舒翰。
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
君王自神武,驾驭必英雄。
开府当朝杰,论兵迈古风。
先锋百胜在,略地两隅空。
......
未为珠履客,已见白头翁。
壮节初题柱,生涯独转蓬。
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
军事留孙楚,行间识吕蒙。
防身一长剑,将欲倚崆峒
杜甫在诗中长篇大论地颂扬哥舒翰的功德勋业,同时诉说自己身老不遇、日暮途穷的苦情,提出想投靠河西幕参谋军事的请求。
但不幸的是,李白与杜甫的自荐信都石沉大海,没有回音。
高适为什么对困境中的李杜置之不理?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既然高适在哥舒翰那里得到重用,是个红人,为什么不直接找好朋友高适或给高适写信求推荐,李白却要毛遂自荐,杜甫却要托田梁丘为自己带信?最大的可能是二人都曾向高适求推荐,但没有等到高适的任何信息,只能另寻他途。
作为军中掌书记的高适本身就担负着为军中招募人才的工作,为什么对李杜二人的请求置之不理呢?是二人没有才能吗?作为一个名满天下的诗人,李白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做一个搞宣传的幕僚绰绰有余,何况李白在朝廷做过翰林待诏,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为什么不用?而对于哥舒翰,作为大唐诗坛No1的李白的名字他不会没听过,为什么会不与理会?高适在其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
至于杜甫,虽然没有李白名气大,也没有工作经验,但也有一定的诗才,否则高适也不会与杜甫交往。况且就当是对困境中的朋友帮忙也行啊,同样为杜甫的朋友,之后做过剑南节度使的严武就曾将杜甫招至账下任工部。为什么高适不肯帮这个忙呢?
是怕李白、杜甫的到来会,如果受到重用,会影响自己的仕途吗?
也许吧,这让我们看到,高适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在他眼里,即使再要好的朋友,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啥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