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狠起来,连人才也坑

声道观察 2022-06-23 22:04:20

文\熊猫的熊

连续几个月以来,郑州的几百名硕士博士,都在为郑州永威•金桥西棠项目楼盘的停工烂尾而苦苦焦虑。

西棠项目是一个特别神奇的楼盘,因为业主很多是以人才引进方式来到郑州的,所以它也被称为“河南最高学历楼盘”。有媒体提供了一个数据:

在对永威•金桥西棠1172户业主以直系家庭为单位填写的问卷调查中,1983名业主中就有189名博士、481名硕士,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超八成,246人享受郑州市人才补贴,占比小区业主20.99%。——《每日经济新闻》

至少670名硕博士业主,八成以上业主是本科学历,每五个业主就有一个拿着人才补贴,放眼全国的商品房小区,恐怕没有几个能有如此高的学历含金量了。

但就是这样一个高学历楼盘,一个安置引进人才的楼盘,面临着停工甚至烂尾的危机。

01

据报道,楼盘2020年8月开盘,2021年11月之后便处于停工状态,直到3月底在业主维权下,才开始“装模作样的‘表演式’复工。随后是一轮又一轮的谈判协商。

至于楼盘停工,原因不算复杂。金桥集团和永威置业两家开发商闹分家;同时,原本该楼盘的资金,被挪用到了另一个北龙湖项目,导致两个项目都进入了僵局。

眼瞅着项目停工,这些据说包括医学博士、大学教授、公务员、高精尖技术工作者在内的高知业主们不甘心啊,于是便开展了花式维权,贡献了一个奇幻的维权场面。

在网上,有业主写了一篇《人间剧本 两千作者——西棠故事》的长文,多达7万字,堪称血泪控诉;据说,业主还自发组成法务组、监督组和视频组,与房企、政府部门沟通协商。

他们还开办公号、短视频。“现在我们的短视频都会注重内容性,会根据业主的真实情况进行脚本创作”。看到这里,我一个做自媒体都坐不住了,脑海里不禁浮现那个经典的表情包:

但房地产的坑,哪是这帮高学历书生能轻易填平的。从去年12月到今年6月,项目足足停工有七个月了,这些业主却发现,“结果离预期也越来越远”。

一群专业的人才,动用了各种专业的维权手段,为什么面对“最高学历的楼盘”的停工还是会束手无策呢?

原因很简单,别说坑他们的开发商了,就是整个房地产行业,现在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房地产是资金密集行业,以往开发商将甲项目的资金挪用到乙项目,这种高效率的滚动开发的模式,只要有源源不断的购房者,就不会出问题。现在这个模式行不通了。

据报道,在开发商之一金桥的实控人崔红旗挪用的16.1588亿中,有10.115亿销售回款由金桥方转入北龙湖项目,但北龙湖项目已经被套牢,这意味着挪用资金的窟窿很难填回去。

现在,善后工作只能指望国资平台的介入,而被套牢的当然还有这些业主。

2020年,郑州发布了《关于实施“黄河人才计划”加快建设人才强市的意见》。这些业主中不少正是领取补贴的人才,他们作为建设者来到郑州,却被困在了停工的楼盘里。

更魔幻的是,涉事楼盘正好位于郑州大学对面,而郑州大学是河南的唯一一所211高校。

需要人才的郑州,用补贴把一批人才慷慨引入,然后停工烂尾的楼盘,又将他们牢牢困在了郑州,好一出魔幻版的“天下人才,尽入吾彀”。

业主的心态听说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本对郑州和自己的未来充满向往,现在他们只剩下疑问和愤懑——“郑州就是这么对待高知人才的”?

02

在“河南最高学历楼盘”陷入停工风波时,郑州最近还出现了两条跟房地产相关的热门新闻。

第一条是“小麦、大蒜换房”。

据报道,网上传出建业集团两张促销海报,一张是河南商丘的河畔洋房项目,活动内容为“2元/斤,小麦换房,最高可抵16万房款”。另外一张则是来自河南开封的建业城项目,“5元/斤,大蒜换房”。

这两张营销海报被证实属实。而所谓“小麦、大蒜换房”,简单来说,就是开发商以市价向农民收购小麦、大蒜,然后用以抵作首付款。

互联网上曾流传着一个马云的经典论断,他说未来房价贱如葱。这个论断真假未经验证,现在房价真的到了以小麦、大蒜为计量单位的时刻,想想确实挺魔幻的。

而提出“小麦、大蒜换房”促销策略的河南建业集团,正是河南当地的房地产龙头,它在前几年就完成了对河南所有县的业务全覆盖。

河南建业足够下沉,下沉到各个县城,不像一些开发商,只做一二线城市的生意,所以“小麦、大蒜换房”是有业务基础支撑的。

但一家省域龙头房企,突然盯上了农民了,盯上了他们的小麦、大蒜,确实说明当地的地产市场凉到了何种程度。

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过去像建业集团等本土开发商,吃住了城市化农民进城的红利。现在城市化放缓,棚改货币化走向尾声,进城买房安家的农民少了,开发商挣不到钱了。

这为“河南最高学历楼盘”的停工提供了另一层解释:

购房意愿减少,楼市急速降温,没有销售回款作为支撑,开发商那种滚动式、高周转的开发模式,自然行不通了,挪用的钱哪还有回填的能力?

03

办法总比困难多。为了加速去库存,帮落难的开发商一把,郑州于是想出了另一招:

房票。

6月20日,郑州发布了《大棚户区改造项目房票安置实施办法(暂行)》,提出中心城区的棚户区改造将推行房票安置,即参照货币化安置的办法,但是给被征收人的补偿不是现金,而是房票——在购房时可冲抵购房款。

以往的货币化安置方案,拆迁户拿着钱未必会买房,或者未必会立马买房,现在拿着房票相当于打了个白条,12个月内一定得支付买房,否则房票作废。

如此一来,财政层面棚改安置的资金压力少了很多,又能够刺激楼市消费回暖。房地产这个夜壶,被郑州玩出了新的花样。

但这里我给大家提供两个数据:

第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DP比重,郑州曾长期占据重点城市首位。2020年完成投资3428.8亿元,排在上海、重庆、北京、杭州和深圳后面,高于广州,也远高于GDP排名。

也就是说,郑州的经济和财政,高度依赖房地产。

第二,克而瑞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其中,郑州、长沙、重庆和武汉项目交付风险较大,尚未交付的问题项目总建面皆超200万平方米、总套数皆超2万套。

通俗来讲,就是郑州的停工、烂尾的楼盘数量,在全国领先。这和它对房地产的依赖是相辅相成的。

这样看来,那些“河南最高学历楼盘”坑掉的高知业主,他们并不孤单,本质上他们也是一种“接盘侠”,和那些农民一样。至于人才引进,却遭遇开发商割韭菜,看似离谱,一切却也在逻辑之中。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