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格局要打开
10月22日,千呼万唤始出来的鸿蒙OS NEXT正式亮相。鸿蒙系统也成为继安卓和iOS之后的全球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这一里程碑式的发布,不仅代表着我国技术自主能力的提升,更是华为在全球移动市场中获得了更大话语权。
据悉,鸿蒙系统已经实现了手机、平板、汽车座舱等多设备、多场景的互联互通,其适配设备数量已超过10亿。更多的设备适配机会、广泛的合作网络支持以及不断扩大的用户群体,对互联网科技从业者特别是开发者而言,这似乎也是快速推广和盈利的良机
随着鸿蒙系统在国内外的迅速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一个问题:鸿蒙会不会像苹果和安卓一样,收取所谓的“鸿蒙税”?网络上流传着鸿蒙未来将会对应用收取20%佣金的消息,引发了大量讨论和猜测。
会有“鸿蒙税”吗?
目前所谓“鸿蒙税”的说法尚未被官方证实,鸿蒙至少在短期内不会收取所谓的“鸿蒙税”。原因主要在于,“生存”依然是鸿蒙当下的关键。
首先,当前华为的重心是吸引尽可能多的开发者加入鸿蒙生态,尽量扩大鸿蒙系统的用户基数,稳固其在市场中的地位。相比之下,苹果和谷歌之所以能收取30%的佣金,部分原因在于它们的市场占有率和用户规模已经足够大,开发者为了获取用户,别无选择,只能加入这些平台。而对于鸿蒙来说,尽管其市场份额逐渐提升,但与安卓和iOS相比,生态的完善程度和用户粘性仍然存在差距。贸然收取佣金,将会严重打击开发者的热情,尤其是那些体量较小的应用和新兴开发者。
其次,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来看,鸿蒙的目标是成为中国市场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极,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在一个健康、开放的应用生态之上。如果在当前阶段对开发者收取“鸿蒙税”,无疑会对其生态构建造成阻碍。因此,鸿蒙可能会采取“两步走”的策略,首先在国内市场稳步推进,逐步完善应用适配,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再考虑佣金政策,以维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实际上,鸿蒙的生态建设也和其他平台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即如何在商业模式和开发者支持之间找到平衡。从苹果和谷歌的案例可以看到,高额的应用商店抽成往往会成为开发者和用户之间的痛点。谷歌在近期的反垄断诉讼中,被美国法院裁定必须开放Google Play商店,允许第三方应用商店进入,并取消对开发者使用其他支付系统的限制,这意味着开发者可以减少对Google Play的依赖,从而降低成本。
同样地,苹果也因为其“苹果税”被广泛批评,尤其是在中国市场,一些专家指出,苹果对打赏行为的抽成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这一系列的裁决和法律修订,无疑为鸿蒙未来的佣金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不可否认,任何操作系统要想长期发展,必然需要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而应用商店抽成是目前较为普遍的方式。但华为在制定这一政策时,显然需要更加谨慎,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如何既能够实现平台的商业化,又不至于让开发者和用户流失,是一个重要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