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读懂这5句话,你就真正地人间清醒了

月窗读书 2024-08-29 11:24:33

1965年,马尔克斯在路上开车的时候,突然获得了《百年孤独》第一章的灵感,随即掉头回家。

马尔克斯辞去工作,每天与香烟为伴,从上午9点写至下午3点,闭关18个月,写作过程非常辛苦。

他对朋友说“我要么因此而一举成名,要么头破血流”。

1967年,《百年孤独》一经出版,迅速畅销世界,成为争议最少的世界文学经典,多年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它的地位无可撼动。

中国一整代作家,包括莫言、余华、贾平凹等人,也深受此书影响和启蒙。

莫言曾经在采访中说过:“我第一次读到《百年孤独》时非常惊讶,原来小说也可以这样写!”

“我搏斗了20年,终于可以离开他了,但我觉得我现在也终于可以靠近他了,因为我把中国的魔幻素材处理得和他不一样,这个过程是如此的痛苦也如此的漫长。”

余华也曾说过:“马尔克斯是了不起的作家,我对他除了崇敬,没有别的。”

陈忠实的《白鹿原》,也被读者们发现,在写作手法上和百年孤独很像。

01

马尔克斯的童年在外祖父母家度过的,经常听着外祖母讲的故事进入梦乡。

祖母向他述说的故事他光怪陆离的写作风格,也是受这个时候的影响。

更是在一次采访中说道:“她老人家讲故事就是这种方式,好像人物就在眼前,事情正在发生……而且常常人鬼不分、古今轮回”。

外祖母家里的大院非常气派,院子里有很多空着的房间,看上去阴森森的。

外婆总会拿这些空着的房间讲一些令人听来害怕的故事。

每天晚上天黑了,孩子们便不会再到处乱跑。

外祖母的这些迷信故事几度让小时候的马尔克斯出现幻觉。

比如自己真的看见过死人和恶魔。这些死人的鬼魂都会附在那几间没有人的屋子里。

外祖母就像《百年孤独》的乌苏拉,她的世界是充满虚幻的,就像是生活在一个个超自然的时空。

后来马尔克斯看《一千零一夜》、《阿拉丁神灯》的故事,更加让他想起外婆故事里的世界。

外祖父和外祖母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

外祖母魔幻,迷信,虚无,外祖父聪明,务实,浪漫。

马尔克斯的外祖父是一个上校,算是一大户人家。

而他的父亲却是一个普通的电报报务员,虽然十分有才情,但是为了生活不得不辍学打工。

马尔克斯父母的爱情,其实是一段门不当户不对但是依旧幸福的爱情。

埃利西奥和路易莎的爱情,其实是在马尔克斯祖父母的反对声中结合的。

面对层层阻碍,二人的爱情似乎更加坚不可摧。

1926年6月11日,有情人终成眷属,并生下了马尔克斯。

而《霍乱时期的爱情》马尔克斯便是以父母为原型的。

路易莎和埃利西奥结婚后,丈夫外调。

路易莎也跟随丈夫,但是这个时候她已经怀孕。

父母希望与女儿女婿和好便将女儿接到家中,并在外祖父母的家乡阿拉卡塔卡镇上生下了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中的马孔多镇便是以这里为原型,布恩迪亚家族的蓝本,就是外祖父家,被马尔克斯称作大屋的地方。

生下马尔克斯以后,父母就离开了这个小镇,马尔克斯也就跟随着祖父母生活,并在这里度过了自己难忘的童年。

02

而在马尔克斯心中,外祖父是一个甚至比自己父亲还要重要的人。

他经常带着马尔克斯去镇上闲逛,有一次带他去了冰库,那个无比炎热的夏天,小马尔克斯知道了什么是冰块。

他也在百年孤独中写道:我摸到的冰是烫的,那是因为我所描述的城镇是世界上最炎热的城镇。

爷孙两个有说有笑,听外公讲述他曾经参加过的战争故事,那种美好的场景也被他记录在作品中。

外祖父参加过千日战争,也被认为《百年孤独》中布恩迪亚的人物原型,同时他在男女私情方面也和书中人物一样肆无忌惮。

布恩迪亚几代的原型,则几乎都是在性欲方面比较旺盛的。

“据说老人在全镇有几十个私生子。他是一个德高望重的自由党人,毕生只碰到一个人胆敢对他出言不逊, 后来此人给他一枪结束了性命。”

在马尔克斯八岁的时候,便离开了外公外婆,外公也因此变得郁郁寡欢。

1937年3月,外祖父因为姐姐的去世大受打击,加上染病,短短几天便离开了人世。

小马尔克斯却没有见到外公最后一面,这也成为他一生的遗憾。

他性格内向,不会表达,但是在他的心里,外公却是他心里最重要的人。

后来马尔克斯说:我感到非常遗憾,我讨厌不明不白地过日子,但命运却让我不得不如此。我明明有机会向他老人家表明自己对他的感情,但最终我失去了这种机会。

03

童年的这段经历,成了马尔克斯创作的源泉。

马尔克斯曾说,他写作《百年孤独》的目的就是为了记录自己童年在外祖父母家的生活。

就如他在《番石榴飘香》中写道:我要为我童年时代的全部体验寻找一个完美的文学归宿。

一个家族的兴衰将马尔克斯童年的记忆串联起来,用魔幻现实的手法,让人知道家族的历史,整个拉美的历史。

百年间,家族姓氏在不断重复,家族的孤独、命运的孤独也在不断的上演。

男性重复着用“奥雷里亚诺”“何塞”“阿尔卡蒂奥”命名,女性角色就是用“阿玛兰妲”“蕾梅黛丝”命名。

重复的名字关联着相似的人物的性格。

阿尔卡蒂奥大多都是纵欲的、随性的。

奥雷里亚诺多是执着坚韧、性格孤僻、沉闷压抑。

阿玛兰妲大多对爱情比较执着,喜欢自己的侄子。

蕾梅黛丝大多美好但破碎,退场比较早。

家族中最长寿的乌苏拉见证了布恩迪亚家族的盛衰演变。

即使在她失明后,她依旧能如同看得见一样。

在她眼里,一切都不过是过去的重复。

她惊呼时间在打圈圈,因此她永远沉湎于对过去的回忆之中。

这种对过去的追怀也是时间重复与轮回的一种表现。

从家族最初的乱伦产物“猪尾巴”到最后一个乱伦产物“猪尾巴”被蚂蚁吃掉,命运轮回,家族魔咒难破。

这一切似乎是冥冥之中的神秘力量决定的,布恩迪亚家族的结局,一开始就在吉卜赛人墨尔基阿德斯的羊皮密码中预示了。

无论这个家族中的成员如何苦苦挣扎,终究逃脱不了被诅咒的命运。

很多人都说:《百年孤独》是一生至少要读一次的书。

马尔克斯在书中,探讨了孤独、时间、死亡、名利和爱情等人生话题,重读《百年孤独》,这5句话,可以让我们越活越清醒。

04

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

路易斯·塞普尔维达曾说:不要相信记忆,它总会被美化。

回头总是不靠谱,因为回忆总是被美化。

翻以前的照片很怀念大学的时光,但仔细回忆一下那时候也有很多烦恼和不愉快,过的也并不怎么快乐。

但是现在看见以前的照片就会产生一种羡慕的感觉,和同学相处的时候明明也有很多不愉快的瞬间,但是翻看照片只会觉得:真好啊!

过去是真实存在的,它代表着你以前生活的全部,你走过的路,你爱过的人,包括曾经的自己。

但过去就是过去,它只能代表你的以前,不能代表你的现在,更加不会代表你的未来。过去的经历,过去的挚爱,过去的自己,都已经成为了过去。

一个人之所以反复想起自己的前任和过去的事情,并不一定是他对过去的人和事,有多么深的情感,极有可能,现在没有以前过得好。

人性都是这样的,前程无路,前途渺茫,就会本能地回头往后看。

而那些过往的人和事,很多时候,只不过是你所逃避现实的一个切入点罢了。

一直沉湎于过去的人,是很难幸福的。

我们内心的混乱大多来自过去的束缚,过度沉迷于过去,却恰恰使我们忘记最重要的现在!

人生有三天,昨天,今天,还有明天。

昨天无论怎样,都已经过去了,不可改变,难以重来。

重要的是,我们今天做了什么。

当下的选择和决定,决定了我们明天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过去的美好,是镜花水月,海市蜃楼。

回忆得越多,真正属于自己的生命就越短。

不要被过去的虚无束缚,我们应该从过往的经历里,生出向前走的决心,从当下的生活里找到突破困境的力量。

人活着,靠的不是回忆,靠的是当下的力量。

05

死神一直追随他的脚步,嗅闻他的行踪,但尚未下定决心给他最后一击。

世间有两样东西最公平,时间和死亡。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平。而且个人越强,实力越雄厚,就可以为自己争取到相对比较大的公平。

在社会上存在一种叫作二八定律的规律。很多东西的百分之八十都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这部分人手里。

然而,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东西却是公平的,一视同仁,那就是时间和死亡。

一天只有24个小时,对谁都一样,不会格外开恩。

另一个就是,死亡。

在《百年孤独》中,死亡如同一个幽灵般时刻萦绕在家族的周围。

从家族的第一代人被捆在树上直到最后一代人被蚂蚁吃掉,整个家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充满死亡和悲剧的史诗。

第一代布恩迪亚来到马孔多,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但吉普赛人梅尔基亚德斯带来了很多新鲜的发明,给这个小镇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两人初次见面的时候,梅尔基亚德斯正值壮年,身体健康。

几年之后,在疾病和灾难的折磨下,梅尔基亚德斯迅速衰老,让他离死神越来越近。

他告诉布恩迪亚,死神一直在他身后追赶着。事实上,我们活着的每一天,都在靠近死亡。

死亡如同悬挂在我们头上的一把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收割掉我们的生命。

每个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无论是混得好还是差,穷还是富,无论是身处底层抑或是金字塔,最后的结局都一样,没有例外。

所以,人生只有短短的几十年而已,弹指间就会过去了,然后化为尘土。

生活需要智慧,活得好和活得漂亮那才叫本事。这种本事和能力,是别人无论怎么样都拿不走的。

也许有些人身处低谷,心灰意冷,但是这是阶段性的。当放长远来看,它只是人生路上的一道坎而已,只要迈过去,撑过去或许就会出现转机了。

有危就会有机,凡事都有两面性的。

每一天,都是我们距离死亡最远的一天。

网上有个段子,两个铁哥们互相承诺,先上天堂的人,要告诉另一个人天堂是什么样子。

后来,其中一个人先死了,另一个人梦见了他。

梦里这个人问朋友道“老兄,天堂怎么样”。

那人说到,“早上起来就开始吃东西,各种美食,吃饱了就谈恋爱,累了继续吃”。

活着那个羡慕的嘴巴都要掉下来了:“那你不是爽死了”。

谁料天堂的朋友骂道“爽个头,我TM现在是一只兔子!”

关于死亡,流传着三个说法

一个是说人类是唯一能够深入思考死亡的生物。

不管怎么说,我们不是生下来就面临这个问题。

死亡这个事情,很奇怪,在我们生命的早期,死亡对我们来说,好像与自己无关。

别人都会死,而我会活下去。

直到我们身边重要的人死去,或者我们年纪大了,才会突然觉得,死亡原来就在自己的前方。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另一个流言是说肉体会死,而精神永存。

这或许是一种自我安慰。

但生命迹象的死亡,我们的确看得见摸得到,而精神是否存在,实在难说。

如果精神永生,肉体死亡,那这个世界上的精神会不会爆满了?如果精神的数量不增加,而是在不断轮回,那我们怎么无法知晓过去?

最后一个流言是关于灵魂的重量。

据说有好事者测量了很多人死前死后的重量,平均下来,少了21克,所以宣称灵魂的重量是21克。

死亡是最平等的。

无论一个人多么富有、多么强大,最终都无法逃避死亡的命运。

死亡让所有的荣耀和成就化为乌有,让所有的权力和财富变得毫无意义。

在死亡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这种平等性让我们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丧失,是日复一日的体验。

人生,如同一场短暂的旅程,无常与变化始终伴随着我们。生命,犹如一场盛放的烟火,绚烂而短暂,稍纵即逝。

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应当珍惜每一刻,以一颗平和的心去面对生活的起起落落,让爱与温暖成为我们生命的底色。活着,本身就是一种福气。

我们降临到这个世界上,拥有了感知世界、体验生活的机会。

无论身处何地,无论遭遇何种困境,我们都应该感恩这份生命的馈赠,珍惜眼前的一切。

去你想去的地方,去做你想做的事,去见你想见的人,因为每一天,都有可能是生命的最后一天。

06

他被迫发动三十二场战争,打破与死亡之间的所有协定,并像猪一样在荣誉的猪圈里打滚,最后耽搁了将近四十年才发现纯真的可贵。

奥雷里亚诺上校从小就对外面的世界感到好奇,他热衷战争,曾被迫发动过32场起义,有惊无险地躲过了14次暗杀,71次伏击,还侥幸逃过了一次枪决。

他大权在握时,却失去了往日的纯真,活在被暗杀的恐惧当中,每天提心吊胆。

无论去哪里,身边总是带着卫队,就连回家也不例外,任何人不得靠近他身边三米,就连母亲也不能。

他虽贵为一支军队的首领,却陷入孤独和迷茫,惶惑的内心,他厌倦了人们的掌声。

他感觉自己“被分裂,被重复,从未感到这般孤独”。

终于,奥雷里亚诺放下了所有的荣耀与杀戮。

他回到马孔多,回到自己的实验室,又开始了专心炼金的生活。

此时的上校,终于明白,他在追求荣誉的时候,也被荣誉驱赶着,成了荣誉圈养的猪。

就像现在,年轻的时候,凡事争强好胜,总想着出人头地。整天处于功成名就的幻想之中。

总想着征服一切,压别人一头。

渐渐地,寻常的微小的幸福已不能满足了。

现代社会给了人很多欲望,不像过去那样能够给到匹配的希望。于是,我们仿佛越想出人头地,越心慌。

现代社会中,人的处境发生极大变化。

有些人工作很忙,社交圈和活动排的满满,或者疯狂学习考证来填充生活。

而当冷静下来时又感觉自己像个空心人,不知道未来在哪里如何改变,甚至怀疑人活着到底在追求什么。

他们或许衣食无忧,工作体面,甚至过着别人羡慕的生活,却觉得人生似乎无意义。

而这个世界仿佛越来越盛行躺平风和享乐主义,因为觉得一切无意义,所以得意时须尽欢,失意时消极躺平。

结果躺平又躺不平,尽欢也尽不了,内心挣扎而矛盾。

这一切撕裂与矛盾,均来自社会对名利的过分追捧,让人成为狂热的功利主义者

生活越来越发达,电子产品越来越高级。

我们与世界的的距离在拉近,与对面坐的那个人的内心却越来越远,隔着一张桌子,却仿佛隔着一条银河。

我们不再关心周围的事,不再爱身边的人。

物质生活极大地满足了我们的生活体验,但内心却越来越空虚,心情越来越焦躁。

小时候的物质生活虽然清苦,但是精神上却是富足的:巨大的城乡生活差距,让人内心对未来有大量的向往空间。

物质的贫乏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常紧密,那时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助是非常重要的。

那时的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很低:能吃饱穿暖就感到幸福了。

文化娱乐的贫乏,让人在看场电影看场戏时就会感受到极大的精神享受和满足。

小时候,一本书、一场游戏,就能让我们感到很大的快乐。

而现在,物质是极大丰富,生活中的任何愿望都能够轻易得到满足。

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交通极其方便,夏天感觉不到热冬天感觉不到冷……但人在精神上却感到空虚迷茫,没有了奋斗的动力,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和方向。

和家人除了讨论一下吃啥饭,好象就没有话可说了。除了做饭洗衣服也没其他的事可做,不是睡觉就是玩电脑玩手机,连门都懒得出。

国学大师南怀瑾曾经发表过一段论述,提醒我们不要陷入功名利禄的追逐中,而是以诗酒田园为目标。

什么是“功名利禄”?它指的是人们为了名利地位而奋斗,去追逐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常常看不到自己的内在需求,把自己绑在金钱的绳索上。

这样的生活,看似光鲜亮丽,实际上却缺少内在的安乐感和真正的幸福。

相反,南怀瑾认为,如果人们能够追求诗酒田园,就能够拥有真正的内在美和心灵上的富足。

诗意可以表达人内在的情感与思想,是人的精神食粮;

酒可以放松人的身心,帮助人们更好地享受生活;

而田园则是人们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美好的所在。这样的生活,简单而温馨,才是真正的幸福。

有多大脚,穿多大鞋。

生活是需要适度的,不要盲目地追求过高或过低的东西。

如果我们使用物质欲望去衡量自己的生活,很可能会陷入一种无底洞,始终得不偿失。

相反,只有当我们真正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懂得如何适度去追求时,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更加意识到知足常乐的重要性。

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但人员资源和时间是有限的。

如果我们把时间花在一些对我们来说无意义的事情上,将会因为内心的空虚而失去生活的价值。

明确自己的需要,学着很容易满足生活里的小确幸。

回首人生,我们应该以平常心去面对生命中的各种变化,不强求所有的东西都符合我们的期望。

人生的美好不在于拥有越多、过多的东西,而是能够珍惜眼前的所有,在平凡中感受到真正的快乐。

07

幸福的秘诀,不过是与孤独签下不失尊严的协定罢了。

人生百态,有的人害怕孤独,有人的习惯独处,有的人格格不入。

不管怎样,越是往前走,身边的人越少。

就拿五十岁的人来说吧,父母老了,一不留神就再也不会相见了。没有了父母,你就是事实孤儿了。

朋友也会弄丢,因为你进入下半生,利用价值不多了;退休后,同事也不会联系了,客户的名字也忘了;子女也会去远方,留下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

如何面对孤独,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夏目友人帐》里写道:“必须承认生命中大部分时光是属于孤独的,努力成长是在孤独里可以进行的最好的游戏。”

是的,把害怕孤独,变成享受孤独,就发现自己和孤独,变成了朋友,在嬉闹中成长,变得坚强。正是,一个人也清欢。

孤独,就是生命最原始的底色,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如同被抛到这个世界。

然而,我们很多人,都害怕孤独,不敢与孤独和谐相处,于是,我们走进人群,渴望得到理解,渴望被认同。

而真正置身于人群,却发现,内在的孤独感越发强烈。

于是,为了对抗孤独,他们努力经营各种人际关系,就怕自己被排挤出去,他们努力合群,就怕别人不喜欢自己。

为了和人群相处,他们忽略了自己。

然而,一个连自己都忽略自己的人,是很难真正活得幸福的,因为他们将幸福的要素交由外在决定,而不是自己决定自己的幸福。

外在带过来的东西,转瞬即逝。只有内在生长出来的东西,才能永恒。

08

别错过机会,人生比你想象的要短。

奥雷里亚诺上校半夜醒来,预感到死神在慢慢靠近。

他,就要死了。

于是,他更加努力地兜售彩票。

他在街上吆喝:

“别错过机会,人生比你想象的要短。”

有些人,你以为可以再见面的。有些事,你以为可以一直继续的。

可在你转身的那个瞬间,有些人,也许这辈子再也不会相见了。

当太阳落下,又升起来的时候,一切都变了。一不小心,就再也回不去了。

人最大的错误就是认为自己有的是时间。

总以为岁月漫漫,有的是时间挥霍,有的是时间等待。

总以为明天很多,很多事不必急于一时,很多人无需立刻相见。

我们总以为我们有的是时间,可是我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都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

世间的期待有一千种,最好的那种叫“明日可期”;

人生的谎言也有一千种,最大的那种叫“来日方长”。

我们总以为未来很久,其实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别再等来日方长,因为朋友不会停留。趁着大家还在,想聚就聚。不要等你再想起约他们聚会时,却发现有些人再也不能赴约了。

别再等来日方长,因为时间不会等你。趁着时光正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要等你想去了,才发现自己已经颤颤巍巍走不动了。

世事无常,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燥,想爱的人就去爱,想见的人就去见,想做的事就去做吧。

如此,才是对人生最大的不辜负 !

4 阅读: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