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卖馄饨,每晚都收到冥钱,他装聋作哑得了善报

比卡比卡球 2024-11-15 19:46:45

老翁卖馄饨,每晚都收到冥钱

在江南水乡的一座小镇上,有条青石铺就的老街,两旁是青砖黛瓦的老宅,街角处,有一间简陋的馄饨摊,摊主是个姓李的老翁,人称李老汉。

这李老汉年逾六旬,满脸皱纹,身形佝偻,但一双眼睛却闪烁着精明与和善。

他的馄饨摊虽不起眼,但馄饨却是远近闻名,皮薄馅大,汤鲜味美,每晚戌时出摊,丑时收摊,风雨无阻。

这日傍晚,天边最后一抹夕阳也沉入了水中,老街两旁逐渐亮起了灯笼,李老汉的馄饨摊也准时开张。

他熟练地擀皮、调馅、下锅,动作一气呵成,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馄饨便端上了桌。

食客们围坐一圈,有说有笑,享受着这夜晚的宁静与美食的温暖。

李老汉的馄饨摊有个规矩,每晚只卖一百碗,多了不煮,少了也不补。

问及原因,他总说:“人呐,得知足,多了是累赘,少了是遗憾,这一百碗,刚刚好。”食客们听了,都夸他豁达,于是这馄饨摊的生意愈发红火。

然而,近来李老汉却遇到了一件怪事。

每晚收摊后,他清理桌面时,总会发现桌上放着几枚铜钱,有时是几枚,有时十几枚,铜钱上还带着泥土,似乎是从地下挖出来的。

起初,李老汉以为是哪个粗心的食客落下的,便留心观察,可一连数日,每晚如此,且铜钱数量不减反增。

李老汉心中疑惑,却也并未声张。

他心想:“这铜钱来得蹊跷,若真是哪位好心人相助,我若拒绝,岂不伤了和气?”于是,他每晚依旧照常出摊,只是收摊时,会将那些铜钱悄悄收起,放在一旁,次日再悄悄放回原处,假装未曾发现。

这一日,镇上的刘老汉来吃馄饨,他与李老汉相识多年,两人边吃边聊,谈及此事,刘老汉神色凝重,低声说道:“老李啊,这铜钱怕是有些来头,我听说,这镇上最近不太平,常有孤魂野鬼游荡,你这馄饨摊,晚上孤零零的,说不定……”

李老汉一听,心中咯噔一下,但面上依旧平静,笑道:“老刘啊,你一把年纪了,怎么还信这些?

这世间哪有鬼神之说,不过是人心作祟罢了。”

刘老汉闻言,摇了摇头,叹了口气,不再言语。

李老汉送他离开后,心中却泛起了嘀咕:“难道这铜钱真是……?”他摇了摇头,自嘲地笑了笑,心想自己一把年纪,怎还如此胆小怕事。

次日晚上,李老汉特意提前收摊,躲在暗处观察。

戌时已过,老街逐渐安静下来,只有偶尔几声狗吠和远处的蛙鸣。

就在这时,一阵阴风吹过,街角处缓缓走出一个身影,身形飘忽,似有若无,手中还捧着一沓铜钱。

李老汉心中一惊,瞪大了眼睛,只见那身影走到馄饨摊前,轻轻将铜钱放在桌上,然后缓缓转身,消失在夜色中。

李老汉心中暗自思量:“这……这莫非真是……?”他壮着胆子,悄悄跟了上去,只见那身影穿过几条小巷,来到一片荒废的墓地前,消失在了一座孤坟之后。

李老汉心中骇然,转身回到馄饨摊,望着桌上的铜钱,心中五味杂陈。

他思来想去,决定明日一早去镇上请个道士来看看,毕竟,这事太过诡异,万一真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伤了食客可就不好了。

次日清晨,李老汉起了个大早,匆匆赶往镇上,请来了一位姓张的道士。

张道士年约五旬,须发皆白,手持一柄桃木剑,眼神锐利,一看便知是个有道行的人。

李老汉将昨晚之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张道士,张道士听后,点了点头,说道:“此事必有蹊跷,今晚,我与你一同前往,看看究竟是何方神圣。”

夜幕降临,李老汉的馄饨摊再次开张,张道士则躲在暗处,暗中观察。

戌时已过,食客逐渐散去,李老汉开始收拾摊位,就在这时,那熟悉的身影再次出现在街角,缓缓向馄饨摊走来。

张道士见状,悄悄跟了上去,只见那身影走到馄饨摊前,轻轻将铜钱放在桌上,然后转身欲走。

张道士大喝一声:“何方妖孽,竟敢在此作祟!”

那身影浑身一颤,停下脚步,缓缓转过身来,露出一张苍白无色的脸,眼中满是惊恐与无助。

张道士定睛一看,原来是个年轻的女子,只是她面容憔悴,身形消瘦,仿佛被抽干了精气神一般。

李老汉见状,心中一惊,忙上前问道:“姑娘,你……你是人是鬼?”

那女子闻言,泪水夺眶而出,哽咽着说道:“老伯,我……我是人,但也是个苦命的人。”

原来,这女子名叫翠花,是镇上刘员外的丫鬟。

数月前,刘员外因病去世,家中财产被族人瓜分,翠花因长得漂亮,被刘员外的侄子刘二狗看中,欲强行纳为小妾。

翠花不从,趁夜逃跑,却不幸失足落水,虽被救起,却落下了病根,终日卧床不起。

翠花心中感激刘员外生前的恩情,又念及自己无依无靠,便每晚趁夜深人静之时,偷偷来到刘员外的坟前,将坟前的冥钱拿来,放在李老汉的馄饨摊上,希望能以此报答李老汉的恩情,因为李老汉曾在她病重时,偷偷送过一碗热馄饨给她。

李老汉听罢,心中一阵酸楚,忙扶起翠花,说道:“姑娘,你这是何苦呢?

我不过是个卖馄饨的,能帮你的有限,你这般做,岂不是折煞了我?”

翠花泣不成声,说道:“老伯,我……我只希望能为你做点什么,哪怕只是一点点。”

张道士闻言,叹了口气,说道:“姑娘,你心地善良,但人鬼殊途,这般做,只会害了自己。”

翠花闻言,脸色更加苍白,说道:“道长,我……我知道,只是我心中有愧,若不如此,我……我难以心安。”

张道士沉默片刻,说道:“这样吧,我且助你一把,让你早日康复,但你得答应我,从此以后,再不可做这等傻事。”

翠花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忙点头答应。

张道士从怀中掏出一枚符咒,贴在翠花额头,口中念念有词,只见那符咒金光一闪,化作一道暖流,涌入翠花体内。

翠花只觉浑身一暖,仿佛有股力量在体内涌动,病痛瞬间减轻了许多。

张道士又取出一瓶丹药,递给翠花,说道:“这丹药可助你恢复元气,你且服下,三日之内,必能康复。”

翠花接过丹药,千恩万谢,转身离去。

李老汉望着翠花远去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说道:“这世间,还是好人多啊。”

张道士拍了拍李老汉的肩膀,说道:“老伯,你心地善良,必有善报,只是这冥钱之事,还需妥善处理,以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李老汉点头称是,心中暗自思量:“这冥钱,该如何是好呢?”

就在这时,一阵风吹过,桌上的冥钱忽然化作一缕青烟,消散在夜空中。

李老汉和张道士相视一笑,心中都明白,这是翠花的魂魄在感谢他们。

自此以后,李老汉的馄饨摊再也没有出现过冥钱,而翠花也在张道士的帮助下,逐渐康复,重新开始了新的生活。

李老汉依旧每晚出摊,只是心中多了一份宁静与满足,因为他知道,这世间,善良与感恩,永远是最宝贵的财富。

而这段故事,也在小镇上流传开来,成为了一段佳话,提醒着人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要保持一颗善良与感恩的心,因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且说那李老汉的馄饨摊自打没了冥钱一事,日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每天,李老汉依旧按时出摊,食客们围坐一桌,吃着热乎的馄饨,聊着家长里短,一片祥和。

翠花那丫头在张道士的帮助下,身子骨日渐硬朗,也找了份活计,在镇上的绣坊里帮忙。

她知恩图报,隔三差五地就会来李老汉的馄饨摊,吃上一碗热馄饨,跟李老汉聊聊家常,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李老汉看着翠花这丫头一步步好起来,心里头那个美啊,比吃了蜜还甜。

他常说:“这人啊,就得心存善念,你看翠花这丫头,不就是因为心存善念,才有了今天的好结果嘛。”

镇上的人听了,都纷纷点头,夸李老汉说得在理。

一时间,李老汉的馄饨摊成了镇上的“善心摊”,食客们不光来吃馄饨,还都来听听李老汉的“善心论”,整个小镇,都弥漫着一股子暖洋洋的气息。

这日,镇上来了一位衣着华丽的老者,自称是京城来的商人,名叫赵富贵。

赵富贵一来到镇上,就被李老汉的馄饨摊给吸引住了。

他坐下吃了一碗馄饨,吃完后,连声称赞,说是他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馄饨。

李老汉一听,心里头那个乐呵,忙说:“承蒙老爷子夸奖,我这馄饨啊,也没啥特别的,就是用心做,用情熬,才有了这股子味儿。”

赵富贵听了,连连点头,说:“对对对,就是这股子用心和用情,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两人这一聊,就聊上了瘾,从馄饨聊到了人生,从人生聊到了善心。

赵富贵说他这辈子走南闯北,见过形形色色的人,但像李老汉这样,用心做馄饨,用情待人的人,他还是头一次见。

李老汉一听,憨厚地笑了笑,说:“老爷子,我这人啊,没啥大本事,就会做点馄饨,卖点馄饨。

我觉得啊,人活着,就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别人,这样,心里头才踏实。”

赵富贵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拍了拍李老汉的肩膀,说:“老弟啊,你这得在理,我赵富贵这辈子,啥都不缺,就缺你这样的朋友。

这样,我在镇上住几日,每天都来你这儿吃馄饨,咱们好好聊聊。”

李老汉一听,忙说:“那敢情好啊,老爷子,您愿意来,我这馄饨摊随时欢迎您。”

接下来的几日,赵富贵每天都来李老汉的馄饨摊,两人边吃边聊,成了忘年交。

赵富贵还跟李老汉说起了他年轻时的故事,说他曾经也是个穷小子,后来因为心地善良,帮了一个落难的老头,那老头为了报答他,给了他一笔巨款,他这才有了今天的家业。

李老汉听了,连连点头,说:“老爷子,您看,我说得对吧,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儿嘛。”

赵富贵闻言,哈哈大笑,说:“对对对,老弟啊,你这到我心坎儿里去了。”

这日,赵富贵吃完馄饨,跟李老汉说:“老弟啊,我在镇上住了这几日,也该回去了。

不过,走之前,我想给你留样东西。”

李老汉一听,忙说:“老爷子,您这是说的啥话,您能来我这儿吃馄饨,就是我最大的福气了,哪还能要您的东西呢。”

赵富贵摇了摇头,说:“老弟啊,你听我说,这东西啊,你得收下。

这是我年轻时,那老头给我的,说是个宝贝,能保人平安。

我这辈子,风风雨雨的,都过来了,这东西也没用上。

我看啊,它跟你有缘,你就收下吧。”

说着,赵富贵从怀里掏出一个玉佩,递给李老汉。

李老汉一看,那玉佩碧绿通透,温润如玉,一看就不是凡品。

他忙摆手,说:“老爷子,这东西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赵富贵却硬是把玉佩塞到李老汉手里,说:“老弟啊,你就收下吧,这是我的心意。

你收下了,我这心里头才踏实。”

李老汉无奈,只好收下玉佩,感激地说:“老爷子,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您放心,这东西我一定好好保管,传给我的子孙后代。”

赵富贵闻言,满意地点点头,说:“这就对了,老弟啊,你人好,心好,这玉佩跟着你,也算是找到了个好归宿。”

说完,赵富贵起身离去,李老汉望着他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感激。

他知道,这赵富贵,是个真性情的人,也是个值得结交的朋友。

自打赵富贵离开后,李老汉的馄饨摊就更加红火了。

食客们都说,这馄饨摊啊,不光馄饨好吃,还有一股子“善气”,吃了能让人心里头暖洋洋的。

李老汉听了,心里头那个美啊,比吃了蜜还甜。

他常说:“这人啊,就得心存善念,你看,我这馄饨摊,不就因为心存善念,才有了今天的好结果嘛。”

食客们听了,都纷纷点头,夸李老汉说得在理。

一时间,李老汉的馄饨摊成了镇上的“善心招牌”,不光镇上的人来吃,就连周边镇子的人,也都慕名而来,就为吃上一碗热乎的馄饨,听一听李老汉的“善心论”。

李老汉呢,也依旧每天按时出摊,用心做馄饨,用情待人。

他说,他要一直这么做下去,直到做不动的那一天。

因为,他知道,这馄饨摊啊,不光是他的生计,更是他的信仰,他的善心,他的传承。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

转眼间,李老汉已经是个白发苍苍的老头了。

他的馄饨摊,也换了一代又一代的摊主,但那份善心,那份用情,却始终没有改变。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李老汉总会坐在馄饨摊前,望着天上的星星,心里头默默地说:“这人啊,就得心存善念,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儿嘛。”

说完,他便会露出满足的微笑,仿佛看到了翠花那丫头,看到了赵富贵那老爷子,看到了那些曾经吃过他馄饨,听过他“善心论”的人。

他们,都在朝着他微笑,都在跟他说:“老李啊,你做得对,你活得值。”

而李老汉的馄饨摊,也成了小镇上的一道风景,一道传奇,一道永恒的善心之光。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着,李老汉的馄饨摊成了小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们说,李老汉的馄饨里藏着秘方,吃了能让人心里热乎,其实啊,大家都知道,那秘方就是李老汉的善心。

那年冬天,小镇上下了场大雪,白茫茫一片,真个是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可这场大雪,也给镇上的百姓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路不好走,柴火也难寻,家家户户都愁得不行。

李老汉看着这场大雪,心里头也是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

他琢磨着,自己得做点什么,不能光看着大伙儿受苦。

于是,他二话不说,拿起扫帚,就出门扫雪去了。

这一扫,就是整整一天。

李老汉累得腰酸背痛,可看着被清扫干净的路,心里头却是美滋滋的。

他还发动镇上的青壮年,一起帮忙,把镇上的路都扫了个干干净净。

大伙儿看着李老汉这么大岁数还这么拼命,都不好意思偷懒,纷纷加入扫雪的队伍。

雪扫完了,李老汉又琢磨着,这柴火咋解决呢?

他想了想,决定把自己家存着的柴火拿出来,分给大伙儿。

大伙儿一听,都感动得不行,说啥也不肯要。

李老汉却摆摆手,说:“咱都是乡里乡亲的,能帮一把是一把,这柴火啊,你们就收下吧。”

就这样,李老汉又挨家挨户地送柴火,把自家的柴火都送了个精光。

大伙儿看着李老汉这么大岁数还这么热心肠,都感动得热泪盈眶,纷纷表示,等开春了,一定好好报答李老汉。

李老汉听了,却笑着说:“报答啥呀,咱都是乡里乡亲的,能帮一把是一把,这人啊,活着就得图个心安。”

这事儿传出去后,李老汉在镇上的名声更响了,大伙儿都说,李老汉不光是馄饨做得好,心也是大大的好。

转眼间,又到了开春的时节。

这天,镇上来了一队官兵,说是来征兵的。

大伙儿一听,都慌了神,这征兵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一去可能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都回不来。

李老汉看着大伙儿愁眉苦脸的样子,心里头也是五味杂陈。

他琢磨着,自己得做点什么,不能光看着大伙儿发愁。

于是,他找到了征兵的军官,说自己愿意让儿子去当兵,为国家出一份力。

军官一听,惊讶不已,他没想到,在这个小镇上,竟然还有人愿意主动让自己的儿子去当兵。

他感动地看着李老汉,说:“老李啊,你放心吧,你儿子去了部队,我一定会好好照顾他的。”

李老汉听了,感激地点点头,说:“那就拜托你了,军官同志,我这儿子啊,从小就懂事,你让他干啥他就干啥,绝不会给你添乱。”

就这样,李老汉的儿子跟着官兵走了,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李老汉看着儿子远去的背影,心里头有说不出的滋味。

但他知道,自己做得对,儿子去当兵,是为国家出力,是为大伙儿出力,自己得支持他。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着,李老汉的馄饨摊依旧每天开张,可他的心里头,却总是空落落的。

他时常会想起儿子,想起他小时候在自己身边玩耍的样子,想起他跟着自己去田里干活的样子,想起他吃自己做的馄饨时满足的样子……

每当这个时候,李老汉就会坐在馄饨摊前,默默地流泪。

可当他看到食客们吃着馄饨,聊着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时,他又会擦干眼泪,继续忙活起来。

因为他知道,自己不能倒下,自己得为大伙儿做出更多好吃的馄饨,让大伙儿吃得开心,吃得满足。

转眼间,几年过去了。

这天,镇上来了一辆军车,车上坐着几个穿着军装的年轻人。

大伙儿一看,都惊呆了,这不是当年去当兵的年轻人嘛!

李老汉看着儿子从车上下来,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跑过去,紧紧地抱住儿子,说:“儿子啊,你可算回来了,妈想死你了!”

儿子看着李老汉,也激动得不行,说:“爸,我也想你了。

我在部队里表现得好,立了功,这次回来,是探亲假的。”

李老汉听了,高兴得合不拢嘴,说:“好啊,儿子,你真是咱家的骄傲!”

这天晚上,李老汉的馄饨摊格外热闹。

镇上的百姓都听说了李老汉的儿子立功回来的消息,都纷纷来祝贺。

大伙儿围坐在一起,吃着馄饨,聊着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李老汉看着大伙儿这么开心,心里头也是美滋滋的。

他琢磨着,自己这辈子啊,虽然没做出啥惊天动地的大事,但能给大伙儿带来点快乐,带来点温暖,也就值了。

就这样,李老汉的馄饨摊依旧每天开张,依旧每天热闹。

而李老汉呢,也依旧每天忙活着,用心做馄饨,用情待人。

他说,他要一直这么做下去,直到做不动的那一天。

因为,他知道,这馄饨摊啊,不光是他的生计,更是他的信仰,他的善心,他的传承。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

转眼间,李老汉已经是个白发苍苍的老头了。

他的馄饨摊,也换了一代又一代的摊主,但那份善心,那份用情,却始终没有改变。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李老汉总会坐在馄饨摊前,望着天上的星星,心里头默默地说:“这人啊,活着就得图个心安,能帮一把是一把,这馄饨摊啊,就是我这一辈子的心血。”

说完,他便会露出满足的微笑,仿佛看到了那些曾经吃过他馄饨,听过他“善心论”的人。

他们,都在朝着他微笑,都在跟他说:“老李啊,你做得对,你活得值。”

而李老汉的馄饨摊,也成了小镇上的一道风景,一道传奇,一道永恒的善心之光。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