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民说,做梦都怕回到那个年代,尤其是女的现在太幸福要知足

老刘的养护说 2024-11-20 07:56:38

我爷爷出生在清朝光绪年间:他前半辈子都是在兵荒马乱中度过,没少挨饿,后来虽然能吃饱了,但是爷爷依然保留一个习惯:吃完饭,用舌头把碗舔得干干净净。

我爷爷活到九十一岁,1990年去世,当时家里已经吃上白面馍馍了。

我爷爷曾经说过,一天三顿吃白面馍馍,这种日子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现在许多人,忘了过去的苦,这个不满,那个不如意,如果我把过去农民的日常说一说,保证让他们想想都害怕。

今天,咱们先说说以前人的日子是咋过的。

天蒙蒙亮,早上起来,男人就出去捡粪,女人则开始打扫卫生,先把尿桶或者屎盆子倒到粪坑里,然后开始扫地。

扫地不光用扫帚,还要用铁锹,因为地上有鸡粪,黏糊糊的,必须铲起来扔到粪坑里。

打扫完卫生去井里打水,然后生火做饭。

通常是煮红薯,搅一些玉米糊,做成粘稠粘稠的稀饭。

然后是和面,玉米面掺小麦面,做成巴掌大的饼子,放在鏊子上炕,专门有人在鏊子下面烧火和翻动饼子。

一家几口人,要做一筐子玉米面饼子。

饭做好后,外面捡粪的也回来了,小孩也都起床了,大家开始一起吃早饭。

那时候也没有啥饭桌,大家或蹲或坐,玉米面饼子夹萝卜丝(有时没有菜,就抹一些辣椒酱),一大碗红薯糊涂,稀里呼噜吃着。

吃完饭家庭主妇开始刷锅洗碗,刷锅水可不能倒掉,抓几大把麸皮和谷糠,条件好的再弄几大把红薯叶子或者野菜,盐也不放,搅和搅和倒在猪的食槽里面。

猪连头也不抬,咕咚咕咚连吃带喝,一会儿肚子溜圆。

吃完饭,如果是农忙时间,男人们早早下地去了,女人们也会在收拾好家务后下地干活儿。

如果是农闲时间,女人吃完饭也不能闲着,有干不完的事情,通常是做衣服鞋子。

现在,很多人穿的衣服和鞋子,随随便便就能买到,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做衣服一般是等到大集时候,去赶集上买布料,白布和花布。然后找裁缝裁好,一针一线地自己缝起来。

做衣服虽然非常麻烦,好在过去一件衣服可以穿许多年,甚至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接着穿,所以也能应付过来。

相比做衣服,其实做鞋更累。

把旧布用浆糊泡一泡,泡的硬邦邦的,然后几层叠在一起纳鞋底。

这是个基本功,非常考验女人的耐力。

纳鞋底要用大针,戴上顶针儿,使劲把大针顶得透过鞋底,露出头,然后在另一面用尖嘴钳子把针拉出来,如此循环,一针一针。

有的刚学做鞋的小姑娘,食指和大拇指会磨出血泡。

以前的人,没有汽车,没有电瓶车,甚至没有自行车,走路就是两只脚,而手工鞋又非常不结实,所以一般几个月就得穿坏一双鞋,所以妇女只能不停地做鞋。

一般一家七八口人,除了做鞋,还有杂七杂八的针线活。

这个裤子破了,那个胳肢窝开线了,8岁的小孩,大脚趾头把鞋顶开个洞,10岁的姐姐裤子又短了,这都得女人去弄。

女人做着做着针线活,中午马上就到了,女人又得准备午饭。

以前北方常见的午饭是带汤的面条,纯手工制作。先和好一大块面,然后让它醒一会儿,接着开始擀面条。

擀面条是个熟练活儿,好手艺的女人把面活得比较硬,然后擀成薄薄的大片儿,切成细细的面条。

其实上面说的都是八十年代以后的情况,之前,妇女还要承担一项苦活儿:纺线织布。

我记得我小时候,我娘晚上总是很晚了还在纺线,我有时候就坐在她怀里睡着了。

白天,妇女还要忙着坐在织布机上织布,“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描述的就是这个场景。

总之,在以前,妇女除了干地里的活儿,在家也不能闲着,吃的都是难以下咽的粗茶淡饭,那日子真的不堪回首。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