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贸易战输得彻底,美国媒体猛发现,印度持续在给中国“送钱”

小仔浏览厅 2024-09-06 16:49:25

在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下“关注”,方便您后续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我将每天陪伴你左右

——【·前言·】——»

美国,这个号称“世界警察”的超级大国,最近似乎有些焦头烂额。

他们精心策划的中美贸易战,本以为能打压中国经济,巩固自身霸主地位,却没想到踢到了铁板。

中国,这个曾经被视为“睡狮”的东方巨人,在贸易战的洗礼下,展现了强大的韧性与反击能力。

而更令美国惊慌失措的是,这场贸易战的意外“帮凶”竟然是他们曾经拉拢的盟友——印度。

——【·贸易逆差·】——»

中美贸易战,这几年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一边是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一边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强强对决,自然吸引眼球。

不过,抛开那些官方辞令,遮遮掩掩的外交辞令,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场“世纪大战”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先说美国的理由,表面上看,就是给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想用经济手段逼中国就范。

举个例子,美国对中国产的行李箱加征关税,结果呢?美国消费者买箱子要多掏钱,100美元的涨到160美元,425美元的直接飙到700美元!

这波操作,简直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美国老百姓不乐意了,那些卖箱子的商家也傻眼了。

但这只是表面功夫,美国真正的目的,是保住自己在全球的经济霸权,说白了,就是商品定价权。

你看,人民币石油期货一上市,美国就坐不住了,立马发动贸易战,为啥?动了它的蛋糕了!

要知道,美元和石油挂钩,全球买石油都得用美元结算,美国等于控制了全球的石油定价权。

中国推出人民币石油期货,摆明了要挑战美元霸权,美国能不急吗?

别以为这是危言耸听,当年郑州商品交易所的棉花期货一上市,全球棉花价格的话语权就逐渐转移到中国手里了,美国这个曾经的棉花出口大国,也得看中国脸色了。

这就是商品定价权的威力!

那么,美国这招“贸易战”到底有没有用呢?咱们用数据说话。美国不是一直吹嘘自己制造业回归吗?但数据却很打脸。

2023年11月,美国的工业用电量只有区区9000亿千瓦时,跟中国和越南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同期,越南的工业用电量是1091亿千瓦时,而中国更夸张,2024年4月一个月就用了4740亿千瓦时!

工业用电量可是衡量工厂活跃度的重要指标,这数据一出来,谁强谁弱,一目了然。

更要命的是,美国货运量也在下降。2023年1月,美国九大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创下2018年以来的新低,只有251万个。

这说明啥?美国制造业空心化越来越严重,根本没有能力满足国内需求,只能靠进口。

所以说,美国挑起的这场贸易战,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

——【·中间商·】——»

贸易战注定失败,美国又想到了找一个国家来替代中国,印度就这样被推到了聚光灯下。

人口红利摆在那,劳动力成本还低,发展制造业的潜力肉眼可见。更别说印度自己也一直憋着一股劲,想在国际舞台上扬眉吐气一把。

美国人打的算盘很简单:扶持印度,用订单和技术砸,就不信养不出一条听话的“鲶鱼”来。

他们想复制在中国的成功经验,把工厂和供应链都搬到印度,给中国经济来个釜底抽薪。印度也乐得顺水推舟,在美国的支持下,在国际上蹦跶得更欢了。

表面看,这出“双簧”唱得还挺像那么回事。可实际上,印度想替代中国,简直是天方夜谭!

更滑稽的是,印度为了从美国那里多捞点好处,居然干起了“曲线救国”的勾当。

为了绕开美国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的进口限制,印度一些企业居然从中国进口零部件,然后在印度简单组装一下,就堂而皇之贴上“印度制造”的标签,出口到美国去。

这波操作,不仅让美国人脸上无光,也暴露了印度制造业的虚弱本质。说到底,印度想“替代中国”,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

——【·依赖严重·】——»

印度对中国的依赖可是相当严重,中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在2023-2024财年双方贸易达到了1184亿美元。

不过,这贸易的天平有点失衡,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高达850亿美元,妥妥的“倒贴”。

印度人嘴上说着要“抵制中国货”,但身体却很诚实。打开电商平台,超过一半的印度人都在2023年买过中国商品,说白了,还是物美价廉香。

印度从中国进口的商品,98.5%都是工业品,尤其是电子产品,几乎被中国品牌垄断了。

印度也不是没想过“自力更生”,可现实很骨感。印度引以为傲的仿制药产业,70%的原材料和大部分设备都依赖中国进口。

更别提电子产品、制药设备这些高科技领域了,离开了中国,印度的工厂都得停摆。

说到底,中印贸易就像一场“蜜糖陷阱”。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工厂,给印度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满足了印度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

印度则提供了原材料和市场,双方各取所需,形成了互补的“中下游”合作模式。

这对印度经济来说,就像一剂“猛药”,短期内效果显著,但长期来看,却加深了对中国的依赖,也让印度在关键产业领域难以实现自主。

面对越来越大的贸易逆差,印度政府也很头疼。一方面,印度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脱钩”的呼声此起彼伏。

另一方面,印度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国供应链的支持,贸然“脱钩”只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说白了,中印贸易就是一场博弈。对印度来说,既要吃到中国制造的“红利”,又要避免被“卡脖子”,这平衡车不好骑。

对中国来说,印度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但也要警惕印度政府的“变脸”。

——【·总结·】——»

未来,中印贸易关系注定充满挑战,但也蕴藏着机遇。

双方可以扩大合作领域,比如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从简单的商品贸易升级到产业链合作,实现更高质量的互利共赢。

毕竟,在全球化时代,合作共赢才是王道,搞“脱钩”那一套,最终只会两败俱伤。

总而言之,中印贸易关系就是一部“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情剧。双方相互依赖,又相互提防。未来如何发展,取决于双方的智慧和勇气。

参考资料:

用贸易战惩罚中国?美国付出9200亿代价2022-07-15 14:40·上观新闻

汇丰:调整美联储降息预测至年内三次——金融界2024-08-08 13:07

印度人可能还是更爱中国制造:中国超美国成头号贸易伙伴,未来有望再翻两倍2024-05-18 11:56·时代周报

印媒议论850亿美元对华逆差,印度从中国进口的产品范围广泛2024-05-31 07:17·环球网

印度行业高管:中国仍是世界工厂,我们也希望走向自力更生2024-08-29 16:38·观察者网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4 阅读:2644
评论列表
  • 2024-09-07 12:20

    写的什么乱七八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