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服软是因为连这么简单的兵器,印度都斗不过邻国

秦凯王观 2024-10-28 16:44:00

在咬牙硬扛了4年多后,印度突然低头放软,答应了邻国的条件并撤军结束边境的对峙状态,这怎么都不像那个人尽皆知“没占到便宜就算输”的印度。

莫迪

在过往的十八九轮谈判中,阿三一贯的风格就是“我占的地那是我的,你占的那也是我的”,所以这次突然放软还是蛮令网友们惊讶的。

那为什么莫迪突然不硬了呢?因为印度发现不但硬不下去了,而且越拖莫迪越绝望。

硬不下去是因为经济实在斗不过邻国,绝望是因为军事实力北邻越拉越大。

麻烦老铁们给个长按点赞,咱接着聊。

自拜登上台后,大力推行“印太战略”,不断拉拢印度围堵其邻国,这让莫迪看到了打压邻国的“机会”,也逐渐向美国输诚靠拢。

2020年6月15日,在美国情报机构的怂恿下,约600人的印军不顾警告,手持管制武器向北邻的边防军人发起攻击,于是加勒万河谷冲突发生。

最后的结果不难想象,嘴炮从没输过的印军,被人数不到100人的邻国边防兵打得抱头鼠窜,损失惨重,带头挑衅的印军上校也在混乱中被当场打死。

在边境上丢了里子和面子的莫迪,随即对邻国在印投资的企业下了重手,不但封禁了所有邻国APP企业,阻断邻国公民赴印,还对给印度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邻国手机企业如小米、VIVO、OPPO等,不是罚款就是冻结资金,目的就是想摆脱对邻国商品的依赖,同时削弱邻国的经济实力。

但4年过去了,封杀的结果是邻国企业减少对印度的投资热情和人员往来,这让印度供应链不完善的瓶颈一直难以突破,加上技术指导的缺失,导致莫迪的“印度制造”经常是难以为继,富士康和苹果回归中国就是一个例证。

更令莫迪尴尬的是,围堵和硬撑了4年后,印度对北邻贸易逆差不但没有减少,还达到了2023年的850亿美元的逆差。

离开了邻国的商品和投资,莫迪连印度梦都做不下去。

从小不点的电子配件,到大的新能源汽车和光伏产品,印度各方面都需要邻国的支持。

经济上的问题可以硬着头皮撑和拖,但军事上的短板让莫迪在边境对峙中彻底绝望。

首先是邻国基建狂魔的实力,让青藏高原不再是中方的拦路虎,反而衬托出印度基建薄弱的致命短板。

自从青藏铁路开通,以及各边防公路的联通,北邻军队一天时间内,就能千里机动一个重装甲师到边疆,所以目前北方邻国只需5万人,就能拖住印度30万大军。

30万大军,人吃马喂的,一到冬季,印度的后勤就亮红灯,国防开支就让莫迪头疼。

其次是邻国的5代机歼-20都已经入驻新疆,而让印度人骄傲的所谓国产4代光辉战机,却因为邻国限制出口航空配件给美国,导致印度战机因缺少钛合金发动机叶片,而不得不无限期延迟交付光辉战机。

还有,印度产火箭炮的射程通常只有100公里,而北方邻国的火箭炮可以打400公里远,一不小心就能覆盖新德里。

9月25日,邻国射程12000公里的东风-31AG成功落入太平洋预定海域,而印度为斗气稍后发射的6000公里射程的导弹射出后,却不知道落哪去了。

先进武器装备被邻国甩出三条街已经很绝望了,但现在连冷兵器也令阿三们悲观。

在加勒万河谷冲突中,吃了亏的阿三们于是仿制了一批邻国的狼牙棒,还搞出可放电的三叉戟。

但还没乐两天,阿三突然发现网络上邻国冒出各种带刺的、带刃的、带棱的、带钩的长短兵器,而且很多河南武校毕业生都参加入伍,一个飞腿能踢出5米远,阿三们怎么可能不发慌。

当然,美国大选换人后,一门心思只放在以色列身上的美国人,能有多少精力支持印度这个“外人”,这都让莫迪打上个大大的问号,况且老美已经让加拿大开始咬印度,这让老仙不得不防着老美。

因此趁着11月底大雪封山之前,赶紧和邻国达成和解,请邻国配合一下,还能保住莫迪的面子。

当然以阿三们的诚信度,谁也说不好,春季来临后他们又开始躁动不安。

但是再怎么躁动,英勇的邻国边防军人,都是印军跨不过去的一堵铁墙。

老铁们,你们对印度这次的突然服软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

(以上插图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联系删除)

6 阅读:897
评论列表
  • 2024-10-28 20:08

    对印的终极目标应该是肢解奇葩国 永远解除边境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