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5月23日,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扩大会议,邓小平直接在会议上宣布:
“中国人民解放军要裁军100万。”
按照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从1985年下半年开始,人民军队便自上而下式的开展这项工作。
一直到1987年,中央顺利完成了“百万大裁军”的任务,原来的十一大军区缩减为七个,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干部,则积极动员他们到退居二线,将位置让给更加年富力强,具有现代化治军理念的优秀军官担任。
也因此在全军中,涌现出了不少年龄在50岁左右的军级干部,他们被提拔到了大军区正职职务。
比如沈阳军区司令员刘精松、成都军区司令员傅全有以及济南军区司令员李九龙。
1985年6月,时任54军军长的李九龙接到命令,接任济南军区司令员。
应该说这个任命对于李九龙而言,是相当突然的,但在这份破格提拔的背后,是党中央、是全国人民对他的期许。
“王二小式的英雄”李九龙其实也应该算是战争年代走来的老将军,而且还是一名王二小式的小英雄。
1929年3月,李九龙将军出生于河北丰润县胥各庄镇于家泊村的一个雇农家庭,家里还有一个哥哥。
本来日子过得就算是贫穷些,也还至少能相依为命,可惜的是,就在李九龙将军出生后不久,父亲李文银突然就失踪了,少年时哥哥又不幸离世,这样一来家里的重担全部都压在了母亲万国香身上,为了生活,万国香只好给地主家里打帮工,维持生活。
在这样的情形下,李九龙自然难以受到很好的教育,十几岁时就帮着地主家里放牛为生,稍有不如意,就会遭到地主责打。
苦难并不是命运的财富,而是我们不得已而去接受这样的苦难。
少年时的李九龙吃尽了苦头,又赶上抗战爆发,日寇大举入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尽管那时李九龙并不完全明白抗战的意义,但对于烧杀抢掠的日寇,自然是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
图|李九龙将军年轻时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中国共产党率领的游击队在冀东地区活动,并不断的发展壮大,当时李九龙将军的家乡于家泊村也有党组织活动,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李九龙将军在1943年初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于家泊村农民协会。
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李九龙将军参加了革命。
因为年龄小,李九龙是专门负责替武工队站岗放哨,往来送信的。
1944年3月11日,日寇突然出动,封锁了于家泊村通往外面的道路,村子里的武工队队员打听以后才知道,原来是日寇欲对邻村艾坨村的八路军发动突然袭击,因为之前几次行动消息总是泄露,因此日军这次行动采取了沿途封锁的办法,掐断八路军地下党送消息的可能。
就在武工队焦急万分之际,他们想到了儿童团,队员们把李九龙叫过来,交给他一封鸡毛信:
“二小子,这是一封非常重要的鸡毛信,你务必想方设法送出去,交给艾砣村的八路军。记住,这封信宁死也不能落到鬼子手里。”
李九龙把信接过来揣进怀里,拍着胸脯说:
“放心吧,我一定把信送到。”
图|李九龙将军年轻时李九龙交了几个小伙伴就出发了,然而怕什么来什么,刚走到一半路,迎面就撞上日军,眼看就要暴露,李九龙灵机一动,干脆把信直接拿在手里,脱下衣衫往肩膀上一搭,装出一副害怕的表情,当时李九龙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心想着如果暴露,拼命也要把信毁了。
几个日本兵上来,见是几个孩子,也浑不在意,几个小孩儿又是一脸的害怕,所以只是简单的搜了搜身就放过了他们。
李九龙趁机一路狂奔,将信送到了邻村八路军手中,因为信送的及时,八路军立即转移,避免了一场重大的损失。
抗战胜利前夕,即1945年7月,李九龙参加了区小队,8月被编入冀热辽军区第十八纵队第一大队三连。
从战士做起,经过几年血与火的锻炼,李九龙历任班长、排长、连长。
1947年,冀热辽军区部队被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李九龙任八纵24师72团一连副排长、排长,当时八纵司令员是黄永胜,24师师长为丁盛。
到1949年,李九龙已经担任了八纵改编的45军135师405团副连长,值得一提的是,当时405团团长是韦统泰。
1952年10月,在中央军委命令下,44军、45军合并为54军开赴朝鲜战场,丁盛任军长,而韦统泰出任135师副师长、师长,后来韦统泰也成为54军军长。
当然,那时他们也不会想到,在自己麾下还有一名连长(或者说营长),多年后会接过他们的重担。
1955年,已经任副团长的李九龙被授予了少校军衔。
“把部队带成小老虎”作为一个参加过战争的将军,李九龙也受过不轻的伤。
据李九龙将军之子多年后撰写的回忆父亲的文章中称,在辽沈战役的新立屯战斗中,李九龙担任爆破组组长,率领十一名战士连续轰开敌人三道封锁线,然而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李九龙左臂负重伤,因为医疗条件有限,弹片一直没取出,一直到许多年以后,李九龙还因为左臂弹片的原因,肩膀不自觉的抖动。
衡宝战役中的黄土铺战斗中,李九龙率领二连楔入敌精锐第七军的阵型中,协同兄弟部队将敌军截成数段,当时二连整体被分割开,人自为战、班自为战,等到战斗结束后,全连百余人中仅剩下21人,12名班长阵亡了11人,自连长李九龙以下,所有的连排一级干部几乎人人带伤。
可这一战,李九龙率领的二连战果颇丰,以一个连的兵力,歼灭敌精锐第七军一个警卫营和通信营,俘虏敌第七军参谋长、警卫营营长以下220余人,唯一逃掉的敌军长李本一则是被兄弟部队抓获。
图|衡宝战役要图战斗结束后,二连全连被记大功一次,奖励“猛虎扑羊群”、“三好(战斗好、纪律好、巩固阵地好)”两面锦旗,李九龙被记个人大功两次,荣获战斗英雄称号,并被授予英雄勋章一枚。
或许对李九龙将军而言,唯一的遗憾是没能随54军参加对印自卫反击战。
1969年12月,135师改称162师,1970年,李九龙升任54军162师师长。
李九龙接任162师师长后,在部队经常强调:
“带兵就要把部队带成小老虎,要带的嗷嗷叫。”
162师的前身135师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部队,衡宝战役时因未接到军部命令,作为一颗钉子楔入桂系集团,凭借一个师的兵力,就牵制了桂系四个师,为衡宝战役歼灭桂系集团立下汗马功劳,被誉为“猛虎师”。
毫无疑问,李九龙到162师后,就是要恢复这支部队的光荣传统,他给162师从上到下,每人都配了一个臂章,上面有猛虎标志,这个标志后来也成为162师的全师的骄傲。
图|李九龙与师政委董怀忠1979年1月2日,54军接到命令,执行开赴中越边境执行机动作战任务,按照出发之前制定的方案,162师当时是作为全军的先锋开赴战场的,按照广州军区前指对54军下达的指示,到一个师就投入一个师参战,因此162师也是54军第一支投入作战的队伍。
当年,162师上前线后,本来担负的是广西方向的战役预备队的任务,不过才几天功夫,命令就发生了变化。
2月18日下午,54军军长韩怀智接到广州军区前指的命令:
“54军前指,指挥猛虎师立即投入战斗,接替125师战斗任务,攻占复和县。”
复和县是越军主要防守的县城,工事坚固,之前125师已经在此地奋战了48个小时没有进展,影响了全军钳击高平的计划,162师在接到命令以后,立即出发赶赴龙州县下冻公社后出水口关,直奔越南复和县城。
师长李九龙、政委董怀忠紧急商讨了对策,他们认为以前所采用的迂回穿插战术根本就不管用,太浪费时间,猛虎就是要强攻战术。
于是,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李九龙率领猛虎师连续突破对面越军阵地,仅用一天的时间就拿下了复合县。
图|任162师师长期间的李九龙在整个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李九龙率领猛虎师连续作战26天,期间数次参与机动作战,转战400余公里,战斗纵深80公里,自身伤890人,牺牲243人,但歼敌2085人,其中俘敌68人。3个连队被授予荣誉称号,7个连队荣立一等功、1个团荣立集体一等功,6人被授予荣誉称号,3656名战士荣立战功。
3月16日,162师接到命令,从岳圩撤回国内。
杨得志赞李九龙:人品更高尚值得一提的是,当时54军中,军长韩怀智、160师师长张志信以及李九龙都把自己的儿子拉上的战场。
李九龙的儿子李晓明1979年本该参加高考,但他听闻边境爆发战争后,毫不犹豫的选择参军,当时李九龙曾嘱咐儿子:
“路是你自己选的,以后也自己走,我绝不会帮你。”
李晓明参军后,父亲一栏是空白的,有人问起时,李晓明便敷衍称:
“我爸是师后勤部一个助理员,关系不好,不想提他。”
对越反击战爆发后,李晓明作为一名侦察兵深入一线,九死一生参战回来,期间始终没有对外透露,李九龙是他父亲的情况。
图|李九龙一直到后来,李晓明在对越反击战结束后,参加了军校考试,当时只差5分就能到录取分数线,当时干部部门了解到李晓明的情况后,决定通过内部渠道给他办理入学手续,可李九龙知道情况以后,坚决不准办理。
李晓明在部队当了四年兵后退伍,有人劝李九龙,趁着现在手中还有些权力,把孩子的事情安排好,以免将来后悔,可李九龙却坚决摇头:
“不能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要自食其力。”
后来有人给李晓明安排工作,担心被李九龙将军批评,于是和将军的老伴儿姜淑芝商量,结果将军得知情况后坚决不许,他严肃的告诉家属、子女:
“得人家好处收人家礼,就等于给自己脖子上套了绳子,最后东拉西扯,活活把你勒死。”
李晓明后来在组织安排下,被安排到河南新乡当交警,每天站在路口执勤,后来又被调到济南市物资管理部门工作,每天烧锅炉。
要知道,当时李九龙将军已经被调到了济南军区担任司令员,但李晓明单位的每一名同事,都不知道这位烧锅炉的锅炉工竟然是将军的儿子。
图|杨得志1985年6月,国家对对军队进行了机构改革,许多年富力强的干部也获得了提拔,李九龙将军则是直接从54军军长直接提拔担任了济南军区司令员。
时任总参谋长的杨得志曾评价李九龙将军:
“李九龙天生就是一个带兵的。和他的战功相比,李九龙的人品更高尚,从不会占公家的一点便宜,有时候甚至与世故人情格格不入。”
李九龙将军早年在军里当团长,当时上级分配给团里几个名额,团里考虑李九龙将军幼年参加革命,母亲万国香一个人在老家孤苦伶仃, 一致同意给老人家一个名额,万国香当时已经领取了部队发的随军报告表,心里很高兴:
“没想到在农村呆了一辈子,老了还能当城里人。”
李九龙将军听说此事后,心里很是煎熬,因为团里还有几名干部比他的情况更差,尽管李九龙无疑也具备这个资格,但他首先想到的是别人,于是在他动员下,万国香老人主动放弃了随军名额,又回了农村,不给儿子添麻烦。
图|1991年李九龙看望廖汉生在部队许多年,李九龙做了许多不近人情的事儿。
女儿李蒙军校毕业,被分配到陆军一家医院,忙得连休息时间也没有,姜淑芝请丈夫帮忙调动工作,但也被丈夫无情拒绝。
1975年,侄子来部队要求当兵,李九龙将军要求侄子按流程走,要知道当年李九龙的哥哥为了家里人生计,在外挖煤得病去世,可李九龙将军深思熟虑了一个晚上,还是忍痛拒绝了侄子的要求
1976年秋,李九龙的岳父岳父到部队探望,姜淑芝请丈夫派车去接,哪知丈夫直接一句话顶了回来:
“不能派车,不能破这个规矩。”
姜淑芝没办法,只能自己到炊事班借了辆三轮车将二老接到部队,那天部队上许多战士都看见了,师长夫人骑着三轮车载着父母,一个个都肃然起敬。
图|1987年,李九龙与张爱萍、李又兰夫妇在北京合影有意思的是李九龙将军搬家的故事。
李九龙接任济南军区司令员后,管理部门奉令把将军在河南的家搬到济南,结果因为搬家的时候没注意,把一个公家的柜子也给般到了济南。李九龙在家里清点时,发现了这个情况,立马把管理部门的人找来,并告诉他们:
“这个柜子是公家的,要赶紧还回去。”
工作人员也很无奈,要知道这件事就是说破大天去,也不过就是个柜子的事儿,尽管他们很早就听说李九龙将军公私分明的个性,但还是委婉的劝说道:
“这点小东西,犯不着还了吧,再说了,也用过了时,该报废处理了。”
一听这句话,李九龙顿时不高兴了,他虎着脸批评在场所有的人:
“这件事含糊不得,公是公,私是私。”
图|1999年,在安徽进行《残疾人保障法》执法检查时,慰问农村残疾人就因为一个柜子的事儿,李九龙亲自过问,一直到后来他看到了原单位出具的收据,这才放下心来。
当时,原河南单位的管理部门上门清点物品,结果发现,李九龙将军的住处,凡是公家的物品一件没少,屋子打扫的非常干净,甚至就连窗帘也被拆下来清洗过,不由得感慨了一句:
“李司令当真是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官!”
1990年4月,李九龙将军调任总后勤部副部长兼党委副书记(保留大军区正职待遇),当时总后接到了李九龙将军一家乘车进京的通知后,调了几辆卡车到车站去接,他们以为李九龙将军履职多年,家里的物品必然很多,结果到了车站以后发现,李九龙将军全家的东西也就只有几个包裹,最多加了一些将军日常种的花花草草,总共装了半辆卡车不到,剩下的卡车全部都空车而回。
李九龙将军调总后工作,当时在济南的老部下、老同事都想送些礼物给他,可也知道他一贯清廉,拒收礼品的习惯,于是商量着给他写了副对联:
“质本洁来还洁去,留得清白在泉城。”
姜淑芝后来把这幅对联抄了下来,一家人就带着这幅对联到了北京。
尽管已经年过六旬,但李九龙将军始终冲在一线,为国家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1991年6月,李九龙将军又临危受命,出任成都军区司令员,短短48小时之内,又乘飞机飞抵西藏,为维护祖国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要知道,当时李九龙将军已经62岁高龄,距离大军区正职最高服役年龄的65岁只剩下几年时间,但将军始终坚持,一定要为祖国站好最后一班岗。
李九龙将军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1994年5月晋升为上将。
从领导岗位退下来以后,李九龙将军还被选为第九届全国人民大会代表、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仍然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不懈的努力着。
2003年11月19日,李九龙将军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7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