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徐海东说:有俩人比他更适合当选大将,他们是谁?

历史迷小贺说 2024-08-17 02:49:22

因头条改版,增加了广告解锁功能,当广告打开后,静等5秒钟,您再伸出发财小手,点击右上角的叉号关闭,就可以继续阅读我的文章了!

前言

建国后的1955年,第一次全国大授衔,徐海东被授予了大将军衔,可以说是众望所归,但他却说:“授我大将军衔太高,我受之有愧啊!”随后便给毛主席写信,举荐了两位出自红二十五军的将领。

徐海东推荐的两人是谁?毛主席又将怎么处理?

徐海东让衔

徐海东1925年入党,曾参加过著名的黄麻起义,在土地革命时期,更是堪称一员猛将,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战斗,因此徐海东也成为受伤次数最多的开国大将,随后又领导新成立的红25军,踏上了长征之路。

在1940年的时候,徐海东因为旧伤复发倒在了前线,随后他便处于养伤的阶段,没有在上过前线。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1955年,当徐海东将军得知自己即将被授予大将军衔时,他直接推掉了表示:自己并没有立下什么显著的战功,大将军衔实在是太高了,在他看来萧克同志和王震同志比他更合适,他们在解放战争中表现突出,理应当选为大将军衔。

徐海东为什么会推荐这两个人?就要看一下两人曾经的事迹了,萧克和王震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都是那种军团级别的指挥官,与徐海东将军的职位相当。

首先就是萧克,他不仅亲历了南昌的武装起义,还投身于井冈山艰苦卓绝的斗争之中。在解放战争如火如荼之际,萧克担任了华北军区的副指挥官,辅佐聂荣臻元帅,随着四野雄师挥师南下,萧克再次肩负重任,成为第四野战军的幕僚长,在红军的早期岁月,他还曾领导红六军团。

我们都知道,在土地革命战争的岁月里,担任红一军团指挥官的林彪后来被授予元帅军衔,红二军团的领袖贺龙亦成为元帅,彭德怀领导的红三军团同样如此。红五军团的指挥官董振堂英勇牺牲,而红六军团的领导者则是萧克。

所以说徐海东的这个推荐,还是非常有道理的,毕竟萧克的地位在徐海东之上。

另一个是王震,他曾担任红六军团的政委,并且是名副其实的军团级指挥官,在抗日战争期间,他担任了359旅的指挥官,到了解放战争阶段,王震将军在西北战场上扮演了关键角色,并且对新疆的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成就显然超越了徐海东和萧克。

王震在百姓中的声望或许仅低于陈赓和许世友,在彭德怀统帅的西北野战军中,王震被誉为头号猛将,他从纵队指挥官一路升至兵团指挥官,王震的威名在大西北地区如雷贯耳,人送外号“王胡子”。

徐海东推荐他们两位,如果要说私心,那肯定是没有的,在那个烽火连天的革命战争时期,徐海东与这二位实际上并无太多瓜葛,也未有机会并肩作战,他之所以推荐他们,纯粹是基于对他们能力的认可和信任。

至于徐海东将军提出的降低军衔的请求,并未被上级批准,毛主席称赞他是为革命立下汗马功劳的人,授予大将军衔是恰当之举,因此,他不仅被评定为大将,还在十大将中位列第二。

十年不打仗,为什么被授衔开国大将第二位?

从1940年开始,徐海东一直处于休养状态,抗日战争期间也只是参与了一半的战斗,解放战争更是没有参与,为什么毛主席还要坚持给他授衔,并且授予他仅次于战神粟裕的第二大将的称号。

在长达十年的内战中,国民党曾用飞机撒传单,上面写着“击毙彭德怀或徐海东者,能够获得10万大洋!”足以证明徐海东的重要性。

徐海东不仅是一名杰出的战将,更是一位深明大义的将领,他出生于湖北省黄陂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早年曾当过窑工,因此也被称为“窑工将军”。

徐海东于1925年投身中国共产党,自那时起,他的命运便与中国革命紧密相连。在1926年,他投身北伐战斗;到了1927年,他积极地投身并领导了著名的黄麻起义,这场起义不仅是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有力反抗,更是他军事生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土地革命战争年代,鄂豫皖边区成为了徐海东展现其军事才能的战场。在此期间,徐海东先后担任了红军的营长、团长、师长等职务,积极参与了鄂豫皖苏区的建立及多轮抗击国民党军队的“围剿”战役,他与战士们并肩作战共度难关,因此赢得了“徐老虎”的赞誉。

在1934年的11月,红二十五军战略性的转移,在长征的路途上,徐海东带领的红25军,从大别山一路战斗至陕甘高原,成为了首支完成长征任务的红军部队。他们与红一方面军在陕北胜利会师,为中央红军的抵达铺平了道路,并且为中国革命保留了重要的力量火种。

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徐海东带领部队急赴抗敌最前线,担任八路军115师344旅的指挥官,在山西的平型关一役中,他巧妙指挥部队对日军实施伏击,赢得了抗战以来的重要胜利,彻底击碎了日军自诩为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提升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和信心

连年累月的征战严重损害了徐海东的身体,他负伤累累,身上留下了多处伤疤,到了1940年,徐海东的病情持续恶化,迫使他不得不退出战线,进行长期的康复。对于这位久战沙场的将领而言,无法继续在战场上指挥作战,无疑是一种深深的遗憾。

在解放战争期间,尽管徐海东没有亲自在前线指挥作战,他却始终保持着对战场动态的关注,并尽可能地提供对前线的支援,他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为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徐海东凭借其英勇作战、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赢得了人们的敬仰。他在中国革命历程中的军事成就和奉献具有里程碑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徐海东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务,1955年,他被授予大将军衔,徐海东于1970年因病与世长辞,享年六十九岁。

结语

负伤9次,17个伤疤,被8颗子弹穿身而过,徐海东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这样的将军被授予大将军衔实至名归,与此同时,萧克将军和王震将军也同样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卓越贡献同样值得被铭记和表彰。

参考文献:开国大将徐海东.凤凰网

徐海东--资料中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网

王震.人民网

百岁开国上将萧克的传奇人生.郴州新闻网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