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完成六个月的太空任务,乘坐着陆舱安全落地。
整个过程十分顺利,三名航天员也长长舒了一口气。
可是,其中一名航天员张淼在新闻发布会上频频用手捂脸,大家将焦点放到那张笑容微微僵硬的脸上时突然发现,他的脸膨胀成了大饼脸,这让所有人对这三名航天员遭受的折磨感到非常心疼。
于是大家纷纷询问,这种意外是否在安全范围之内,航天员们的身体有没有问题?
面对大家的疑虑,航天中心表示这是正常现象,是航天员们在返回船的时候自然产生的。
航天员们为什么得“大饼脸”?看着新闻发布会上那几位“三个面孔,两幅嘴”的样子,大家非常好奇这种面部浮肿现象是不是常见现象。
其实这种现象确实早有先例,刘洋和王亚平的面部浮肿也曾在之前的任务中出现过,当时,媒体对这件事进行了详细解读。
航天员在返回舱的时候需要经历一个逐渐适应过程,当国外有重力的时候,血液会自然流动到四肢末端,然后回流到心脏和下肢。
然而在微重力环境中,血液会随机地在体内流动,最终导致上半身血液堆积,更加糟糕的是,在微重力环境中,血液本来就比正常情况下流动缓慢,因此大量血液就更会聚集在上半身,从而造成面部浮肿。
而航天员们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期回到有重力的环境后,体内的血液会以更快速度向四肢末端流去,此时,上半身就会更加缺血,这种缺血会让他们感到头晕眼花,因此他们就要去适应有重力的环境。
微重力还有哪些影响?微重力还可能轻微改变航天员大脑的体积。
2018年,NASA对12名前进号宇航员的大脑进行了扫描并跟踪观察了5年。
结果发现,他们的脑室体积比不在微重力环境中生活的人大约增加了25%。
这表明微重力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发出信号,以试图阻止大脑萎缩,或者在生长时遇到阻碍。
然而,这种可能性的问题被研究人员确定为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然而,由于神经系统和神经元细胞在很长时间内没有分裂,因此这一发现已经引起对微重力对人类的一些潜在特殊影响进行更多研究的兴趣。
与改变大脑体积的情况一样,之前的一些研究还表明,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不会永久改变基因组,但是可能会对其进行改变。
2010年,中国开始实施“863计划”中的“人类健康研究”计划。
目的是为了开发中国自己的“太空医学”,以助力中国将来的太空旅行。
作为这一计划的一部分,中国的科研团队开始监测航天员在神舟飞船中的健康状况。
科学家们发现,在多次太空旅行之后,宇航员们的数百个人基因都有了一些变化。
这些改变可能是由于太空射线引起的,包括一种叫做高能质子的粒子,这种粒子主要来自太阳,当它们撞击细胞时,它们可能会更改DNA并导致突变。
然而,经过多年的监测和大量研究,中国科学家得出结论,这些变化不会永久改变宇航员基因组,就像NASA之前的发现相同或相似一样。
知道这些变化后,人们也很高兴。
毕竟,我们都非常珍视自己的基因组和身体健康,并希望宇航员能够安全地返回地球。
返回地球后的恢复过程完成太空任务并着陆之后,这三名神舟十八号的航天员面临着自己的身心康复任务。
毫无疑问,他们必须通过锻炼、医疗监测和时间来恢复自己的身体健康水平,从而恢复正常状态。
一旦他们离开了微重力环境,航天员之间就会发生一种“无重力反射”,表现出的症状包括头晕、眼花以及一些新的生理反应。
为了减轻这些反应,每个宇航员都将进行一系列康复训练。
这项工作将持续7-10天,在此期间每个人都需要恢复他们的心肺能力和肌肉力量,以便再次“回归正常”。
许多计划中的物理康复练习要求每个人将其身体放置在名为“功能性体位姿态调节装置”(FOAM)的设备中,该设备可以调节每个宇航员的位置,以使其适应每个人身体的需要。
一些人认为,由于飞机能够模拟微重力体验,因此将在未来像FOAM一样广泛使用,但其他人则认为,与控制飞机中的设备相比,使FOAM可用并保持其有效性更具挑战性。
许多人认为,在以后的任务中,这种设备可能会变得非常有用,因为飞行器将进一步探索我们的太阳系。
在空间站中收集大量数据将导致许多新想法得以实施,并希望更好地保护宇航员的健康。
根据FOAM监测到的数据,多年来,一些中国宇航员甚至已经自愿参与了这样一个项目,即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在进行的一项研究,以更好地了解失重对人体的影响。
众所周知,这些数据可能为未来的人们收集奇妙的新信息,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该研究将更加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