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是女性在排卵后,卵泡壁塌陷形成的一种特殊结构。它富含血管和淋巴管,能够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这些激素在维持子宫内膜的稳定性、促进胚胎着床以及调节女性生理周期上起着重要作用。
那么,什么是黄体破裂?黄体破裂有哪些原因?又该如何治疗和预防呢?
一、什么是黄体破裂黄体的生命周期一般从排卵后开始算起,大约持续14天左右,在这段时间里,它经历了从形成、发育到衰退的全过程。如果卵子成功受精并着床于子宫内膜,黄体将继续发育成为妊娠黄体,为胚胎提供激素支持,到3个月左右黄体萎缩退化;如果卵子未能受精,黄体则会逐渐萎缩,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子宫内膜脱落,形成月经。
如果黄体在某些外部或内部因素的作用下突然破裂,导致内部血管破裂出血的现象称为黄体破裂。由于黄体位于卵巢内,表面张力大,血管丰富,质脆,其破裂时往往伴随腹痛、腹腔内出血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二、黄体破裂有哪些诱因1.外力作用
如在黄体期进行过于激烈的性生活、剧烈运动、腹部受到撞击等,这些外力可能直接作用于卵巢,导致黄体破裂。
2.自身因素
黄体在发育过程中若体积迅速增大,就可能出现自发性破裂。这种情况多见于有凝血功能异常、口服抗凝药物、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等病史的女性。
3.其他因素
如便秘时用力排便、突然改变体位等,也可能间接导致黄体破裂。
二、黄体破裂如何诊断1.症状
黄体破裂的典型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下腹部疼痛,疼痛程度可轻可重,严重者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肛门坠胀感等,出血多的患者还可能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
2.诊断
黄体破裂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及辅助检查。医生通常会询问患者的月经史、性生活史及近期是否有剧烈运动等诱因,同时通过B超观察卵巢的形态、大小及有无异常回声区,从而判断是否存在黄体破裂及出血情况。此外,还需行血常规、尿妊娠试验等检查,以排除异位妊娠、盆腔炎、阑尾炎等其他疾病。
三、黄体破裂的治疗与预防1.治疗
对于出血量较少、病情稳定的患者,可采用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止血药物应用等。对于出血量较大、病情严重的患者,则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将卵巢黄体剥除,清除腹腔内积血及抗休克治疗等。
2.预防措施
(1)合理安排运动:避免在黄体期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或重体力劳动。
(2)性生活适度:黄体期性生活时应避免动作过于粗暴或频繁。
(3)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卵巢囊肿等潜在疾病。
(4)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时用力排便导致腹压升高而诱发黄体破裂。
(5)对于凝血功能障碍或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复发风险高,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衡阳市珠晖区人民医院 冯连】
【编辑:san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