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继光"式英雄:肠子漏了用手堵回去,爆破筒被推出后用胸口顶

奋发图强噢 2024-11-21 20:56:32

世人皆知黄继光用胸膛堵枪眼,却鲜有人知在1987年的中越边境上,还有一位20岁的小个子战士,在肠子被打得外露的情况下,依然顽强作战。他先是用手将流出的肠子硬生生塞回腹中,又在爆破筒被敌人推出后,毅然用胸口将其顶回火力点。最后一声"班长"的呼喊,让所有在场的战友泪如雨下。他叫马占福,是一个来自农村的普通战士。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何会做出如此惊人的壮举?那封战前含泪写就的遗书,又道出了怎样的心声?

一、一个小个子的请战决心

1987年初的边境线上,驻守在云南某地的边防部队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准备。连队里来了一位新战士,个子只有一米六左右,却总是笑眯眯的,他就是马占福。

世人都说马占福是个爱笑的小伙子,可谁能想到,这个来自农村的年轻人,入伍前从未离开过家乡。1986年入伍时,马占福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一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边防战士。

在连队训练场上,马占福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战友们还记得,有一次野外拉练,马占福的双脚磨出了血泡,可他硬是一声不吭,坚持走完全程。回到营房后,战友们才发现他的袜子都被血染红了。

1987年1月初,连队接到紧急任务,要组建一支突击队。消息传来的当天,马占福就主动找到连长,要求加入突击队。连长看着这个身材瘦小的战士说:"突击队可是要冲在最前面的。"马占福立即挺直了腰杆说:"我就是要去最危险的地方!"

就这样,马占福如愿以偿地进入了突击队。可谁也没想到,就在出发前一天晚上,突击队长收到战士报告,说马占福一个人躲在帐篷里抹眼泪。

当时是1987年1月7日的深夜,连队里一片寂静。突击队长急忙赶到马占福的帐篷,远远就看见煤油灯下,马占福正伏在桌上写着什么。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封家书。

纸上写道:"亲爱的妈妈,儿子即将参加一场重要战斗。您放心,我一定会像爸爸教导的那样,做一个勇敢的军人。如果我能平安归来,一定第一时间给您写信;如果我有什么不测,请您不要太难过..."

队长看到这里,悄悄退了出去。第二天一早,马占福把这封信交给了通讯员,然后背起装备,跟随突击队出发了。没人知道他昨晚究竟写了多久,只知道他的眼睛有些发红,但脸上依然带着那标志性的笑容。

就在临出发前,马占福还特意找到了班长。他说:"班长,我是爆破手,让我打头阵吧。"班长看着这个倔强的小战士,最终点头同意了。就这样,马占福背着爆破筒,走在了突击队的最前面。

二、31人突击队的生死考验

1987年1月7日清晨,寒风凛冽。马占福所在的31人突击队,在连长的带领下,悄无声息地向目标高地进发。这是一片被越军占领的制高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天刚蒙蒙亮,突击队就已经潜伏到了离敌军阵地不到200米的地方。从这个位置望去,越军的火力点布置极为精密。他们利用天然的岩石地形,在高地上构筑了多个交叉火力点,形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火力网。

这处高地不仅地势险要,更是越军重要的观察哨所。他们在此安装了多挺重机枪,还有数个观察点。这些火力点被巧妙地隐藏在乱石和杂草中,只有黑洞洞的枪口若隐若现。

突击队的任务很明确: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拔除这些火力点。这不仅关系到突击队31名战士的生死,更关系到后续大部队能否顺利推进。按照作战计划,我军的炮火会在预定时间对越军阵地进行火力覆盖,而突击队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快速突进到指定位置。

在出发前的战前部署中,突击队被分成了三个小组。第一组负责爆破,第二组负责火力掩护,第三组则是预备队。马占福和他的班长被编入第一组,担任爆破任务。

上午八点整,我军阵地突然炮声隆隆。这是行动开始的信号。趁着炮火掩护,突击队开始向越军阵地发起冲锋。可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越军的火力点并没有被炮火完全压制。当突击队刚刚开始行动,敌军的机枪就开始扫射。密集的子弹在地面上打出一串串尘土,逼得突击队不得不寻找掩体。

就在这危急时刻,马占福突然站了起来。他对着班长喊道:"让我来!"不等回答,他就弯着腰,借着地形的掩护,快速向前移动。班长见状,立即跟上。

这时,越军的机枪火力更猛了。子弹呼啸着从两人头顶掠过。但马占福却像是训练了无数次一样,动作娴熟地在战场上穿梭。他时而匍匐,时而快速前冲,逐渐接近了第一个目标——四号火力点。

在接近火力点的过程中,马占福展现出了过人的军事素养。他准确判断出了敌军火力的死角,利用地形的每一个凸起和凹陷作为掩护。这些都是平日里艰苦训练的成果。即便是身材瘦小,但他的动作却异常灵活。

当两人成功潜伏到距离火力点仅有十几米的位置时,马占福和班长交换了一个眼神。接下来就是最危险的时刻——他们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爆破任务,否则就会陷入越军的集火之中。

趁着我军火炮又一轮的轰击,马占福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手榴弹。这是为了制造烟雾掩护。在这生死关头,这个年仅20岁的战士表现得异常冷静,仿佛周围呼啸的子弹声都与他无关。

三、肠子外露仍在战斗

就在马占福准备投掷手榴弹的那一刻,越军火力点突然调转枪口,一排子弹扫射而来。马占福被击中了腹部,顿时鲜血直流。更为严重的是,子弹的冲击力导致他的肠子从伤口处外露。

在这种情况下,普通人可能已经失去了战斗力,但马占福却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举动。他用左手将外露的肠子硬生生地塞回腹腔,右手依然紧握着手榴弹。没有任何迟疑,他猛地将手榴弹投向了敌军火力点。

爆炸声响起的瞬间,马占福已经顾不上查看伤势,而是继续向前爬行。他的血在地上拖出一道长长的痕迹,但他始终没有停下脚步。班长发现马占福受伤后,立即示意要带他撤退,但马占福却坚定地摇了摇头。

在这个危急时刻,突击队的其他战士也展开了猛烈的火力掩护。趁着这个机会,马占福背着爆破筒,一步一步地向敌军火力点靠近。每移动一步,他都要忍受腹部剧烈的疼痛,但他的动作依然干脆利落。

当马占福成功将爆破筒放置在火力点下方时,意外再次发生。越军士兵发现了爆破筒,试图用长杆将其推开。这是一个危险的时刻,如果爆破筒被推开,不仅任务会失败,整个突击队都将陷入危险境地。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马占福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猛地扑向前去,用自己的胸膛顶住了爆破筒。越军士兵使劲推,他就用更大的力气顶。双方展开了一场生死较量。

此时的马占福已经失血过多,脸色苍白如纸。但他依然死死地顶着爆破筒,没有丝毫退缩。就在这时,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对着身后的班长大喊:"快!引爆!"

班长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战场上容不得丝毫犹豫,他立即启动了引爆装置。在爆炸声响起的前一秒,马占福转过头,对着班长露出了最后一个笑容。

爆炸声过后,越军的火力点被成功摧毁。突击队其他队员冲上来时,发现马占福仍保持着顶住爆破筒的姿势。他的军装已经被鲜血浸透,但脸上却带着平静的表情。

战后清点时发现,马占福的身上共有十七处弹伤。医生说,光是腹部中弹导致肠子外露这一处伤,就足以让普通人当场失去战斗力。但马占福不仅坚持战斗,还用身体完成了最后的爆破任务。

在马占福牺牲的地方,战友们发现了他挂在胸前的笔记本。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几行字:"如果我牺牲了,请把我的骨灰撒在这片土地上,让我永远守护这片边疆。"这个来自农村的小伙子,用生命兑现了入伍时的誓言。

四、战前遗书的叮咛嘱托

就在马占福牺牲后的第三天,通讯员终于找到了机会,将那封战前遗书送到了连队。这封遗书不仅写给了母亲,还分别写给了父亲、妹妹和战友们。每一段文字都工整清晰,显然是经过了细心的推敲。

给母亲的那一段最长。信中写道:"妈妈,儿子又要让您操心了。记得您说过,当兵就要当个好兵。我现在就是在做一个军人该做的事。您别担心,我和战友们在一起,不孤单。"

接着是给父亲的一段:"爸爸,您教导我说,做人要正直,遇事要担当。我记住了。您放心,我一定不会给您丢脸。"这段话格外简短,却字字千钧。

给妹妹的那段里,马占福写道:"小妹,等你长大了,一定要好好读书。哥哥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知道知识的重要性。你要照顾好爸妈,替我尽一份孝心。"

最后一段是给战友们的。马占福写道:"战友们,我们一起训练,一起拉练,一起执勤。这段时光,是我人生中最珍贵的日子。如果我能活着回来,一定要和你们一起去喝一顿酒。如果不能回来,希望你们能替我多看看这片边境线。"

通讯员回忆,当时马占福写信时,手都在微微发抖。但他还是一笔一画地写完了全部内容,然后小心翼翼地折好,装进了信封。信封上除了家庭住址外,还特意注明:"若战死,请务必交给家人。"

更令人动容的是,在遗书的背面,还发现了马占福记录的一些日常小事。比如哪个战友生病了,他帮着打了饭;哪天夜里执勤,看到了漂亮的星星;哪次训练中,他创下了个人的最好成绩。这些琐碎的记录,展现了一个普通军人的日常生活。

在遗书的最后一页,还夹着一张泛黄的全家福。照片上的马占福还穿着老式的蓝色中山装,站在父母中间,露出腼腆的笑容。照片的背面写着一行小字:"1986年春节全家合影,永远珍藏。"

连队首长看完遗书后,立即派人将其送往马占福的家乡。当地政府也派人陪同,将这份遗书交到了他父母手中。那一天,整个村子的人都来了,大家轮流传看着这封遗书,没有人说话,只有压抑的抽泣声。

马占福的父亲接过遗书时,手一直在颤抖。他用了很长时间才把信读完,然后默默地把信收进了贴身的口袋。从那以后,这封信就成了老人最珍贵的宝贝,时不时就要拿出来看一看。

这封遗书后来被军区保存,成为了一份珍贵的历史档案。每年新兵入伍,教导员都会把这封信的内容讲给大家听。信中那份朴实的家国情怀,那种舍生取义的精神,一直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军人。

五、英雄事迹永世流传

马占福牺牲的消息传开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987年4月,上级部队专门派人深入马占福生前所在连队,调查核实其英雄事迹。通过走访战友、查阅战斗记录,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细节被挖掘出来。

在走访中,马占福的班长提供了一个重要细节。原来在战前动员会上,马占福主动请缨担任爆破手。当时有多人都具备这个资格,但马占福坚持要争取这个位置。他说自己个子小,更容易接近敌方工事。这个细节后来被收入了军史馆的展览资料中。

1987年6月,军区首长亲自为马占福追授了"战斗英雄"称号。在授予仪式上,首长讲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马占福牺牲后,医务人员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他的水壶里装的不是水,而是blood plasma(血浆)。这是他特意为可能受伤的战友准备的。

1988年春节前夕,马占福的母亲收到了一个特殊的包裹。里面是儿子生前用过的物品:一个缝补过多次的背包、一个磨损的军用水壶、一本布满笔记的作战手册,还有一串钥匙。这些普通的物品,承载着一个军人的全部足迹。

1989年,当地政府在马占福的家乡建立了一座纪念碑。碑文除了记载他的英雄事迹外,还特别提到了他生前的一个习惯:每次执勤回来,他都会把岗位周围的情况画成简图,标注地形特点。这些手绘图后来成为连队训练的重要参考资料。

1990年代初,马占福的事迹被编入部队教材。教材中特别记载了他的一个细节:在战斗前,他把自己的救生包给了一个新战友,自己只留了一个简单的急救包。这个细节被多次提及,成为了军人无私精神的典范。

1995年,军区决定将马占福生前所在的哨所命名为"马占福哨所"。在命名仪式上,他的战友们讲述了一个往事:马占福经常主动承担最危险的巡逻路段,而且总是默默记录每个暗哨的具体位置,绘制成详细的地图。

2000年,一部以马占福为原型的纪录片开机拍摄。摄制组在采访中发现,马占福牺牲时穿的那件军装上,口袋里还装着一包没来得及寄出的家乡特产。这包特产是他准备送给一个经常生病的战友的。

2010年,军区博物馆增设了马占福事迹专区。展区里除了展出他的遗物,还原了他生前的一个创新:他用树枝和绳子制作了一个简易的警报装置,能在敌人靠近时及时示警。这个装置后来被其他哨所借鉴推广。

2020年,一批退役老兵重返马占福牺牲的阵地。他们发现,当年马占福用身体顶住爆破筒的那块岩石上,现在已经长出了一簇野花。老兵们说,每年清明,都会有人来这里献花。而马占福的故事,也在一代代官兵中传颂。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