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塑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老王趣杂谈 2024-11-22 15:01:00
汉语塑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学过英语的人都会发现,在汉语中,说星期一到星期日,区别只在于最后那个数字,能让人鲜明地感到它们是一个整体,都是一个“星期”里面的。而在英语中,星期一和星期二星期三直到星期日,各用各的字母,读音也看不出有什么联系,完全是“各自为政”,没有整体感。在汉语中,有三点水的字意思都与水有关,有“木”字旁的字意思都与树木有关,总之汉语的几乎每个字都活在一个特定的“群体”里面。当需要创造一个新词的时候,只要找到相关的群体,稍加变动就可以造出新词来了。比如汉语原来有马车,牛车,当出现蒸汽机车的时候,命名为“火车”就行了,出现电动机车的时候,命名为“电车”就行了,即使在月球上跑的车,也只要说它是“月球车”即可,简单高效而易于理解。英语就只好造出一个个出互不关联的新词。 当然他们造新词也会有点依据,其词根还是可能有内在联系的,但已经很不明显了。社会在变化,英语只能不断造新词,现在英语中有至少有25万单词,这25万单词中还不包括变型、《牛津英语词典》中不收录的专业术语和地方方言、以及尚未被已出版词典收录的单词。如果要把同一单词的不同含义分别计算,英语单词的总数可能会接近75万。而汉语,只要认识三千多个常用字,就基本够用了。英语的细胞是词,汉语的细胞是字,这是一个巨大的差别。汉语的“字”有极大的灵活性和生命力,它是语言模块,而不是凝固的单词,这件事非常奇妙,很值得深入研究。 很显然,汉语和英语造词的基础不同,思路也不同。你会发现汉语词汇总是求同,也就是找到不同词汇的相同部分,比如都与水有关,都与树木有关等等,而英语单词就更注重求异,不注重单词之间的共同点。也就是说,汉语词汇主合,而英语词汇主分。中国人认同统一,西方人认同分裂和自治,中国人认同集中而西方人青睐民主(就是谁也不听谁的),中国人思考问题的时候总是分中有合,而西方人则是一味的拆分和解构,就都能得到解释了——两种文化从语言这个根子上就不同。 你还会发现,汉语每当需要造新词的时候,总是习惯于把它和旧的词汇联系起来,就像在老树上长出一个新枝就可以了,比如“火箭”是从“箭”的概念上长出的新枝,“导弹”是在“弹”的概念上长出的新枝。只在不得已的时候才用音译造新词,如“沙发”、“夸克”之类。你千万不要小看这一点。正是汉语的这个特点保证了中华文化几千年不间断的传承。这棵老树有不断迸发出新枝的本事。不是每种文化都有这种本事的,很多古老文化就因为没有这种出新的能力而灭亡了。 汉字永远是互相联系的,不孤立存在,所以汉语字典可以通过部首来检索,英语就没这一说。英语单词永远是散装的,正如他们人际关系,这也就是西方个人主义的文化基因。汉语词汇永远是一类一类的,一团一团的,互相照应的,正如我们的人际关系,这也就是中国人家族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文化基因。汉字的这种相互联系观念和整体意识使得中国人天然地具有整体思维和辩证思维,中国人明显比西方人更顾大局(所谓深明大义),更容易理解辩证法,道理就在这里。 有人可能要问,你说汉字塑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那可不可以反过来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了汉字的造字模式?可以。这是同一件事。汉字的特点和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特点有一个共同的来源——中华民族最早的生存方式,尤其是生产方式。 2024,11,2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