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国民党元老之子,后官至副国级,母亲和儿子也同样官至副国级

绿海看历史 2024-06-27 13:03:07

1925年,孙先生病逝,国民党由此失去了鼎力支柱,一时陷入到群龙无首的局面中,党、政、军系统乱做一团。当时纵观整个国民党,有资格接替孙先生,成为国民党新领袖的仅有两人,其一是汪精卫,其二便是廖仲恺同志。

汪精卫虽说是孙先生的心腹,曾经一度被誉为孙先生的“接班人”,但年纪太轻、资历尚浅,恐怕难以担当大任,因此外界普遍都比较看好廖仲恺,他是国民党的元老,跟随孙先生多年,而且还曾在黄浦军校担任要职,与一众国府悍将关系很好,深得大家的支持和爱戴,按理来说,由他出任国民党的新党魁最为合适。

可廖仲恺同时又是一位“左翼人士”,向来比较偏好共产党人,与周总理、毛主席私交很好。这引起了一些极端“右翼”势力的忌惮和怨恨,这些不怀好意的家伙担心廖仲恺“上位”之后会进一步倒向共产党,进而侵害“右翼”势力的利益,于是便派遣杀手暗杀了他,制造了一场惊天血案。

廖的儿子廖承志在得知父亲遇害的噩耗后悲痛不已,一时情难自已,忍不住放声大哭,彼时的他方才17岁,还是个青涩少年,心智尚不成熟,父亲的突然逝世给他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往后好一阵子他都闷闷不乐、萎靡不振。好在母亲何香凝(曾任政协副主席)一直在极力开导、勉励他,最终帮助他成功走出了人生的低谷。

在办理完父亲的丧事之后,廖承志便又很快投入到革命事业中,支持国民革命军开展北伐行动,打击盘踞在华南、华东的军阀势力。在此期间,廖和共产党人来往密切,在1927年初,他甚至一度想要加入共产党。同年下旬,蒋、汪联手发动了一系列事变,公然向共产党人挥起了屠刀,这廖很是气愤,于是他便宣布离开国民党阵营,转而前往东京某大学深造。

1928年,他经好友介绍加入共产党,不久后即被党组织派遣到莫斯科留学、进修,系统学习红色理论以及军事理论。1932年,他返回国内,被党组织委派到上海租界工作,平时主要负责组织工人运动。1933年,他在浦西活动的时候,意外被国民党特务发现了行踪,随即遭到逮捕,老蒋得知此事后,专门派人到上海对他进行游说,想要劝解他脱离共产党,转而回到国民政府任职,并承诺会给予他高官厚禄。

但廖承志却拒绝了老蒋的拉拢,他自始至终坚守着底线和信仰,坚决不向敌人低头、屈服。后来,在宋庆龄等人的斡旋之下,廖获救,他随即离开上海到鄂豫皖苏区工作。然而,没过多久,张国焘便开始在红军内部搞“左倾”,结果导致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整个四方面军一时士气低落,官兵人人自危。

而廖承志为了维护革命队伍内部的团结与稳定,便找张国焘谈话,想要阻止他进一步搞“左倾”,尽快让革命活动回归正轨。可张国焘却并不领会廖承志的好意,反而觉得廖有“反革命”之嫌,于是便将廖革职扣押起来,长征开始后,张国焘更是命人给他戴上手铐,让他以“罪犯”的身份跟着大部队一起向四川转移。

期间廖承志受了很多委屈,可他并未因此对革命失去热情和希望,他坚信党中央一定会还自己一个清白。果不其然,在长征结束后,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关心下,他的名誉得到了恢复。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他主要在宣传部门工作,建国后他委派到统战部门任职,主要负责联系海外的华人、华侨,加强炎黄子孙的联系和沟通,70年代末,他又当选为政协副主席,同时还在多个半官方机构担任高管。1983年,廖承志同志不幸逝世,时年七十五岁。

廖的儿子也是一位红色革命家,他早先在某军校读书,毕业后被分配到空军部队担任技术干部,1975年,他转职成为参谋,曾在北京军区任职。1983年,他退出现役,转往国务院对外联络部门工作,期间他促成了香港和澳门回归,同时也通过公告和公开信的方式向台湾喊话,劝解海峡对岸的同胞放下对大陆的成见,双方未来友好合作,共同面对机遇和风险。2003年,他成功当选政协副主席,与父亲一样都成了副国级高干,2013年,他卸下重任,开始过疗养生活,至今仍健在。

0 阅读:40